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南美大豆生產國緊盯中美摩擦 日媒:瞄準中國市場

參考消息網4月1日報導 日媒稱,巴西和阿根廷在大豆市場正在提升存在感。兩國的產量比10年前增加5成。尤其是巴西,其產量可匹敵世界最大生產國美國。由於中美貿易摩擦,南美產的大豆被視為替代美國產的供應來源,正成為期貨市場的交易對象。

據《日本經濟新聞》網站3月30日報導,成為大豆國際價格指標的美國芝加哥市場期貨價格在中國時間3月29日晚間的盤前盤後交易中,降至1蒲式耳10.18美元。比月初下降5%。背景是美國川普政府宣布的鋼鐵和鋁的進口限制措施。

報導稱,作為對美國的反製措施,中國3月23日宣布了準備提高關稅的清單,但其中沒有包含作為主要進口產品的大豆。

“遲早將被納入貿易限制的對象”,這種猜測在市場上依然根深蒂固。如果中國減少美國產大豆的採購,美國國內將出現大豆過剩。結果將導致容易受美國國內現貨供求平衡影響的芝加哥期貨行情的下跌。

報導稱,中國大豆2017年進口量達到9550萬噸,其中一半來自美國,而顯示出強勁勢頭的是南美產大豆的產量增加。據美國農業部統計,現在收獲的2017年度巴西和阿根廷兩國的預期產量為1.6億噸。達到過去5年裡的第2高水準,比10年前增加5成。

尤其是巴西有望達到1.13億噸,增至10年前的1.8倍。與居產量首位的美國的差距縮小至650萬噸(6%)。出口量方面,如今也達到7千萬噸,屬於世界最大規模。

日本資源和糧食問題研究所的代表柴田明夫指出,“中國或許可以通過南美產滿足國內消費”。南美已被視為取代美國的供應來源。

其實,在中美貿易摩擦發生之前,就出現了顯示南美存在感的事件。2月,大豆行情在1個月時間裡上漲6%。

報導稱,往年被稱為大豆的“二月小息”,經常呈現價格下跌趨勢。這是由於冬季補貼結束,同時美國農戶為了確保資金而出售手頭的穀物而容易造成的影響。

不過,今年則基本呈現單邊上漲態勢。主要是因為阿根廷的減產。此前預計產量達到5400萬噸,但有預測認為,由於生長期的乾燥氣候,將降至4700萬噸。

日本Green County公司的代表大本尚之表示,“即使是美國產大豆生長期之外的時期,影響南美產大豆收成的氣候也不容忽視”。美國產收獲之後的11月至第二年3月成為氣候影響行情的新的時期的可能性正在提高。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