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你容易跳槽嗎?面試官靠算法下判斷,AI招聘或引發新歧視

當你正襟危坐在螢幕前,參加公司視頻面試的時候,此時盯著你的不僅是面試官,還有背後一整套 AI 算法。

你的表情、肢體動作、語言,都會被 AI 分析,如果最終面試失敗,可能因為 AI 覺得你跳槽概率太大。

以上描述的場景並非來源於科幻小說的杜撰。一家名為 predictivehire 的澳大利亞公司,專門為企業提供 AI 招聘服務,該公司正在開發一種可以預測應聘者跳槽可能性的機器學習模型。

圖 | AI 技術在人臉識別中的應用

企業宣稱 AI 技術的應用可以大幅度提高企業招聘效率,同時消除招聘中的固有偏見,然而某些學者卻擔心此舉會引發更廣泛的招聘歧視。

AI 招聘的初衷在於提高效率

AI + 招聘,這個交叉行業得以在 2015 年左右興起,有兩方面原因。一是 AI 技術逐漸走向成熟,二是傳統招聘行業有強烈的提高效率的需求。

一般來說,企業從決定招募員工到最後完成招募,需要經過以下 7 個步驟:

與業務部門溝通確認招聘需求

在各個渠道投放招聘廣告,如獵聘、拉勾網獵頭等

收取篩選簡歷

面試環節(多輪)

發放 offer(可能還要進行測評)

準員工維護

員工通過試用期轉正(招聘結束)

在以上 7 步中,第 2、3、4 步是最耗費精力的階段,用杭州某大型上市公司 HR 陳雯的話說,就是 “找人和評估人。” 而這恰是 AI 招聘想要發力的領域。

在實際招聘工作中,HR 需要做大量的重複性工作。除了要在不同渠道投放同一個崗位的招聘廣告,還要篩選海量的簡歷,確保優秀的人可以進入面試環節。

而快速篩選簡歷,會讓招聘人員產生 “fast human bias”。根據 Pymetrics 公司 CEO 弗裡達 · 波裡(Frida Polli)的說法,這是一種行為偏差,在此影響下,擁有“精英證書” 的候選人更容易進入面試。

說的直白一些,此時 HR 只會注意到候選人簡歷上最突出的一點而忽略了其他。

Pymetrics 是知名的第三方招聘公司,摩根大通、普華永道等全球知名企業都在使用它的測評工具,以測試候選人是否具備企業要求的素質,如創造力、自驅力、利他主義等。

找到候選人之後,HR 還需要和他們初步溝通,此時工作的重複性特徵更加明顯,這也是網絡一直流傳各類 “面經” 的原因。

設想一下,類似 “你經歷最大的挫折是什麽?”“你的缺點是什麽?”“你的愛好是什麽?” 這樣的問題,要重複性提問幾十位候選人,光是想一想就足夠讓人崩潰了。

這時候,AI 招聘可以登場了。

根據全球知名人力資源管理谘詢公司 HAYS(瀚納仕)首席執行官 Alistair Cox 的說法,AI 技術可以幫助企業鎖定匹配度更高的候選人。

例如 LinkedIn 會通過會員主頁信息和職業描述來為其推薦工作。但隨著 AI 技術更加成熟、企業收集的數據越來越多,這些算法會考慮更多的因素,實現更加精準的推薦。

你的頁面記錄、瀏覽歷史、社交账號信息,包括分享了什麽、點讚了什麽、有怎樣的人格魅力,都會成為 AI 的分析對象。綜合評估之下,AI 甚至能挖掘出用戶自己都沒有意識到的潛力。

除了匹配候選人,AI 招聘工具還可以幫助 HR 與候選人聊天——初步面試。這一過程是通過聊天機器人實現的。

PredictiveHire 公司的聊天機器人通過詢問應聘者一系列開放性問題,從而確定他們的人格特徵,最終為每個人打上標簽,諸如自主型人格、充滿動力型或者自驅型。

該公司的客戶分布在零售業、呼叫中心和醫護行業,每一個客戶對求職者的能力和個性要求都不同。聊天機器人通過對候選人的“面試分析”,可以大大提高雇主招聘的成功率。

正如 predictivehire 主頁廣告語一樣:認識一下 Phai——您的招聘向導。它會讓面試變得超級省時、開放包容且毫無偏見。

圖 | predictivehire 公司網站首頁

可是,真的毫無偏見嗎?

AI 招聘,消除歧視還是帶來歧視?

幾乎所有的 AI 招聘公司都會認為使用 AI 算法可以消除人的偏見。理由很簡單,人會有偏見,但是算法沒有。

但現實可能不如說的美好。

PredictiveHire 正在研究的新模型正是用於預測應聘者的跳槽概率,該項目調用了 45899 名使用過其聊天機器人程序的應聘者的文本內容,通常來說,機器人會詢問 5-7 個開放性問題,其中包括他們過去的經歷和自我評價。

而就是從應聘者的答案裡,機器人就能檢測到某些候選人“看重經歷,不務實,不夠腳踏實地,有很強的跳槽傾向 ”。

預測跳槽只是小試牛刀。企業還可能利用大數據、AI 技術來壓低求職者的工資,約翰 · 傑伊刑事司法學院的紐曼教授在 2017 年的一篇論文中提到了這一點。

例如,基於機器學習的性格測試在招聘領域應用越來越普遍,在測試幫助下,企業能夠篩選出更有可能煽動工會漲工資的候選人,從而不錄用他們。越來越多的雇主開始監控員工聊天記錄、郵件和其他工作數據,對可能離職的人進行評估,確定一個能讓他留下來的最低漲薪水準。

Alistair Cox 也不傾向於完全信任 AI 算法,因為基於有偏見和歧視的數據產生的 AI 模型一樣會有偏見。例如某個崗位的歷史數據就帶有年齡偏見,AI 算法產生的模型很有可能吸收了這一點。

如何消除算法歧視?來自康奈爾大學的助理教授索倫 · 巴洛卡斯一直從事算法公平和責任的研究,同時,他也是微軟研究院的首席研究員。在他看來,通過 AI 算法評估應聘者的方式不應該被放棄。

因為 AI 算法讓招聘變得更好的目標是高尚的,我們需要的是推動監管部門迫使企業提高透明度。目前,沒有一個 AI 招聘的評估模型受到過嚴格的同行評議,如果企業樂於提供模型的運作模式,把工具拿出來進行合法性認證,會更有助於他們承擔相關的責任。

AI 招聘發展的可能瓶頸

AI 招聘是 AI 技術在招聘領域的應用,招聘才是技術發揮作用的基礎。不論開發怎樣的匹配算法、評估算法,都無法繞開一個問題:企業到底需要怎樣的候選人?

陳雯說,在招聘的智能化方面,阿里巴巴做的比較好,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公司確切知道需要什麽樣的員工。對阿里而言,聰明、皮實、樂觀、自省就是招聘員工的標準。在此基礎上,在通過 AI 技術開發相關模型去匹配具備此特徵的候選人,更有可能成功。

而更多的企業,最大的問題在於——它們自己也不清楚公司需要什麽特徵的員工。不清楚招募員工的畫像。這樣一來,即使用最先進的 AI 技術,也無法幫助企業提高招聘效率。

(文中陳雯為化名)

-End-

參考資料:

[1]. AI 大展身手的未來,企業招聘將何去何從?Alistair Cox. Hays 首席執行官

[2]. An AI hiring firm says it can predict job hopping based on your interviews. Karen Hao, July 24, 2020

[3]. AI Screens of Pandemic Job Seekers Could Lead to Bias Claims (1). Paige Smith, June 30, 2020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