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應對子宮內膜異位症複發有「武器」

「醫生,我前年剛做了卵巢內膜樣囊腫的手術,手術後還打了3針不來月經的針。怎麼今年體檢又發現卵巢囊腫了啊?我可怎麼辦啊,難道還要再開刀嗎?」

「醫生,我之前因為不孕查出來巧克力囊腫。術後順利懷孕了,還特意聽醫生的多餵奶了一段時間。可是停了餵奶後不到1年,到醫院體檢,告訴我又長了巧囊。不是說懷孕了、多餵奶,有預防作用嗎?我怎麼又長了?」

上述提到的卵巢內膜樣囊腫、巧克力囊腫,其實都是一種叫做「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疾病。

子宮內膜異位症會引起痛經、不孕、月經異常、性交疼痛等。它雖然是一種良性疾病,卻有著惡性腫瘤般的行為學特徵,如侵潤,擴散,複發。

在婦科門診,常常遇到患者抱怨:子宮內膜異位症都手術了,也用藥了,怎麼還是不好,子宮內膜異位症真的就這麼難治療嗎?

今天,我們來盤點一下婦產科醫生手中應對子宮內膜異位症複發的「武器」。

子宮內膜異位症,顧名思義,就是本來應該長在宮腔的子宮內膜生長在不該長的地方。

奇妙的是,不管是正常待在宮腔裡的內膜組織,或是流竄到其他部位的內膜組織,都會受到雌、孕激素的調控,像月經那樣周期性剝脫出血。但這些血液又不像月經那樣可以順著宮頸排出,它們被關在體內,不斷地累積形成病灶,從而出現相應的臨床癥狀。

換句話說,只要不絕經,還有正常的卵巢功能,分布在身體各個部位的異位內膜都是複發的危險分子。

子宮內膜異位症會與我相伴終生嗎?

答案是否定的。流竄到其他部位的內膜組織就好比是一顆種子,而體內的雌孕激素就好比是雨露。

當絕經後,卵巢喪失分泌雌孕激素功能了,就好比種子失去了雨露的滋潤,子宮內膜異位症就不會再複發生長了,甚至會慢慢萎縮。

子宮內膜異位症首次治療後的預防工作非常重要。

沒有生育要求的女性

對於沒有生育要求的女性,可通過激素類藥物使自身的激素水準不利於異位內膜的生長,進而達到有效的預防目的。

1.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

可使卵巢激素水準明顯下降,出現暫時性閉經,進而使異位內膜萎縮。

優點:此類藥物萎縮內膜效果很明顯,每月注射1針。

缺點:費用較貴,長時間使用可增加骨質丟失、性慾減退、陰道乾燥等絕經癥狀,停葯後癥狀多可消失。不過,停葯後內異症往往再次複發。

所以,臨床醫生往往建議,首次治療後病人先注射3-6針後,再配合其他類藥物後續治療,效果往往顯著。

2.周期性口服避孕藥

優點:可以保證規則的月經來潮,調節月經周期,也可以有效避孕,因此尤其適用於月經周期紊亂且有避孕要求的患者。

缺點:每個月經周期都要連續21天服用,比較麻煩。部分病人服藥後胃口大開,體重增加。另外,對於大於45歲、有心腦血管疾病、吸煙、乳腺疾病、血栓形成傾向等問題的患者不適合服用。

有子宮肌瘤的患者,一般口服避孕藥對肌瘤沒有太大影響,但應當嚴密隨訪。

3.左炔諾孕酮宮內節育器

對於不適宜應用周期性口服避孕藥,或者對避孕類藥物有顧慮的患者是個可以考慮的選擇。節育器含有緩釋左炔諾孕酮,後者是高效孕激素,可起到預防子宮內膜異位症複發的作用,藥物緩釋五年。放置期間月經不來潮或者僅有點滴出血,尤其適用於有痛經的患者。

優點:藥物僅作用於局部,不進入全身血液,方便安全。

缺點:比較貴,有些病人因為宮腔形態不合適或者大量陰道出血等情況放置失敗取出來的話,一千多元就浪費了。

4.其他激素類藥物

用於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激素類藥物還有很多,如孕激素受體拮抗劑(米非司酮),睾酮類衍生物(孕三烯酮、達那唑),均可使體內激素處於假絕經狀態,造成閉經,進而使內膜異位灶萎縮。

有生育要求的女性

對於有生育要求的女性,在首次治療後儘快懷孕+延長餵奶時間,就是最好的預防措施。無論您是通過自身積極造人,還是通過輔助生殖技術,當您處於妊娠狀態及哺乳狀態時,體內的激素水準是不利於子宮內膜異位灶生長的,甚至內膜異位病灶會慢慢萎縮、消失。但是,餵奶結束後就仍需按照沒有生育要求女性,進行後續用藥隨訪。

無論對於有無生育要求的女性,嚴密的隨訪觀察都非常重要。建議3-6個月定期到醫院進行婦科檢查及超音波檢查,必要時定期隨訪CA125等指標。

(本文來源於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微信公眾號 圖片來源於網路)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