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大昌古鎮,三峽深處1700年歷史的“袖珍古城”

在三峽腹地深處,有一座始建於西晉,有著1700多年歷史的古鎮。這座最早古人用以避難的小鎮,千百年來“處在深山無人識”。但在2002年,因三峽水庫當時即將蓄水,這座小鎮進行了整體性搬遷,從而古鎮一夕聞名,吸引了世人眾多的目光。這座小鎮就是大昌古鎮,目前是三峽地區唯一的保存完整的古城。

大昌古鎮原址位於重慶巫山縣滴翠峽口北10公里處,緊鄰長江支流大寧河。據《巫山縣志》記載,大昌在商、周時期稱泰昌,為巴國的屬地。後周時期改為大昌,隸屬永昌郡。清康熙時期裁去大昌縣,並入巫山縣。可以說,有記載以來大昌古鎮一直是郡縣治地,後來還曾是寧河的重要碼頭和藥材、山貨集散地,歷史上地理位置很優越。

也許正因為優越的地理位置,“上扼巴蜀,下控荊襄”的大昌古鎮,遭受過很多戰亂紛爭。三國時期蜀吳夷陵之戰,明末張獻忠起義軍“三過大昌”,清初“夔東十三家”起義軍抗清,大昌古鎮經歷了如此多的戰火,卻還保留下了原有的風貌,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

創造奇跡,保留了原有歷史風貌的大昌古鎮,也因此成為了重慶地區最有價值的古城。為避免在三峽水庫蓄水時,古鎮建築全部淹沒在滔滔江水下,2002年2月,大昌古鎮啟動了保護性搬遷工程,在距舊址8公里外的西包嶺下大昌湖原貌複建。據說古鎮在搬遷時嚴格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進行,建築物在拆解時就在其構件上編號,運到新址後再按編號進行拚裝,這樣在複建時就可以恢復原樣。

2008年,歷時6年,大昌古鎮整體性搬遷完成,雖然古鎮原址已淹沒,但古鎮的古老城門、古街以及明清民居建築,都被搬遷到新址,被稱為世界古民居保護史上的奇跡。這個10公頃(0.1平方千米)大的小鎮,如今現存東、南、西三道城門,東為朝陽門,西為永豐門,南為通濟門,城門都保存完好。看圖中厚重的城門,即可知古鎮經歷了多麽久遠的歷史。

走過城門,進入古鎮,只見兩排臨街老房飛簷翹壁,張揚著昔日的繁華景象,中間是一條狹長的青石古道。小鎮上只有兩條主要街道,南北街長150多米,東西街長240多米。因為古街加起來都不到500米,所以被稱為“袖珍古鎮”。就像本地流傳的一首民謠“一燈照全城,四門可通話;堂上打板子,戶戶聽得見。”說的就是大昌這座袖珍古鎮的小巧可愛。

古鎮裡翹角飛簷的古民居建築,共有三十七幢,均有完整的青磚石牆。據介紹,這些房屋大都是明末清初時建的,而比較奇特的是,這裡是川渝地區,這些古建築卻不似傳統川渝民居的穿鬥白牆,覆小青瓦的樣式,反而有著江南特色的封火山牆,又稱馬頭牆。聽老人講,這其中的緣由之一可能是當年江南工匠建造的,但其實又與江南的馬頭牆並不完全相同。

細觀之下,這些馬頭牆的裝飾雕刻與江南還是不同的。但不管怎麽說,這些色調明淨素雅的馬頭牆,已然成為大昌古鎮的特色景觀,因為它們的存在,大昌古鎮的建築,給人一種熱熱鬧鬧、活潑跳動的生動之感。而且更重要的是,據說古城之所以歷經戰火和風雨千百年而安然無恙,這些馬頭牆是功不可沒的。

而說起古鎮上這三十七棟建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圖中的溫家大院了。溫家大院佔地320多平方米,是古鎮中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好的建築群,它建於清朝初年,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可以說是大昌古鎮建築的縮影。

走進坐西向東的溫家大院,可以看出這是一處典型的四合院,不過比北方的四合院又顯得小巧玲瓏很多。窗欞鏤木雕花,工藝十分考究。整個大院由門廳、正廳、後廳三部分組成,從正門進入,可以直接從後門出。據溫家後人介紹,當年建溫家大院的祖先是清朝的巡撫,所以這其實還是一處古代官宦人家的所在,傳到現在已經是第十代了。

距離大昌古鎮整體搬遷完畢,剛好10年過去了。經過了這時空穿越的10年,新大昌古鎮煥發了新的生機。古鎮居民在安居樂業的同時,繼續延續著原有的民風民俗,通過釀酒、織布等民間工藝,向世人重新展現古鎮的生活場景。希望這座千百年來創造了許多奇跡的古鎮,在現代乃至未來再創奇跡,永遠生機勃勃下去。作者簡介:陸建華攝影(攝影師、旅行家、自媒體人)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