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我在美高經歷的《開學第一課》

昨天,央視就《開學第一課》播出前廣告太多的問題公開道歉,同時,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多年前的演講《我們為什麼要上學》被熱議。

且不說央視把《開學第一課》變成一堂廣告行銷課,近年來,國內從高校到幼稚園,甚至胎教,都有無孔不入的商業資本盯梢。這既不是孩子和家長願意看到的,也違背了教育部門的初衷。

作為為中國新生代父母提供中美養育觀念的母嬰媒體,我們邀請到一位對教育有與眾不同觀點的父親,分享他在兒子美高男校經歷的4小時《開學第一課》後的感受。

我們的孩子為什麼要上學?值得很多父母思考。

我們也會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陸續為大家奉上關於男孩養育的美國Parents獨家內容,敬請期待吧。

  • 成為一個有趣的人,比成績好更重要

  • 為學生安排課程,不是為課程招募學生

  • 一周安排5次的原來只是體育課

  • 開放的溝通比掩蓋更安全

  • 教育永遠在路上

  • 給國內早教的家長提個醒

8月16日,經過一年多的準備,我和兒子終於踏入美國高中的校園,今年起,他就要在這裡讀10年級了。

在經歷了整整4個小時面對面的《開學第一課》以及第二天的選課環節後。不止孩子對未來的高中生活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和憧憬,身為家長的我也有了頗多全新的思考。

成為一個有趣的人,比成績好更重要。

美高校園

《開學第一課》上,校長的講話很簡短,但是一個例子給我很深刻的印象。

去年,學校有個孩子非常優秀,考出了7門AP課程,而且長的很帥,但沒有拿到一所一流美國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原因是這個孩子不夠有趣,除了讀書沒有其它愛好。因為美國一流大學喜愛的是有趣的人,而不是只會讀書的孩子。

(科普一下:AP,全稱Advanced Placement,中文名稱為美國大學預修課程,適用於全球計劃前往美國讀本科的高中生。由美國大學理事會(The College Board)主持,AP成績不但可以抵扣成功申請美國大學的同學入學後相應課程的學分,而且AP成績也成為美國各大學錄取學生的重要依據。)

在入學時的交流中,我還驚訝的發現,這裡的很多老師都畢業於這所中學,老師的孩子也在這裡讀書。和一些家長交流,發現很多孩子的家長,甚至父親、伯父、爺爺等等都畢業於這所中學。我不斷問自己,這是一個多麼鮮明的評價,多麼有趣的傳承。因為信任,才會選擇。選擇勝過一切的表白。

昨天,在大學面試MBA入學新生,和搭班的顧教授聊起這個話題,他回答,中國的教授已經用腳投票給出了對中國教育的評價,他指的腳是給教授孩子們尋找的教育的路。

在兒子學校所在的美國小鎮散步,沿著河邊,突然傳來一陣優美的小提琴聲音,我看到一名和兒子差不多大的男孩在演奏,旁邊兩名不知是老師還是家長的中年女性用中提琴,大提琴不時交換伴奏。

那種神情是我們在觀賞表演時看到的奔放,是陶醉於琴音中的款款深情,而非對著譜子演練那幾首考級的曲目。我的讚美發自內心,他們則報以禮貌的回應,這裡肯定不是硬性插入的15分鐘機構培訓廣告。

為學生安排課程,不是為課程招募學生。

和國內某部要求全體學生在同一時間收看同一內容的「廣告課」不同,美高的《開學第一課》,除了校長15分講話的前5分鐘以外,其餘全部的內容都是給家長上課。

與此同時,全體新生要參加入學考試,考試的內容只有兩個:英語和數學。就好比,中考錄取後不只是看中考成績,入學之後總要來個摸底測驗的。

第二天上午,學校根據已經分配好的老師和家長、學生,開始面對面的一個小時的課程討論。老師手中的檔案夾,已經包含了前一天摸底考試的成績以及上一年孩子在之前學校的全部成績單。

根據這些數據,老師會有針對性的給孩子設計未來三年全部課程的規劃,而且,強調這些只是規劃和建議,具體安排完全由孩子和老師討論決定。美高沒有傳統的班級,而是不同程度的授課班。

我們遇到的老師非常有經驗,直接把兒子的數學升到12年級的課程,物理暫時沒有安排課程,而是直接到11年級考AP,沒有被測試的電腦經過當面溝通直接升到AP課程班級,原本以為可以更新的化學經過溝通後留在了本年級優班繼續學習。

學校規定每個學生每天的課程選擇在5-6門,由於兒子在國內一直學音樂,算上音樂課程就排到了7門。面對這樣特殊的情況,孩子的老師馬上出去和其他老師進行協商,幾分鐘後告知我們,這樣的情況已經被學校特批。相比較全國孩子被要求看同一個課程,在美高每個孩子根據各自特點被安排設計不同程度不同組合不同時間的課程。

在討論課程安排的過程中,兒子提出數學還是有點簡單。後來,選課老師告訴我們,每個月學校會安排對數學有興趣的同學去州立大學專門開設更高級別的課程,授課老師全部來自MIT, 普林斯頓和哈佛數學系的教授。

在美高,只要學生不滿足,想得到更高階段的學習,學校一定會儘力安排。而各種的競賽考級都與升學無關,也沒有額外的任何培訓機構介入,事實上,也沒有培訓機構能夠請這樣的教授給中學生上課。

一周安排5次的原來只是體育課。

美高校園

在這所學校,學校嚴格限制學生每天的上課課時是5-6門,但是一周五天每天開設的唯一一門課程居然是體育課。游泳、網球、橄欖球、皮劃艇等等都必須一周五練。兒子由於課多無法保持每天一門體育課程,所以選擇了僅有的山地自行車(另一項是獨木舟)項目,學校也要求一周三次。

當天晚上,我去學校送東西,驚訝的發現,白天優美寧靜的校園人聲鼎沸,所有的地方都停滿了車輛。原來是學校橄欖球隊和另外一支高中球隊正在比賽。

大概小鎮上所有的居民都來圍觀了,草地上到處奔跑的是弟弟妹妹和摩拳擦掌的家長。學校所有的燈光齊亮,女生們在專業啦啦隊裝扮下,賣力表演,場下的男生們則吹號呼喊血脈賁張,老師們也群情激昂大聲歡呼。

美高校園

這幾天,朋友圈的朋友滿屏吐槽「少年娘」的話題,讓我想起我們離開學校時看到的最後一個場景,戶外游泳池邊上男孩女孩在奮力玩耍沙灘排球,3米高的跳水板前排滿了青春少年。學校沒有不許跳水,嚴禁潛泳等禁忌,只有無盡揮灑的青春和熱情。

前幾天,兒子還打電話說第一次山地自行車訓練就摔了一身傷,我問他:「現在怎麼樣?」小夥子回答沒問題,小夥伴雖然都騎得很快,但是一定會等著他這樣的新生。我回答:很好,加油!

開放的溝通比掩蓋更安全。

就在我寫這篇《開學第一課》的時候,那篇被要求出來道個歉的文章在我還沒有看到道歉前已經404了。

在美高,學校幾乎每2-3天就會給家長一封郵件。學校的所有郵件幾乎都是介紹學校最新比賽,體育活動,以及孩子們的學習生活情況和未來一周的活動,是的,你沒看錯,還是活動。

前天,我又收到一封郵件,說是教學樓一個教室的冷氣機著火了,學校已經做好安全防範措施,等市消防部門檢查後就可以恢復該教室的使用。

我問兒子具體是怎麼回事,他說根本不是什麼大問題,就是一個教室的冷氣機起火,而且火很快就撲滅了。我突然想,這麼敏感的事情如果被嚴密封鎖,效果又如何呢?其實開放的溝通比掩蓋更安全。

入學前,我還收到過一封郵件,大致是有個60多歲的畢業生向學校舉報他在70年代讀書的時候受到過一名老師的性侵,直到今天才有勇氣舉報。

儘管那名老師已經在90年代離開學校而且已經去世多年,學校校長還是調查了此次事件,向全體學生家長包括即將入學的新生家長仔細通報了這一事件,並做出了多項預防管控措施。我反覆讀了那封校長的來信,作為家長非但沒有過分擔心,反而對學校開放的溝通和積極的措施感到更加放心了。

教育永遠在路上。

開學前一天,我和《Parents父母世界》主編段金希老師一起為我們的讀者採訪了學校高中部校長,其中有一段話印象頗深。

我與《父母世界》Parents主編段金希和學校高中部校長

大致是教育是一個連續的永遠的過程,由一個個階段組成,而不是隻停留在一個階段。學校老師和家長的責任就是在這個階段讓孩子獲得最合適的教育,並且為下一個階段的繼續教育做準備。

如果孩子適合哈佛,學校就有責任幫他成為合格的哈佛學生;如果這個孩子不適合哈佛,學校和家長也有責任和義務為孩子選擇最適合他繼續學習的地方。

之前金希主編和美國《Parents》主編LIZ溝通的時候還特別談到了長官力的話題,LIZ說,長官力不是美國教育最重視的,它只是和興趣愛好培養一樣的一個組成部分。

教育在不同階段必須賦予不同的內容。想起國內有些朋友的孩子從幼稚園起就帶著眼鏡,每天做大量的超越年齡的功課。不禁想說,如果太早就把教育的天賦壓抑了,那麼未來的教育就沒有了潛力。

最後,給國內早教的家長提個醒。

1、一定要為興趣而學,否則學的多並沒有用。

國內的孩子普遍學的過多,尤其是數理化。事實上,如果不是出於興趣,很多時候反而會壓抑了孩子的興趣培養。

近幾年,在線英語教育在國內風靡,在線數學、古文等學習也一擁而上。其實,數學的第一課代數通常初中才開始;數學之前的算術,國內是從一年級開始,美國則從四年級才開始。

2、玩是最好的學習

不少朋友問我,哪裡有STEM教育機構?STEM目前是美國主流的教育理念,注重孩子對於科學興趣的培養,記住是科學興趣的培養而不是課程。所以,玩是最好的興趣培養途徑,而不是補習班或者早教課。

3、找老外不代表可以學好英語

兒子英語測試打敗全美85%的同年齡孩子,但是只打敗了學校55%的同年齡孩子。美國是金字塔教育體系,不是會說英語就是英語老師。之前,我們隔壁辦公室每天晚上誇張的面對鏡頭教授英語的老師們,一到午餐時間聚集在一起的通用語言其實是俄語。

同時,緬懷我中學的校訓,也是大家的:團結、緊張、嚴肅、活潑。一起比較一下。

本文作者

以上圖片來源網路,包括但不限於肖像權、名譽權、姓名權、知識產權等相關權益均歸權利人所有,我們尊重權利人的合法權益,如涉及包括但不限於肖像權、名譽權、姓名權、知識產權等相關權益之爭議,請權利人及時告知我方刪除,謝謝。

?猛戳【閱讀原文】,為中國數百萬家庭智慧育兒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