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介休綿山 三賢故裡 人間仙境

介休市位於山西省中南部,太嶽山北側,汾河南畔。距省會太原市139公里(直線距離110公里),是一座正在崛起的年輕的區域性中心城市,2012年成為山西省首批擴權縣(市)之一。全市總面積744平方公里,市區轄7鎮3鄉251個行政村5個街道辦事處:北壇街道、裕華街道、北關街道、西關街道、南關街道。人口共72萬人,境內平川、丘陵、山區各佔三分之一,從北向南梯次排列,屬暖溫帶大陸性氣候,四季交替分明,日照充裕,氣候溫和,年均氣溫10.4℃,平均降水量477.2毫米。

三賢故裡

介休歷史悠久,公元前514年建制,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因史出春秋時期割股奉君的介子推、東漢時期博通典籍的郭林宗、北宋時期出將入相五十載的文彥博,素有“三賢故裡”之稱。

歷史文化名城

介休是中部地區六大城市群之一的太原都市圈的南部區域性中心城市,2009年被省政府授予第二批山西省歷史文化名城,同時,順城街歷史文化街區成為第一批山西省歷史文化街區。全市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部門11處:祆神樓、後土廟、五嶽廟、回鑾寺、小靳東嶽廟、北辛武太和岩琉璃牌樓、張壁古堡、洪山瓷窯遺址、洪山源神廟、綿山石佛殿、城隍廟;省級重點文物保護部門2處:郭有道墓、綿山雲峰寺;晉中市級重點文物保護部門4處:文廟、洪山關帝廟、南垣山墓群、曹玠墓;縣級重點文物保護部門79處。在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中新發現文物291處。

綿山

綿山,位於介休城南10公里處,又稱介山,是春秋時期晉文公從臣介子推“功不言祿”偕母隱居並殉難之地,介休因此而得名。介休綿山風景名勝區,是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山西省重點風景名勝區,中國歷史文化名山,中國清明節(寒食節)發源地,中國寒食清明文化研究中心,中國寒食清明文化博物館。綿山風景名勝區跨介休、靈石、沁源三市縣地界,最高海拔二千五百六十米,是太嶽山的一條支脈。 綿山風景名勝區的仿古建築群風格多樣,成為綿山風景區中最亮麗的風景線,無愧於馳名中外的旅遊勝地。在綿山風景名勝區建築群體中宗教建築有殿廟、宮觀;園林建築有亭、台、樓、閣、軒、廊、榭、牌樓;古留遺跡建築有古營門、城池、營寨等,可為古建築博物院(園),展現在遊人眼前的是一個華夏現代仿古建築群隆起在大道之行的巍巍綿山。主要景點有龍頭寺、抱腹寺、空王殿、千佛殿、介推祠、石佛殿等。

介休窯

介休窯,古代瓷窯。在今山西省介休市,故名。亦稱“洪山窯”。創燒於宋初,歷金、元、明、清數代,燒瓷歷史達千年之久,為北方瓷窯所少見。 介休窯還受磁州窯的影響,產有白釉劃花、剔花、釉下黑彩劃花及釉下褐彩等器物。釉下彩繪多畫折枝葉紋。褐彩的色調有深淺咖啡色、黑褐色和桔紅色,色調變化較多。紋飾因用料較多而凸起,高出釉面。胎上旋以潔白的護胎釉,紋飾外又罩以透明的玻璃釉,把咖啡色,桔紅色的簡練紋飾成功地烘托了出來。另有一種白地紅花的劃花裝飾器,色彩異常美麗,為介休窯的絕精之作。

張壁古堡

張壁古堡位於介休綿山北麓的龍鳳鎮張壁村。古堡隨塬勢建造,南高北低,三面臨溝,背靠綿山,地勢險要。東西長374米,南北長244米,佔地面積約10萬平方米。堡內現存有可罕廟、空王佛行祠、三大士殿、二郎廟、真武廟、關帝廟等十數處廟堂古建築和數十座具有晉中山地民居特色的明清宅院。

介休祆神樓

 祆神樓位於介休順城關大街東端,是中國乃至世界上上惟一保存的一處祆教建築。祆神樓是原祆神廟的組成部分,樓因廟而得名,是一座門樓、樂樓與過街樓相接合的樓閣式建築。祆神樓位居廟前,既是山門,又是點綴街心的過街樓。平面呈“凸”字形,凸出的部分為過街樓,高二層,中設平座,上施重簷。樓較寬的部分下層為山門,上層為樂樓。祆神樓的裝飾中有許多傳統廟宇建築中根本看不到的圖案,如猛虎、牧羊犬、神牛、大象等等,而這些恰恰是祆教的神獸。

介休後土廟

介休後土廟是一處道教廟宇,位於介休市西北隅,寺廟坐北向南,南北長110米,東西寬40米,佔地面積3547平方米。廟前有影壁,壁心鑲嵌著琉璃麒麟圖案。中軸線上依次為金剛殿、過殿、獻殿、三清樓、後殿。三清樓與獻殿兩側為東西配殿,後殿兩側為左右朵殿,共計9座殿宇。東西兩座配殿內,現存1000多尊高1.2米的道教人物彩塑,均為明代彩塑之上品。廟內所有琉璃製品,色彩純正明麗,造型準確生動,是中國廟宇琉璃藝術品中保存最完好的珍品,被稱為“琉璃建築藝術的寶庫”。

介休汾河濕地森林公園

介休汾河濕地森林公園是位於介休市三賢大道汾河大橋以南、108國道以北區域,南北兩岸各長2.4公里,南起勝利橋北汾河橡膠壩,北至森林公園西門,總佔地面積為1000畝(其中水面450畝)。它以“自然、生態、野趣”為建設理念,其景觀簡而言之就是“一條水帶、兩條長廊、三個綠島、四個景點”。其中,四個景點分別是東岸的“芳草渡”、“輪之舞”和西岸的“匯石園”、“野趣園”。 汾河景區北段原有生態環境良好,有縱橫交錯的水網、長滿青草的灘塗、眾多野生動植物等眾多有利的先天條件,因此,在2005年10月,利用現有地形,再結合天然地表水,首次在此地嘗建自然濕地景觀。景區中,還專門設立了禁止進入區域,遊人只能遠眺、觀賞而不能參與,以確保生物的休養生息。經國家林業局、省林業廳專家組實地考察評估、集體評審和公示,介休市汾河濕地森林公園正式被國家林業局命名為國家級濕地公園。

史公塔

北壇塔,又名史公塔,位於介休市西北的綠野上,為一座七層八角樓閣式磚塔。清乾隆十三年(1748)為介休人紀念明萬歷二十四年(1596)任介休縣知縣史記事興學賑饑而建。塔建35米,塔後有諸葛亮廟,塔前有小亭、水池、綠柳。塔刹、覆盆飾以黃綠兩色琉璃,外觀雄渾秀麗,金碧輝煌。塔西每層四面開磚券窗戶,有木梯、台階可登頂遠眺。塔頂長有銀杏樹,每逢有銀杏墜地,人們視之為仙物,爭先撿吃。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