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量子通信到底是不是偽科學?中科院院士潘建偉剛剛回應了!

科技日報記者 何星輝

攝影記者 洪星

“墨子號”發射快三年了,到底有什麽新發現?量子通信和公眾有什麽關聯,到底是不是偽科學?10日,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舉行的記者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常務副校長、中科院院士潘建偉有很多話要說。

“墨子號”已能滿足初步安全通信需求

“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發射升空以來,有什麽新的發現?潘建偉說,“墨子號”作為一顆科學實驗衛星,主要兩個目的,一個是實用型的,為了實現超遠距離星地之間的量子保密通信,同時也有個基礎科學的研究目標,要對愛因斯坦所提出的“量子力學非定域性”開展嚴格意義下的驗證。

潘建偉透露,“墨子號”發出以後,性能指標遠超預期,原本計劃兩年內完成的科學試驗任務,在兩三個月之內就完成了,所以有很多的時間對性能做一些改進,目前有比較大的進展。同時,“墨子號”已經把星地之間密鑰的成碼量提高了40倍,現在嘀嗒一秒鐘,大概能夠傳送40萬個密鑰,已經能夠滿足一些初步的安全通信需求。

潘建偉說,“墨子號”還做了一個比較有趣的實驗。因為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目前還沒有很好地結合起來,針對有人提出的檢驗協調模型。“墨子號”做了實驗,表明有些理論方案本身是不正確的,這是一個比較大的進展。

潘建偉說,希望能夠盡早把量子通信推向實用化,未來能夠研製一顆中高軌的衛星,讓它能夠24小時全天候工作,以彌補“墨子號”只能在晚上工作的遺憾,確保在更長時間裡產生密鑰。

對量子通信有疑慮是因為不了解

這些年來,針對量子通信的質疑幾乎從未中斷過,甚至有人認為量子通信就是“偽科學”。對此,潘建偉進行了回應,他說,公眾對量子通信技術有疑問,主要是因為量子力學與他們的生活經驗有很大不同,哪怕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對於量子通信的先進理論都未必能很好地理解。所以公眾才會對量子通信的科學性產生懷疑,擔心這項技術不成熟。

潘建偉進一步解釋說,創新成果從產生到廣泛應用,通常會經過三個階段。在第一階段,公眾接觸到一個全新領域的東西,最開始的反應通常是:不靠譜。比如最早的照相機,大家覺得魂魄被吸到相機裡面去了,都不太敢用。所以早期的量子通信,有人認為是偽科學,當它發展比較成熟之後,又覺得這個技術還沒有廣泛應用,有疑慮。“現在我們確實有很多創新性的成果已經走在世界前沿,我們應該有自信。”

不過,潘建偉也表示,目前,量子通信正處於第二階段到第三階段轉換的過程當中,需要做大量的科普工作。“當量子通信被廣泛應用後,大家覺得沒什麽稀奇了,創新過程也就完成了。”

至於量子通信的作用,潘建偉說,信息安全對國家、對個人都非常重要,小到銀行账戶的密碼保護,大到無人駕駛的遠程控制,量子通信在原理上可以提供一種無條件安全的通信手段,在未來將大幅度提升信息安全水準。

前沿科技需要國家頂層設計

潘建偉表示,我國目前在量子信息領域有一定的國際競爭力,甚至在部分方向上還處於國際領先地位,但也不能太樂觀,有些優勢受到歐美發達國家的強烈衝擊。跟傳統的國際科技強國相比,我國以往的科研組織模式以短期的科研項目為主,所以在滿足國家戰略緊迫需求,以及在科技資源的整合力度和支持強度上還是有所不足,企業對於前沿科技的投入熱情,與發達國家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中國要做好科技創新,需要黨和國家高瞻遠矚,進行整體性布局。

潘建偉說,自己從事的量子信息科學,已經進入到一個深化和快速發展的階段,特別需要多學科的交叉融合和各項關鍵技術的突破,希望國家在這一領域部署重大科技項目,構建國家實驗室。

去年,在全國政協的一次雙周協商座談會上,潘建偉曾經作了一個“加強國家實驗室建設,打造高水準創新團隊”的發言。考慮到目前歐盟、美國、英國這些發達國家在量子信息科技領域的國家戰略都已經啟動了,國際競爭非常激烈,潘建偉建議:我國應盡快實質性啟動國家實驗室建設以及相關領域的科技創新項目,同時,依托相關領域最具優勢的創新單元,開展國家實驗室的建設和運行管理,並具體負責相關重大科研任務的統籌部署和實施。

來源:科技日報

編輯:朱麗

審核:管晶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