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關於育兒-老人經驗VS現代教育觀,5大錯誤應該如何處理及改善?

爸爸媽媽上班去嘍,照顧小寶寶這個偉大而艱巨的任務就落在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老人家身上啦。憑藉著慈眉善目的利器,加上過來人的經驗,老人家們帶小孩自然是小菜一碟啦!

可是,令人擔心的是,老人的育兒觀念存在著非常多的誤區,不當地教養方式會給孩子心理造成傷害,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隔代育兒之老人最應該糾正的5個錯誤育兒法。

我們先來做個小測試:

你贊成下面的說法嗎?

·孩子不跟人打招呼,說明他沒禮貌;

·孩子喜歡拿各種小東西探索,說明不老實;

·孩子總是拉褲子,把衣服搞髒了,就是孩子的不對。

如果你回答的是「贊成」,那麼說明你根本不了解孩子,很有可能也不知如何教育孩子。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透過生活中的一些事來發現老人育兒的問題所在吧。

第一個常見的錯誤育兒案例:

孩子的頭碰到玩具上,老人就打玩具

來看一段生活小插曲:豆豆在廣場玩耍,不小心磕到了玩具上,站起來就哇哇大哭!外婆了解情況之後,狠狠地往地上的玩具打了幾下,「別哭,外婆打玩具,都是玩具把你碰到了。」外婆一邊說,一邊撫摸著豆豆受傷的地方,哭聲漸漸止住。

把原因歸結到「玩具」等物件上,給孩子傳遞了一個資訊:這不是我的錯,是別人的錯,我不必為這個錯誤負責。這樣做看似問題得到解決,實則後果很嚴重:以後再出錯,孩子不會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是把責任推卸到別人身上或與之相關的物件上。

正確的做法是:找到方法。建議老人不要先去指責別人,先搞清楚豆豆是怎樣碰到玩具的,找到原因之後,再告訴他方法,讓他清楚地知道如何避免被玩具碰到。

第二個常見的錯誤育兒案例:

當著別人的面教育孩子

生活小插曲:子軒奶奶陪著子軒在廣場玩,恰巧遇到了鄰居小白,奶奶便趕緊鼓動子軒說:「子軒,快叫阿姨。」子軒抬頭看了看沒有叫,接著又羞澀地低下了頭。奶奶見此情況很生氣,便當眾教育他:「太沒禮貌了,這孩子。」

其實,當眾教育孩子是對孩子的一種羞辱。孩子也有自尊心,也需要有面子來保護,如果當眾教育孩子,孩子會覺得面子掃地,毫無尊嚴可言,就算你說的是對的,她也不會聽了。

正確的做法是:可採用「悄悄話」原則。奶奶當眾不要說孩子的不是,把孩子帶到無人處說「悄悄話」, 再問孩子不叫的原因是什麼,耐心聽孩子的心裡話。如果孩子的想法老人不理解,也不要試圖去教育他,只要把道理告訴孩子就可以了。以後多觀察孩子的表現,可以適當引導,但不要逼迫孩子必須要跟大人打招呼。

第三個常見的錯誤育兒案例:

孩子拉褲子,表現地特別不耐煩

來看一段生活小插曲:雯雯3歲了,有時還會拉褲子。有一次,爺爺知道雯雯拉在褲子裡,非常生氣,一邊不耐煩地脫褲子,一邊抱怨說:「怎麼又拉到褲子裡了,怎麼不給大人說一聲啊,哎呀,真臭。」

當孩子不是故意拉在褲子上的時候,大人因孩子給自己造成的麻煩而呵斥孩子,極易造成孩子的恐懼心理。之後孩子有便意的時候,害怕被大人厭煩呵斥而不敢告訴大人,所以憋不住了就直接拉在褲子裡。

正確的做法是:不呵斥,有耐心。孩子已經3歲了,害羞的情緒也已發展,開始有了羞愧感,幾句不當的言行往往會給孩子心理埋下陰影。老人應該耐心告訴寶寶:拉大便是很正常的事情,就像每個人都要吃飯、喝水一樣。拉完大便後身體就會感到很輕鬆。以後要大便一定要提前告訴我們,不要拉在褲子裡,否則大人收拾起來很麻煩。

第四個常見的錯誤育兒案例:

總是在孩子正專註的時候打斷孩子

來看一段生活小插曲:有一次銘銘正在聚精會神地玩積木,到了要吃飯的時間,奶奶忽然打斷銘銘:「銘銘,過來吃飯。」銘銘只好放下手裡的積木乖乖地吃飯。下午,銘銘正在看書,奶奶又忽然叫起銘銘說:「是不是該尿尿了。」拉起銘銘的手就往廁所裡跑,銘銘手裡的書還依然被緊緊握著。

在孩子專心玩的時候,家長打斷孩子也是經常發生的。專註力越持久越好,而老人總是不知不覺間破壞了孩子的專註,很可能造成嚴重的後果—做事不專註。

正確的做法是:學會等待,不隨意打斷孩子。孩子在搭建積木,而飯已經做好了,最好等一會,讓他結束搭建之後慢慢用飯香「引誘」他;如果孩子正在看書,你正好要出門,最好等孩子看完書之後再走,而「尿尿」這種事情,不要強製,孩子有了尿意自然會尿。家長千萬不要打斷孩子,如果有規則,應該在孩子玩之前和他講明,一旦開始了自己的事情,大人就不應該隨意打斷他。

第五個常見的錯誤育兒案例:

阻止孩子,不讓孩子嘗試新事物

來看一段生活小插曲:辰辰對新鮮事物特別好奇。好奇高處,可每次爬高的時候,外公都會說:「那麼高,危險,趕緊下來。」;辰辰看到了樹底下的毛毛蟲試圖用手捏過來好好看看,沒想到外公著急地說:「乾嘛呢,毛毛蟲咬人,不要碰。」

孩子天生是最大膽、最勇敢的,他們敢於冒險、敢於探索。因為擔心孩子的安危而阻止孩子,結果是孩子以為周邊處處有危險,膽小怕事,不敢嘗試新事物,失去好奇心、求知慾和學習的興趣。

正確的做法是:放開雙手,讓孩子去嘗試。但家人要陪伴孩子身邊,隨時估測可能發生的危險,做好預防準備和挽救措施,將危險降低到最下。

媽媽與老人育兒觀不一樣怎麼辦?在這我們教媽媽幾個小技巧:

?豁達一點,不跟老人著急上火,老人有的時候就像孩子一樣可愛又彆扭,好好安慰和講道理拿依據出來就可以了;

?包容和接納老人的性格,包括缺點;

?不硬碰硬地對峙,冷靜下來再溝通;

?眼見為實:抓住生活中的事例分析更有說服力;

?換位思考:理解老人的辛苦,看得到他們做出的努力,付出辛勤勞動,並說出你對他們的感激。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