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喚醒“花果山” 遍植“搖錢樹”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近年來,浙江建德市年均財政扶持林業資金達320萬元,先後實施了乾果筍竹產業提升工程、中央立項木本油料產業提升工程、現代林業園區創建工程,並與中國林科院亞林所、浙江農林大學、浙江省林科院等長期合作,建成了浙江省唯一的油茶、薄殼山核桃兩個省級區域性品種園,建設了一批產業示範基地,培育了一批龍頭企業、著名品牌和土專家,建德林業經濟之花正在次第綻放。

貧瘠荒山變身“花果山”

走進三都鎮前源村八畝丘生態農場,香榧、山核桃、藍莓、奇異果、車厘子應有盡有,雞、鴨、鵝、羊在果林裡悠閑地踱步,漫山的野櫻在房屋農舍間層層起伏,美得像大自然饋贈的一幅油畫,吸引了一撥撥外地客人前來遊玩。

“山上原本種了220多畝山核桃,由於品種單一,連續10年虧損。後來我在林業、農業幹部的指導幫助下,轉向多種生態化發展經營,逐漸有了現在的規模。”農場主朱笑汶說。

喚醒花果山遍植搖錢樹

在林業專家的精心“策劃”下,朱笑汶擼起袖子在山核桃林裡套種了200畝香榧、藍莓等小水果,還養殖了4000多隻雞、鴨、鵝、羊,並結合山地觀光、野櫻花觀賞等開發了農家樂。2017年林場營業額達200餘萬元,今年上半年營業額達89.22萬元。

“山清水秀是建德最引以為豪的生態稟賦,但目前很多生態資源都處在沉睡狀態。”建德市林業局黨委書記蔣智鴻說,在實施“鄉村振興”的戰略中,該市鼓勵林業大戶成立家庭林場、專業合作社,幫助指導其選對產業,並在項目資金、基礎設施等方面給予重點扶持,走出了一條產業創新、生態康養、林旅融合的新路子。

在建德,如八畝丘一樣的多種生態經營典範如今已遍地開花。烏石灘林區的良好生態環境吸引了開元集團將高端酒店落戶於此;蓮花鎮“仿野生鐵皮石斛觀光養生園”,上半年營業額達1000餘萬元;乾潭胥嶺邵家村的“胥嶺春色”吸引了浙江遠見集團的“初見書房”和精品小資民宿“玖樹雲上”落址在此。

香榧成為山區農民的“搖錢樹”

三都鎮大庫村,村裡的房屋呈階梯狀依次排列,村裡村外長滿了高大的榧樹。這裡的香榧生長在海拔550米高山上,營養豐富、香脆可口、風味獨特,連續五年獲得省農博會金獎的 “大庫灣香榧”即誕生於此。

建德是榧樹生長的自然分布區境,野生榧樹達6000余株。建德市先後3次頒布政策大力發展香榧產業,成立了以林業首席專家為核心的專門技術小組,全面推進香榧無公害標準化生產技術和林下經濟發展模式。

“大庫有不少的古香榧群,我們原先在上面嫁接了良種苗,由於缺少科學管理,香榧年總產量一直不高。”大庫灣公司負責人介紹,“後來市林業局和浙江農林大學的專家來指導,對香榧進行改良及科學撫育,香榧產量、產值開始大幅度提高,一斤乾籽賣出了260元的好價錢。”

政府引導+科技助力,帶動了全市16個鄉鎮街道50%以上發展香榧產業。目前,該市建成團結、梓州、東方、高青四個“香榧精品園”,有香榧生產經營農戶2600余戶,企業22家,種植總面積達2.85萬畝,成功打造出大塘、壽峰、梓州、王皮塢四個市級“香榧特色村”。香榧經營戶年均收入3.6萬元,其中王皮塢村於竹根家的300余株香榧樹年收入達到了15萬元,香榧真正成了山區農民的搖錢樹、開心果。

茶油“漂洋過海”居全省第一

一架水車、一組石碓、一座灶台、一段挖空的巨大木槽、一個懸空的石錘,300多平方米的油坊中,伴隨著200多公斤的撞錘敲打扡頭髮出的沉重撞擊聲,清香明亮的茶油從木龍榨口慢慢滲出,芳香四溢……

建德市山茶油產業史可追溯到公元3世紀,油茶重鎮李家“山山種油茶,戶戶吃山茶油”。“用油茶籽提煉而成的木本食用油,營養遠遠高於菜油、花生油和豆油,其中維生素E含量甚至比橄欖油還高一倍,素有‘東方橄欖油’之稱。” 建德市林業高級工程師介紹,“建德市大力實施油茶低產林改造工程,拓展深加工產業鏈,油茶產量增長了30%以上,油茶造林已經實現100%良種全覆蓋。”

目前,該市有油茶基地面積5.7萬畝,油茶年產量達1800噸,年均產值6000萬元,聯結帶動3000余戶周邊農戶實現增收致富;相繼培育出“江南親”、“霞霧”、“千島源”等一批省市知名品牌,其中浙江久晟茶業生產的“千島源”系列茶油、茶皂素、茶粕有機產品,50%出口東南亞及歐美國家與地區,在浙江省油茶行業中產銷量居第一。(圖片來源於網絡)

文章發表於武漢全民義務植樹本地資訊,http://www.whyiwuzhishu.gov.cn/轉載請注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