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早期教育如何創新?一文知曉其產品設計和商業模式

資本寒冬下,市場上依然有讓人眼前一亮的教育創新項目。關於早期教育創新項目,本文將分享在產品設計和商業模式上的一些新的思考。

融合消費、社交等屬性的教育產品

在早幼教、素質教育、職前教育和成人學習等“剛需性”較低的領域中,融合其他屬性的教育產品較多出現。部分產品四部並不具有傳統教育產品的核心特性,給人“四不像”的感覺,但其中卻包含了對於“5-10年後,我們需要什麽樣的教育產品”的思考。

以某職前培訓機構為例,其產品幾乎不涉及任何知識或硬性技能的傳授,反而是PBL式的體驗式學習和社交娛樂兩個屬性各佔一半。事實上,這種“輕學習”的形式來源於創始人的觀察和判斷——除了想削尖腦袋進入最頂尖職位的那一小批學生外,成長在富足環境中的00後們對於畢業後快速和精確就職並沒有那麽大的興趣。

對標Gap year在發達國家的高普及度,中國的年輕人也愈加希望在畢業前後獲得更豐富的校外體驗,建立自己的人脈圈。比起動輒數月的義工和實習,短期密集的項目更能滿足年輕人的探索欲和成年人天然的交友欲。

這類項目的另一特點是處處體現出“順人性”。傳統教育產品針對的是“焦慮”,但除了焦慮外,人性中還有很多容易出現的特徵 ——懶惰、愛佔小便宜、喜歡炫耀自己的生活、喜歡窺探別人過著什麽樣的生活等。

例如,在某早教機構中,老師會鼓勵陪同聽課的家長多拍視頻照片分享在朋友圈。機構還會在購物中心裡的教室特意開個小窗口,供經過的人流從外邊“窺視”課堂內發生什麽。這和傳統高端早教機構不允許拍照,教室絕不對外觀賞,打造神秘感的行為背道而馳。

0-3歲的早教產品對於孩子的實際效果難以量化。對於機構而言,誰能通過一系列細節的設計抓住家長的心理,誰就離消費者又近了一步。難以感受到內容差異的素質教育,也是如此。對於下沉市場中尚未被各教育品牌“洗禮”的家長來說,順應人性的產品機制非常有助於建立先發優勢。

“封閉型流量池”的精準發現和運營

在線教育獲客成本高企的當下,還有兩大線下流量來源亟待挖掘:一是學校,二是社區。越下沉的市場,“熟人社交”帶來的流量越為關鍵。

家校通和在線作業產品的熱潮雖已過去,但老師和學生之間天然的強信任關係並沒有改變,圍繞重點學科的2B和2C產品依然有很大空間,尤其是基礎教學能力不足的低級別城市。

在這類項目中,進校的效率和進校後的運營服務能力非常重要。設備或系統投進學校,老師用不起來,學生或家長感知不到使用和付費的必要性,都對模式的可持續性有很大影響。

做2G,打市場的節奏也很關鍵。慢,可能損失渠道合作機會;快,則可能要解決培育市場和教育用戶的問題。最開始和代理商或運營商建立怎樣的合作關係,利益分成模式在什麽節點調整,異域擴張的節奏如何把握,產品變現如何推進,每個環節都需要仔細斟酌。

早幼教市場的2B和2C模式更容易實現快速擴張,難點在於C端的生命周期短,客單價也比較低。幼兒園普惠化後,不少幼兒園園長默許“增值教育產品”的進入。代理商、民辦園老闆、園長、幼師,幼兒園的利益鏈條較為清晰和直接,分成模式一旦確立,就能快速打通整個區域。

然而,“家園共育”的教育理念還沒有大面積普及,讓家長認可家庭場景教育消費的必要性,並不容易。因此,對於主打幼兒園2B和2C的機構,先以全套教學解決方案進入課堂場景,再謀取家庭場景的切入口比較合適。

再以一個少兒體育類項目為例,這個項目挖掘出社區流量和社區場地的價值。體育天然是多人場景的,家長會願意分享課程。在社區空地內組隊統一上課,這也解決了體育培訓項目最關鍵的場地少、場地貴的問題。

延伸去想,中國幾乎特有的小區文化,除了室外空地外,還有哪些資源是可以被釋放出來的?除了兒童外,對於成人、老年教育市場是否也有一定的借鑒性?這都是可以繼續挖掘的點。

此外,互聯網人教育創業逐漸成為趨勢,他們對於理性擴張和精細化運營有著更深的理解。最近接觸的幾位創業者,基本都會在產品上線之前,深入盡調市場一年以上的時間,同時會深入分析一線購買者和使用者的用戶畫像和心理,並形成有價值的認知。

也許,只有深入理解了教育市場的“土”,才能真正創造出可持續的“新”。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