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王劍:各類銀行資產負債結構的由來

  意見領袖丨王劍

  一、資產負債管理

  資產負債管理是銀行管理的神經中樞,定期進行資產負債配置,決定組織哪些負債、配置哪些資產,同時管理好資本、利率等,都是資產負債管理的重要內容。

  資產負債管理有很多思路,大體上,要先決定以資產定負債,還是以負債定資產。比較典型的一種思路是:先基於自己有多少資本,來倒算出明年能夠配多少風險加權資產,然後再考慮這些風險加權資產先配置多少到貸款,再配置多少到其他資產。或者說,在既定的風險加權資產約束下,如何配置資產能夠讓收益率最高。然後,再去考慮為了完成這些資產配置,得組織多少負債,其中存款、同業負債、發行債券等,這些負債利率要盡可能低,當然也要滿足流動性管理要求。

  也就是“資本—資產—負債”這樣的思路,從資本出發,以資產定負債。

  當然,也有銀行不是按這個思路的。比如,負債很好的銀行,尤其是存款很好的銀行,那麽它們主要考慮的是如何把這些負債資金用出去,同時滿足收益性、流動性、安全性等要求。這種就是以負債定資產。

  以上是大致思路。更為詳細的資產負債管理的內容,可以參考專業書籍,我學習的是樓文龍行長的《中國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管理——利率市場化背景下的探索與實踐》。

  然後,不同銀行還會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不斷調整。現實比理論會複雜很多。接下來我們看下不同類別的銀行的資產負債結構,看看有什麽發現。

  二、銀行資產負債結構

  我們收集了公開發行過證券(股票、債券、同業存單)的銀行,一共200多家發布有2020年年報。然後,從中挑選出203家數據較為完整的銀行,其中六大行、國股行、城商行、農商行各6家、13家、95家、90家。其中,六大行、國股行已經全部入選。這203家銀行2020年末的總資產規模為249兆元,佔整個商業銀行總資產規模的比例為94%,已經有很好的行業代表性(後面談資本充足率時,樣本為196家,因為有些銀行未披露資本充足率,但影響不大)。

  先來看下全部樣本銀行的合並資產負債結構:

  這個圖不用評價好壞,就是大致看下全行業的一個結構:資產端,約五成的貸款,約三成的金融投資(包括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投資、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投資、以攤余成本計量的金融投資等,代表著銀行的各種投資)。負債端,則七成的存款,約二成的主動負債(同業負債、債券發行、其他負債等),剩下8%左右的股東權益。

  之所以不用評價好壞,是因為有時候缺乏統一的評比標準。比如,存款佔比多是不是好的?有時候是,有時候又不是。存款的優勢是穩定性,但是,如果貨幣市場利率下降時,主動負債的利率會隨之下降(而存款利率則相對剛性),此時存款少的反而受益。所以,我們了解結構,是為了能夠判斷:在當下的環境下,是否受益。

  六大行的資產負債結構與全行業非常接近。原因也簡單,因為它們規模佔全行業半壁江山。

  而六大行之外的中小銀行的資產負債結構,就能看出一些信息來了。先看國股行的:

  資產結構也和行業差別不大,但負債結構非常不一樣:存款隻佔58%,同業負債、債券發行分別佔17%、11%。因此,高度依賴主動負債。同時,如果算“簡單存貸比”(就是把報表上的貸款、存款一比。上報給監管部門的存貸比會有些細節調整,數字有差異),則高達95%。意思是說,國股行如果光靠吸收的存款,連放貸款都不夠,吸收了58元的存款,還要拿10%左右交存款準備金,剩下的資金連放貸款都不夠。國股行存款基礎差,原因較多,網點密度太小是一個重要原因。

  因此,為了補充負債,就加大了主動負債佔比。主動負債加多少呢?一直加到將資本盡可能用足為止。我們同時觀察到,12家國股行的資本充足率的均值為13.37%,是各類銀行中最低的。所以,國股行是比較符合“資本—資產—負債”思路的,將資本用足,把資產配到幾乎耗盡資本,同時通過多元負債去為資產提供資金,存款不足部分就用主動負債頂上。

  因此,國股行會用足資本,這一點受股票投資者歡迎。但是,其存款基礎不好,大量使用主動負債,導致整體負債成本較高,影響其ROA水準,最後全靠財務杠杆拉高ROE,這一點股票投資者比較擔心,因此大部分國股行估值水準不高(雖然它們ROE並不低)。

  這裡有個前提條件,就是國股行可以在一定成本上融到足夠的主動負債。大部分國股行信用等級較高,因此這一點是做得到的。而六大行顯然沒去做這個事情,六大行的資本充足率是15.98%,相對於其資本管理要求,顯然是有富余的。但六大行不可能通過增加主動負債的方式,獲取資金再去投資,博取更大收益。因為,六大行總資產規模是135兆元,即使增加5%的主動負債,那也是6.7兆元的資金,貨幣市場可能並不能輕易提供這麽大資金量,市場畢竟有限。所以,六大行有點像“以負債定資產”。

  當然也有另外一些原因,比如六大行主動想保持一個偏高的資產充足率,因此資本並未被充分利用,當然這也會拖累ROE。

  接著看城商行,其資產負債結構為:

  資產結構中,最為異常的是,貸款佔比不足五成,非常低,而金融投資的佔比高達34%。負債端,則是64%的存款,同業負債和債券發行各11%,主動負債佔比也不低。城商行的資本充足率均值是14.89%,在行業中也算低的,也就是資本也是利用得比較充分的。

  也就是說,城商行將資本充足利用,盡可能大量地投放資產,但僅投放了一半不到的貸款,其余的是各種投資。同時組織負債,負債情況還不錯,簡單存貸比僅為75%,比較低,說明存款基礎是不錯的,存款資金用於繳納存款準備金、放貸款後,還有富余資金用於投資。將存款資金投完後,繼續增加主動負債,繼續用於投資,從而將資本利用充分。

  這裡的一個疑點,就是既然存款這麽好,為何不多投放一些貸款?這背後的原因是,早年央行控制合意信貸額度,給予城商行的額度不夠多,因此導致其貸款佔比小,即使存款再多也放不了。當客戶來申請貸款時,城商行自己又沒合意信貸額度,那麽就將這貸款包裝成投資(主要是指非標資產),放到投資科目下。如果將這部分投資“還原”為貸款,那麽城商行的資產結構可能會看上去正常一些。

  整體來看,城商行存款較為不錯,並且以盈利為目標,因此願意將資本用足。這顯然是一種非常受股票投資者歡迎的模式,其股票的估值水準較高。

  最後,來看一下農商行的資產負債結構:

  乍一看,農商行的資產負債結構和行業水準接近,似乎是非常“正常”的。但是,如果加上另兩個指標,就能看出來很不正常了。

  一是,簡單存貸比只有70%,大幅低於行業均值。存款基礎特別好,尤其是一些發達縣域的農商行,很多本地居民的存款都放它們家,但是貸款投放能力有限(歷史上也有合意信貸額度限制的原因,和城商行一樣),富余的資金用於投資。

  二是,樣本農商行的資本充足率均值為19.05%,是一個過高的水準(2020年末農商行整體資本充足率是12.37%,較低的,可見樣本農商行都是非常優質的。全國共有1000多家農商行,內部分化太大)。資本沒有被充分利用。

  簡單講,樣本農商行是存款特別優異,但資產能力有限,資本也未充分利用,最後ROE不高。顯然,股票投資者也不太喜歡這樣的銀行,因此農商行估值不高。

  理論上,這些農商行一方面可以增加貸款投放,另一方面進一步增加主動負債,再將資金用於投資,以此將資本利用充分,提升盈利水準。但是,監管部門由於擔心農商行業務水準有限,過多從事投資業務可能有風險,還會偏離本源(扎根當地,支農支小),因此一般不太鼓勵農商行從事過多投資業務。比如2019年1月銀保監會發布的《關於推進農村商業銀行堅守定位強化治理 提升金融服務能力的意見》(“5號文”),對這些資金業務提出約束。於是,農商行的資產負債結構就被製約為上圖的樣子了。

  於是,農商行想提升資本利用效率和盈利能力,只有進一步深挖當地貸款業務這一條路了,也就是更加下沉的普惠小微業務。理論上講,如果其信貸能力足夠強,甚至都可以通過加大主動負債去投放信貸,從而提升盈利。

  三、小結

  最後簡單小結:銀行都會有自己的資產負債管理思路,最終的目標都是為了實現三性平衡(收益性、流動性、安全性)。但是,現實中會存在種種製約因素,導致其不可能完全按理想狀態去實現資產負債配置。

  本文也僅是簡要分析各類銀行的資產負債情況,每家銀行都會有自己的現實。文中列舉了一些現實因素,但肯定不能窮舉。我們作為分析師,首先是去了解這些現實因素,而不是簡單去比較大小,然後再從現實出發,去推演未來。

  (本文作者介紹:中國人民大學金融學碩士,CFA持牌人,曾供職於浙商證券、光大證券研究所,擔任金融行業分析師,2018年加盟國信證券,任金融業首席分析師。)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