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一樹碧無情,李商隱這句詩被譽為“神句”,到底神在哪裡?

李商隱這首《蟬》是一首詠物詩,我們現代人看到蟬,可能會覺得那種一到夏天就在樹上吱吱叫的動物,煩都來不及,有什麽好詠的,但是在古代啊,人們對蟬的生活習性認識錯誤,以為蟬靠著飲露水而生活,覺得蟬擁有高潔的品質,便詠蟬以自歎。

《蟬》·李商隱

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

這首詩,有很多典故,讀來不太容易懂,我們一句一句拆解開來分析。

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這句其實是李商隱的牢騷之語,說蟬居於高出,飲露難飽,卻沒有人可以幫助它,發出的悲鳴只不過是徒勞。

清代紀昀評此詩時,說:“起二句鬥入有力,所謂意在筆先”,為什麽這樣說呢,因為這兩句詩一出來,直接就抒發蟬飲露自潔,清高難飽的品質。

蟬飲露難飽的典故出自《吳越春秋·夫差內傳》:

“夫秋蟬登高樹,飲清露,隨風㧑撓,長吟悲鳴。”

這兩句說是寫蟬,實際上是自喻,蟬吸風飲露是高潔的品格,自己為人清高,所以如今清貧難熬,不也是高潔的品格嗎?因為發聲向人陳情,希望得到某種幫助以擺脫困境,但這樣的陳情和蟬的哀鳴一樣,是徒勞無用的。

難飽和恨,都是詩人寄情於蟬,含蓄地表達自己的情感,這種含蓄之美,是中國詩歌的特點,更是李商隱最拿手的風格。

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從“恨費聲”過渡到“疏欲斷”,把全詩推向自喻抒情的頂點,也是詠物詩“無理得妙”的精髓,你說蟬在樹上叫得“疏欲斷”,關樹什麽事啊,可詩人偏要把責任歸咎於“樹自碧”的無情,這不是沒有道理,但細想起來卻順理成章嗎?

蟬那麽可悲,你這顆樹但凡有點情感,出手幫助它一下,也不至於如此困窘吧?實際上還是李商隱的自喻,如果有人伸出援助之手,拉他一把,遭遇就能得到改變。

歷代唐詩批評者在評注這首詩時,都把“一樹碧無情”作為全詩精華,說這句詩神妙,有追魂取氣之勢,更有人說此句比孟浩然“空翠落庭陰”更微妙,那這句到底妙在何處呢?

我們換位思考一下就知道了,當你十分悲傷的時候,一定會向某人傾訴,傾訴的目的是得到對方的回應,就好比你跟老師告狀說同學欺負你,老師理都不理你把你晾著,這時候你的心情是不是從悲傷瞬間轉為悲涼?

同理,對於蟬來說,它傾訴的直接對象就是樹,而樹卻無動於衷,自碧無情,這種冷漠是非常強烈的情感衝擊,把詩人內心的悲涼突顯得淋漓盡致。

另外,樹無情有典,出自江淹《江上之山賦》:

“草自然而千花,樹無情而百色”。

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前四句以蟬的視角,隱喻自己,從這兩句開始就改變了,切入自己的視角,直截了當地訴說著自己的不幸,想想自己求官半生,卻漂泊無定,真是感慨萬分。

梗猶泛是形容人生漂泊的意思,此句用典:古人把桃梗削做人,下雨發水的時候,桃梗就隨水流而去,漂漂於江湖之上。出自《戰國策·齊策三》。

下句寫家鄉田園中的雜草已經連成一片,而我還不能歸去,這是作者思鄉之情的表達。

你看,蟬在樹上悲鳴徒勞,而自己求官半生卻無所成,不也是徒勞嗎?之所以動了歸隱之心,也是由於官小,生活難飽、又費聲、還有無情之人,這兩句看似與蟬無關,實際上是有聯繫的。

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君是誰?當然是蟬,這句是把蟬擬人化,蟬、我雙寫,以蟬相警,又用“亦”字把雙方緊緊聯繫起來,我的“舉家清”與你的“高難飽”遙相呼應,君清高、我亦清高。

總結

這首《蟬》,前四句主寫蟬,是顯,自喻其中,是隱;頸聯兩句反過來,主寫我,是顯,以我喻蟬,是隱;最後蟬、我一體,不分你我。

整首詩以蟬起、以蟬結,詠蟬而不限制於蟬,詠物抒懷卻又物我一體,不露痕跡,真可謂是上乘之作!

喜歡記得來一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