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長期抑鬱症,根源可能在這裡!

如今,抑鬱症已成為威脅人類健康和影響生活幸福度的嚴重疾病。抑鬱症患者常情緒低落、意志減退、興趣喪失、自罪感、注意困難、食慾喪失和有死亡或自殺觀念,其他癥狀包括認知功能、語言、行為、睡眠等異常方面的表現。這些變化均導致患者人際關係、社會和職業功能的損害。

在聽說吧心理諮詢中,每年有上百人因抑鬱問題而尋求專業幫助,他們的程度有輕有重,年齡有老有少,或主動求助,或已經絕望到放棄。36歲的美琪便是其中一位嚴重的抑鬱症患者。

長期抑鬱,讓她對一切感到絕望

36歲的美琪,結婚10年,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因長達8年的抑鬱而被丈夫老趙(化名)送來接受心理諮詢。

第一次心理諮詢時,她非常悲傷、無力,蒼白而拘束,她無法獨立表述自己的情況,需要依賴丈夫從旁協助和指導,似乎她所有的能量都耗盡了,難以與外界進行正常的互動。

在諮詢中,她慢慢打開自己,但依舊習慣採用一種自我保護的姿勢,把抱枕抱於胸前,整個人縮成一團,似乎很冷的樣子。她大部分時間在哭,斷斷續續地告訴心理諮詢師她生活的一些事情。她重複地表達她對改善自己的狀況不存希望,她不能信任任何人。她常常整夜整夜的失眠,為了能睡著,會吃一些安眠藥物,但現在好像葯越來越無效了。這加深了她的絕望感。

目前她還是在繼續工作,丈夫和同事認為她很勝任這份工作。然而,她常低估了自己的工作能力,覺得自己力不從心,難以集中精力,容易犯一些低級錯誤,並經常想辭職。好在同事和丈夫經常勸她繼續工作,她的工作才能持續。同時,因為難以保證把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家庭和工作,她常為此感到自卑自責和罪惡感。

她的自尊總是處於波動狀態,偶爾會有適度的自我價值感,但較多的是常常感到自我厭惡和罪惡感,她甚至會用自殘,比如打、揪和割,傷害自己。在她的自我厭惡背後,有著被遺棄感和焦慮。有時候想到死亡(自殺),心靈才有了一絲平靜和解脫感。

長期抑鬱,多與早期依戀關係有關

長期的較嚴重的抑鬱,大多是早年與父母的依戀關係有著創傷,比如母嬰關係。嬰兒在媽媽眼中看不到喜愛和親密,母嬰互動中極少有愉悅的感受,這是抑鬱症形成的土壤之一。後天可能由於感情失利、工作受挫等誘因陷入抑鬱,也可能沒有外在原因,內在長期感受到痛苦的煎熬。而一個母嬰關係較為健康愉悅的人,或許遭受同樣的挫折,也會失落痛苦,但卻不會持續的陷入抑鬱。

美琪的情況就是這一個典型,美琪父母婚姻不和,年輕的時候經常吵架、鬧離婚,媽媽有著抑鬱的人格結構,並在孕期產生過不想要這個女兒(美琪)的想法。在美琪的成長過程中,媽媽難以傳遞給女兒溫暖的愛和積極的感受,及正面對待自己和世界的態度和價值觀。相反,女兒一直體驗到的是女性的無價值感,被冷漠對待,被拋棄感和存在的焦慮。

對待抑鬱患者,更需要耐心與愛心

正如大多數抑鬱症來訪者一樣,在討論諮詢計劃時,美琪未表達她對諮詢抱有怎樣的期待,她甚至不相信她能夠得到改善,也就是說,她對生活失去了信心。第二次諮詢她如約而至,並堅持做了半年的諮詢,直到她早年的傷口得到療愈,自我得到重建,能夠更好的面對自己和外界環境。

在諮詢的前期,美琪的丈夫很難理解妻子的抑鬱狀態,覺得妻子的抑鬱是意志薄弱和無能的表現。丈夫的態度和指責讓美琪的自卑感和罪惡感加重,她覺得自己太脆弱,拖累了家人,給別人帶來麻煩,陷入更深的抑鬱中。因此,諮詢師也給其家人進行相關指導,採用更有效的方式協助美琪的康復。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