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如何評估幼兒園質量?教育部:尊重學前教育特殊性,突出過程評估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2月15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葉雨婷)今天,教育部網站公布了《幼兒園保育教育質量評估指南》(以下簡稱《評估指南》)。對此,教育部基礎教育司負責人表示,幼兒園保育教育與義務教育學校和高中的系統學業學習有本質上的不同,要尊重學前教育規律和特殊性,突出過程評估。

“學齡前兒童的學習以直接經驗為主,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遊戲中學習。因此,幼兒園保教質量評估強調尊重幼兒的學習特點和成長規律,珍視幼兒生活和遊戲的獨特價值,有針對性地創設環境和條件,支持和引導每個幼兒從原有水準向更高水準發展,不做專門的幼兒發展結果評估,在實施中應充分尊重學前教育規律和特殊性,嚴禁用直接測查幼兒能力和發展水準的方式評估幼兒園保教質量,以免引發強化訓練的非科學做法,加劇家長和社會焦慮。”該負責人說。

《評估指南》都提出哪些重點評估內容?該負責人指出,聚焦幼兒園保育教育過程質量,圍繞辦園方向、保育與安全、教育過程、環境創設、教師隊伍等五個方面提出15項關鍵指標和48個考查要點。其中,在保育與安全方面,圍繞“衛生保健、生活照料、安全防護”提出3項關鍵指標和11個考查要點,旨在促進幼兒園加強衛生保健與安全防護工作,確保幼兒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在教育過程方面,圍繞“活動組織、師幼互動、家園共育”提出3項關鍵指標和17個考查要點,旨在落實以遊戲為基本活動要求,促進師幼有效互動,構建家園共育機制,促進幼兒身心全面發展。

《評估指南》對評估方式提出了哪些要求呢?該負責人表示,要突出過程評估。針對幼兒園質量評估中重終結性結果評判、輕保教過程考察的問題,強調聚焦保育教育過程及影響保教質量的關鍵因素,通過對班級師幼互動情況、對保教實施過程中教職工的觀念和行為的專業判斷,激勵促進幼兒園不斷發展提高。

“針對幼兒園被動參與、難以發揮評估的激勵作用問題,強調將自評作為提升教師專業能力的常態化手段。聚焦班級觀察。改變過去把關注點放在材料準備,評估過程走馬觀花,幼兒園忙於打造材料不堪重負的做法,在班級觀察時間上強調不少於半日的連續自然觀察,在觀察的覆蓋面上,強調不少於各年齡班級總數的三分之一,確保全面、客觀、真實地了解幼兒園保育教育過程和質量,提高評估的實效性。”該負責人說。

在評估周期上,該負責人指出,對自我評估,要求幼兒園每學期開展一次,教育部門要加強對幼兒園保教工作和自評的指導。對外部評估,要求縣級督導評估依據所轄園數和工作需要,原則上每3—5年為一個周期,確保每個周期內覆蓋所有幼兒園。省、市結合實際適當開展抽查。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