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一戰如何塑造了中東?給現在的混亂局面埋下了禍根

撰文 | 徐悅東

對於中國人來說,第一次世界大戰似乎離我們比較遙遠,因其主戰場在歐洲,我們甚至會稱其為“歐戰”。大家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敘事熱情也集中在西線戰事上。但是,英國牛津大學的歷史學家尤金·羅根認為,我們經常忽略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中東戰場,而正是因為有了中東戰場的參與,才使得第一次世界大戰從歐洲的一個局部的戰爭變成了世界大戰。正是發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才使得中東區域演化成了現代的中東。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如何塑造了今天的中東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在中東留下的遺產又跟當下中東亂局有著什麽樣的關聯?7月15日,在單向空間·愛琴海店,新京報·文化客廳聯合理想國,邀請到英國國家學術院院士,牛津大學現代中東史教授,聖安東尼學院中東中心主任尤金·羅根,舉辦了“奧斯曼帝國的衰亡與20世紀世界格局的形成”的沙龍講座,與大家分享了他有關現代中東史的見解。

01

奧斯曼帝國是如何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戰的?

我們都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戰開端於薩拉熱窩的一名青年刺殺了費爾南迪大公,這引起了塞爾維亞和奧匈帝國的紛爭。“由於這個事件,歐洲的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秘密的外交掰手腕,演變成了一場完全沒有必要的戰爭。”尤金·羅根說。

其實奧斯曼帝國在這次刺殺事件當中,並沒有牽扯到自己的什麽利益,它似乎可以不被卷入這場戰爭當中。但是奧斯曼帝國非常擔憂沙俄對它的威脅。隨著奧斯曼帝國國力變得衰弱,沙俄一直在覬覦奧斯曼帝國的領土。沙俄也怕奧斯曼帝國的伊斯坦布爾,被巴爾乾地區的國家先搶走,因此沙俄也非常期待這一場歐洲大戰。

為了抵抗沙俄的入侵,奧斯曼帝國只剩下了唯一的盟友——德國。德國並不想吞並奧斯曼帝國,在中東也沒有殖民地,德國跟奧斯曼帝國有著非常長久的友誼。在奧斯曼帝國跟德國簽署了同盟協議之後,它自然而然要派遣軍隊參加戰鬥。但是這場戰爭令奧斯曼帝國的人民感到非常擔心,因為這場戰爭似乎與奧斯曼帝國的利益沒什麽直接關係。

其實奧斯曼帝國在這次刺殺事件當中,並沒有牽扯到自己的什麽利益,它似乎可以不被卷入這場戰爭當中。但是奧斯曼帝國非常擔憂沙俄對它的威脅。隨著奧斯曼帝國國力變得衰弱,沙俄一直在覬覦奧斯曼帝國的領土。沙俄也怕奧斯曼帝國的伊斯坦布爾,被巴爾乾地區的國家先搶走,因此沙俄也非常期待這一場歐洲大戰。

為了抵抗沙俄的入侵,奧斯曼帝國只剩下了唯一的盟友——德國。德國並不想吞並奧斯曼帝國,在中東也沒有殖民地,德國跟奧斯曼帝國有著非常長久的友誼。在奧斯曼帝國跟德國簽署了同盟協議之後,它自然而然要派遣軍隊參加戰鬥。但是這場戰爭令奧斯曼帝國的人民感到非常擔心,因為這場戰爭似乎與奧斯曼帝國的利益沒什麽直接關係。

《奧斯曼帝國的衰亡》

作者: [英] 尤金·羅根

譯者: 王陽陽

出版社: 理想國 |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 2017-1

阿拉伯人被奧斯曼帝國應征入伍,而擁有北非殖民地的法國也招募當地的阿拉伯人加入法國軍隊打仗。於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一個月裡,本來發生在巴爾乾地區,僅限於歐洲國家的戰鬥,把北非、西非、土耳其和其他國家的人都卷入其中,這是奧斯曼帝國加入戰爭所導致的結果。

尤金·羅根認為,第一次世界大戰是非常“國際化”的。英國也從殖民地中招募兵團加入戰鬥。在戰場上有著澳大利亞人、紐西蘭人、印度人。在印度,幾乎各個民族都貢獻了自己的力量,他們在埃及進行培訓,然後被送到中東的戰場。

而在奧斯曼帝國這一邊,除了土耳其人和阿拉伯人,還有庫爾德人、亞美尼亞人等加入了戰爭。他們說著不同的語言,在指揮戰鬥的時候,他們如何用一種通用的語言發號施令,並形成協調統一的指揮,這在尤金·羅根看來是非常神奇的。

02

第一次世界大戰如何塑造了今天的中東格局?

由於沙俄一直在覬覦奧斯曼帝國的領土,特別是博斯普魯斯海峽和伊斯坦布爾重要的軍事位置。1915年初,俄國在向奧斯曼帝國提出領土要求的時候,英國和法國也在思考,他們要獲得奧斯曼帝國的哪一片地區。

於是,俄國、法國和英國政府達成了第一個協議,但這個協議並不很為人知。這個協議被稱為《君士坦丁堡協定》,是在1915年3月份簽署的,它的結果是英國和法國接受了俄國分走伊斯坦布爾,並由俄國來接管黑海與地中海交界處的海峽的條件。而作為交換,法國要佔領奧斯曼帝國的敘利亞地區和奇裡乞亞地區。

尤金·羅根認為,其中非常有趣的一點是,英國在1915年3月簽署這項協議瓜分奧斯曼帝國的時候,並沒有想好要哪片區域,英國人隻說,他們也需要在軍事上具有相同重要性的區域,等將來想好了再告訴法俄。在英軍進入奧斯曼帝國的過程當中,隨著行進得越深入,他們就越發現奧斯曼帝國這片區域的重要價值。我們得承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一開始的時候,英國並沒有吞並奧斯曼帝國大部分區域的野心,但是在英國離開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場的時候,英國佔有的區域是最大的。

英國在中東的戰鬥過程比較艱難,因為英國一開始低估了奧斯曼帝國的軍事實力,但出人意料的是,奧斯曼帝國拖住了英國和法國的軍隊,而且把戰爭引向更深入的區域。

奧斯曼帝國在加利波利獲得第一次勝利之後,緊接著就獲得了第二次在美索不達米亞的勝利。英國進攻巴士拉的時候,他們想在佔領巴士拉之後進一步進軍巴格達,但是在巴格達遇到奧斯曼帝國守衛者強烈的抵抗,把他們打回了庫特。在庫特地區,英軍被圍困了四個月,最終向奧斯曼帝國的軍隊投降。這是英國非常慘痛的失敗。

當然,這也是因為英國人在西線的進展也不是很順利,根本無力分身對付奧斯曼帝國。所以,在1915年年末和1916年年初,英國想找一個新的盟友,從內部去瓦解奧斯曼帝國。英國人想利用早期阿拉伯民族主義者,在麥加的領導人謝裡夫(侯賽因·伊本·阿里),鼓動他發動起義。

侯賽因·伊本·阿里

當時駐埃及的英國政府和謝裡夫進行了通信,在信裡面,英國政府承諾,允許阿拉伯人建立自己的阿拉伯王國,領土範圍從阿拉伯海、紅海,擴展到波斯灣,並能夠給他們更多的自主權利。

但其實,在劃定阿拉伯王國範圍的時候,英國已經在《君士坦丁堡協議》中,同意法國劃分走敘利亞地區和奇裡乞亞地區,但英國人又答應阿拉伯王國的範圍也包括了這個區域。英國人只好試圖說服麥加的謝裡夫,只要他把敘利亞這部分排除出去,他在戰後就能建立自己的阿拉伯國家,希望借此讓謝裡夫馬上加入英國的行列,來對抗奧斯曼帝國。

法國想佔領的是敘利亞和奇裡乞亞地區,但是當時奇裡乞亞和敘利亞之間沒有明確的邊界線,這就造成了一個問題。英國人知道,只有在得到法國的同意後,這個協議才能推行下去,於是他們又重新說服法國人劃定邊界,這就促成了《賽克斯—皮克特協定》。

03

造成當今中東國界劃分亂局的根源是什麽?

現在,大家經常指責《賽克斯—皮克特協定》造成今天中東的亂局。英國和法國在過去一直都是宿敵,雖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他們是盟友,但他們都覺得,這樣的盟友關係一定是臨時的。他們希望在劃分奧斯曼帝國的領土時能夠確保公平,以保證第一次世界大戰獲勝之後英國和法國之間長久的和平和穩定。

英國和法國談判時把阿拉伯地區劃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給了麥加的阿拉伯人;敘利亞則被劃分給法國,英國將佔領伊拉克、美索不達米亞、巴士拉、巴格達這些地區。但是,他們在劃分的時候未能對巴勒斯坦達成協議,於是他們把巴勒斯坦劃分給了第三方來維持雙方力量的平衡。

英國和法國之間的《賽克斯—皮克特協定》是秘密簽訂的,英國跟麥加首領之間的協議也是秘密商議的。恰恰在這個時候,俄國發生了十月革命,蘇維埃政府公布了這個協定,借以抨擊舊沙俄,這使得外界都知道了英法之間秘密達成的約定。

1917年11月,英國公開支持把巴勒斯坦的一部分地區劃給猶太人建造定居點。此時,英國的阿拉伯盟友才從報紙上讀到這個消息,原來英國人已經秘密地把巴勒斯坦和相關區域劃給了猶太人,還把敘利亞和奇裡乞亞劃給了法國人。而當時奧斯曼帝國正在鎮壓國內的阿拉伯人的起義,要求他們對帝國忠誠。

英國跟多方同時簽署秘密協議的行為遭到許多學者的批評。但尤金·羅根在寫《奧斯曼帝國的衰亡》的時候,他試圖把英國的決定放到當時的歷史情境中去理解。因為英國正處於戰爭當中,它的首要目標是獲勝,他們所做的一切決定都是為了贏得更多的盟友。所以,對於英國人來說,只要戰爭能贏,不論是誰的利益,它都可以犧牲掉。

現在很多人都在批評英國背叛了阿拉伯的盟友,站在了猶太復國主義者一方。但尤金·羅根認為,英國從來都沒有支持過阿拉伯民族主義,也不支持猶太人復國主義,它所做的一切都只是為了英國的帝國主義。

英國認為巴勒斯坦是一個領土(territory),而不是一個國家,這是因為英國在西奈的戰役中,發現了巴勒斯坦地區極具軍事上的戰略價值,所以想將巴勒斯坦納入英國的控制範圍裡。但根據《賽克斯—皮克特協定》,巴勒斯坦應該由國際共管。英國因此想利用猶太人的復國運動,這樣一方面有正當的理由去修訂與法國的協定,將巴勒斯坦納入英國的勢力範圍;另一方面,這也使猶太復國主義者成為英國在阿拉伯世界的盟友,讓英國日後可以一直控制巴勒斯坦地區。

尤金·羅根在活動現場

1918年10月,英國跟它的盟友贏得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在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的時候,大家都覺得奧斯曼帝國一定是第一個被打敗的。但實際上,奧斯曼帝國堅持到了最後,直到德國停戰前11天,奧斯曼帝國才宣布停火。

在戰爭末期,獲勝的這些協約國國家齊聚巴黎,與德國、奧地利、保加利亞,還有奧斯曼帝國簽署了停戰協議。這個停戰協議對於戰敗國非常不利,而且涉及對奧斯曼帝國很多區域的瓜分。這個瓜分方案與法國和英國之前的協議有重合,並進一步保證歐洲列強之間的利益的均衡。

所以,現代中東的情況是100年前英國和法國所奠定的基礎。到現在,這些因邊界劃分而產生的國家,基本上在這100年來沒有出現什麽大的變化。

尤金·羅根認為,當時的和平締造者的失敗之處就在於他們給中東現在的混亂局面埋下了禍根。現在,中東被認為是全世界戰爭最多的區域,其實從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來便是如此。英國和法國在劃定邊界時主要考量的是,如何去平衡他們在非洲大陸的勢力,而並沒有考慮中東當地人民的意見,這使得他們埋下的禍根貽害至今。

作者 | 徐悅東

編輯 | 崔健豪

校對 | 翟永軍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