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黃疸多是肝臟問題,預防治療千萬不可大意!

在生活裡,經常會有朋友問我:我的臉色比較黃,是不是黃疸啊,是不是肝有毛病吧!事實上大部分的臉色偏黃都與肝臟無直接關係,除非膽紅素比較高,眼睛鞏膜首先發黃,才會引起全身皮膚泛黃,其原因是因為肝臟發炎、膽囊發炎或膽囊有結石等,造成膽汁有排泄上的障礙等所造成,也就是一般所謂的黃疸。

黃疸是一種人體異常狀態,主要是由於血液中的血紅素代謝出的膽色素過高所導致,患者會出現皮膚以及眼白變黃的現象,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膚色變黃就代表黃疸,某些患者膚色較深、吃太多紅黃蔬果諸如紅蘿蔔、木瓜以及芒果等會造成胡蘿蔔素血症,也會使患者膚色變黃,但如果患者合併鞏膜(眼白)變黃時,那麼黃疸的幾率就比較大了。黃疸與肝臟疾病息息相關,像是病毒性肝炎、肝癌以及肝硬化等,此外,總膽管阻塞、溶血性貧血以及蠶豆症等都有可能引發黃疸。

黃疸是如何產生的?

膽色素是紅血球在120天的生命周期到了而分解或外在因素被破壞後,裡面的血紅素在血液中代謝而成的產物。膽紅素首先經由血流送至肝臟,此時為未結合型膽紅素,進入肝臟的膽紅素經由肝細胞的作用就會變成結合型膽紅素,而後被排入膽管,然後至膽囊儲存,最後經由總膽管再流入十二指腸中。大部分的膽紅素在腸子裡會被細菌分解成尿膽原,這使得我們的糞便會出現黃褐色。尿膽原也會經由血流再進入尿液,而使尿液呈現淡黃色。而在這代謝過程中任何一個步驟出了狀況,就會造成膽紅素無法順利排出,而產生黃疸的現象。

引起黃疸的原因有哪些?

1、肝臟疾病:病毒性肝炎,如各型肝炎或是巨細胞肝炎,都有可能並發黃疸,其他如酒精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或轉移性肝癌也有發生黃疸的可能。

2、總膽管阻塞:當體內出現總膽管結石或是腫瘤時,由於壓迫到總膽管導致阻塞,肝臟代謝的結合型膽紅素無法排出引發黃疸。

3、溶血性貧血:人體內許多的紅血球被破壞後,未結合型膽紅素被排入血液中,通常這些病患的肝功能都正常,但其無法足夠迅速地把膽紅素排除,所以造成黃疸。

4、新生兒黃疸:新生兒黃疸可分為兩類,分別為生理性黃疸與病理性黃疸。

生理性黃疸:通常在嬰兒出生兩天后出現,一到兩周後黃疸癥狀即消失,不需另行治療。

病理性黃疸:溶血性疾病、蠶豆症等會造成體內膽色素過多,容易引起新生兒黃疸,可使用照光治療,嚴重的需換血治療。

黃疸病人會有哪些癥狀?

黃疸大多會出現的典型癥狀即為膚色以及鞏膜變黃,而當黃疸出現其他的合併癥狀時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徵兆,如合併發燒、右上腹痛可能是膽囊結石發炎或是膽道結石,當合併肝功能、凝血功能變差、倦怠感、肝衰竭或是昏迷時可能為猛爆性肝炎或是慢性病毒肝炎急症,合併體重減輕則應懷疑是肝硬化、癌症。

如何診斷?

黃疸的檢查方式除了自主檢察觀察膚色的變化或是鞏膜是否變黃之外,另一個方法即是使用驗血的方式,驗血可以測出黃疸指數,幫助了解黃疸的癥狀嚴重度。

黃疸的防治有哪些?

黃疸的預防主要是將並發黃疸的疾病排除,尤其是肝臟疾病,更是並發黃疸的主要疾病類型,護肝的基本原則是運動、飲食均衡、忌煙禁酒、不亂吃藥吃偏方、避免不必要的輸血等等,若身體出現異常應及時就醫診治;黃疸的病患在日常生活中應保護皮膚,避免損傷,應保持室內涼爽,並減少過度的陽光曝曬,洗澡時也需注意水溫,勿過熱,飲食上應食用高糖類、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避免抽煙、喝酒、減少咖啡、茶的飲用,以及適當的休息,減少生活中的壓力,也須依照醫師指示按時服藥。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