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科學家稱:地球生命的存在歸功於44億年前的一次行星碰撞

當另一個天體撞向地球時,為地球上的生命提供了化學物質。(artist's impression)

據《每日郵報》,研究人員說,地球的大部分碳、氮和其他生命必需的揮發性元素很可能是在44億年前的行星碰撞中形成的。

該研究表明,地球上的大部分生命必需元素——包括我們體內的大部分碳和氮——可能來自另一個星球。

這是一項新研究的發現。當另一個天體撞向地球時,為地球上的生命提供了化學物質。

這張圖顯示了碰撞前的行星。

1、

該研究的合著者、美國萊斯大學的Rajdeep Dasgupta教授說:“通過對原始隕石的研究,科學家們早就知道,地球和太陽系內部的其他岩石行星都是揮發性消失的。”

但揮發性傳遞的時間和機制一直是爭論的焦點。

達斯古普塔教授的實驗室專門研究地球化學反應,這些化學反應發生在一個星球深處的高溫高壓環境中。

該研究的主要作者、研究生達曼維爾·格裡瓦爾(Damanveer Grewal)在一系列實驗中收集了證據,以檢驗一個長期存在的理論,即地球的揮發物來自於與一顆核心含硫豐富的行星的碰撞。

他說,這顆行星核心的含硫量很重要,因為存在於地球核心以外所有地方的碳、氮和硫的實驗證據“令人費解”。

格裡瓦爾先生補充說:“地核不與地球的其他部分相互作用,但它上面的一切,地幔、地殼、水圈和大氣,都是相互聯繫的。”

2、

他的實驗模擬了地核形成過程中的高壓和高溫,驗證了富含硫的行星地核可能排除碳或氮,或兩者兼而有之的想法,與地球相比,這些元素在大塊矽酸鹽中所佔比例要大得多。

研究小組設計了一個電腦模擬,以找出產生地球揮發物的最可能場景。

格裡瓦爾先生說:“我們發現,所有的證據——同位素特徵、碳氮比以及矽酸鹽土中碳、氮和硫的總量——都與月球形成的影響相一致,這種影響涉及到一顆含有揮發物、火星大小、內核含硫豐富的行星。”

這張圖表顯示了行星相撞後的情況。

3、

達斯古普塔教授是美國宇航局資助的一個名為“智慧行星”的項目的首席研究員,該項目旨在探索生命基本元素如何在遙遠的行星上聚集。

他說:“這項研究表明,一顆岩石狀的類地行星,如果它是在巨大的撞擊中形成並成長起來的,那麽它就有更多的機會獲得生命所必需的元素。這些撞擊可能來自於原行星的不同部分。”

達斯古普塔教授說,地球上大量的矽酸鹽,單憑其自身的力量,似乎不可能形成形成我們生物圈、大氣層和水圈的生命必需的混合物。

他補充說:“這意味著我們可以擴大對導致揮發性元素聚集在一個星球上支持我們所知的生命途徑的研究。”

這項研究的全部結果發表在《科學進展》雜誌上。

封面新聞 路過蜻蜓 綜合編譯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