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太讚了!科學家繪製出泰坦星全球地形圖

圖注:科學家根據美國宇航局卡西尼號任務的雷達和可見光圖像繪製出泰坦星第一張全球地形圖

騰訊太空訊 泰坦星(土衛六)上的水文循環以甲烷為基礎,有甲烷湖、甲烷雨,甚至還有複雜有機分子組成的“降雪”,這使其成為太陽系中地質最多樣化的天體之一。不過,這些都隱藏在該星球稠密的大氣層之下。

但據外媒報導,現在,一組科學家利用卡西尼號(Cassini)探測器傳回的數據繪製出了第一張泰坦星全球地形圖。

科學家根據卡西尼號的雷達、可見光和紅外圖像繪製成此圖。2017年9月,卡西尼號任務結束,並按照指令撞向土星。但兩年後的今天,科學家仍在研究卡西尼號傳回的數據。

圖注:未來人類氣球探測器在泰坦星海洋上空飛行(藝術圖)

據悉,這項新研究名為“泰坦星的全球地形圖”(A global geomorphologic map of Saturn’s moon Titan),於11月18日發表在《自然》雜誌上。該研究的主要作者是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JPL)的行星地質學家羅莎琳·洛佩斯(Rosaly Lopes)。

“儘管地球與泰坦星在物質、溫度和重力場方面存在不同,但這兩個星球的許多表面特徵是相似的,可以理解為是同類地質過程的產物,”洛佩斯說道。“從地圖上可以看出,在全球範圍內,不同緯度上不同地質地形分布狀況的變化,其中,有些地形的面積要比其他地形大得多。”

地圖上繪製了經線與緯線,一些突出的地點也被打上標簽,如克拉肯海(Kraken Mare)和“惠更斯”探測器(Huygens probe)的著陸點。泰坦星上大部分地形是平原,在圖中以綠色表示。沙丘特徵也很突出。在北半球則可以看到藍色的“湖泊”。

這張地形圖是按摩爾威德投影(Mollweide Projection)製成,這種圖的特點就是能創建精確的比例,但在表現形狀上則不太精確。此地圖以0度緯度和180度經度相交處為中心,比例尺為1:20000000。

該研究團隊不僅繪製了地圖,還給出了不同地質單元的年代。論文作者稱,在泰坦星上,沙丘和“湖泊”相對年輕,而丘陵狀地形最為古老。

論文作者還稱,泰坦星的地質存在明顯的緯度變化。比如,泰坦星表面主要以沉積或沉積作用形成的地形就有著明顯的緯度變化,赤道地區為沙丘,中緯度地區為平原,而兩極地區則為錯綜地形及“湖泊”。

卡西尼號的雷達成像系統能穿透厚厚的富氮大氣層,再加上可見光和紅外線儀器,120次飛越泰坦星時拍攝的圖像為該團隊的繪製工作提供了極大幫助。

圖注:這張泰坦星地圖並不是地質地圖,但許多表層特徵都被打上標記

“雖然我們沒有合成孔徑雷達(SAR)覆蓋泰坦星,但我們使用來自其他儀器和雷達模式的數據來關聯不同地形單元的特徵,這樣,甚至對於沒有SAR覆蓋的地區,我們也可以推斷出地形,”洛佩斯說道。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行星地質學家大衛·威廉姆斯(David Williams)也參與了這項研究。威廉姆斯參與過“麥哲倫”金星軌道器(Magellan Venus orbiter)項目,也曾繪製過泰坦星的區域地形圖,他幫助研究團隊確定泰坦星上的哪些地質特徵可以通過雷達確定,然後再推斷未被雷達覆蓋的區域。

有人根據泰坦星上有液體而猜測那裡存在生命,這可能牽強附會,但也尚無定論。無論如何,人類對遙遠的泰坦星仍充滿好奇和嚮往。

圖注:NASA“蜻蜓”旋翼機(Dragonfly rotorcraft)探測泰坦星的概念圖

今年6月,NASA宣布將開展“蜻蜓”任務,以近距離地研究泰坦星,特別是其化學成分和潛在可居住性。“蜻蜓”是一架小型旋轉翼飛行器,能飛往泰坦星上數十個潛力地點,以探尋各種化學過程。

“蜻蜓”任務計劃在2026年發射,到2034年抵達泰坦星。

(翻譯:羽佳,審核:喬輝)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