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功夫在“餐”外:巴菲特天價午餐會否淪為韭菜收割機?

紅刊財經 張俊鳴

和“股神”巴菲特共進午餐的機會,今年經過激烈的競拍再度創出歷史天價,達到456.7888萬美元,折合人民幣超過3100萬元,較去年增長近40%。從競拍的價格來看,6月1日結果剛出來的時候就有人揣測,很有可能是在投資中偏好“8”的中國人,如今答案揭曉果不其然,中國內地90後幣圈新秀孫宇晨正是這場慈善午餐競拍的得主。年近九旬的“股神”和來自中國的90後共進午餐,能產生什麽樣的化學效應尚待觀察,特別是巴菲特此前多次表示對加密貨幣“不感冒”,而這正是孫宇晨目前主要的發展方向。但不管最終是誰被誰說服,或者根本是自說自話,這場“午餐秀”引起的轟動效應已經產生,可謂“功夫在餐外”!

見一次少一次的“無價之寶”

儘管如此,花上數百萬美元吃上這樣一頓午餐,對普通人來說就算是彩票中頭獎,都要連續好幾次才能實現,“值不值”也成為許多人激辯的焦點。這樣一頓午餐能否讓自身的投資能力產生飛躍,或許只有身臨其境的競拍成功者知道。如果單純從學習價值投資理念來說,短短一頓飯的時間能吸收到多少精髓不無疑問,特別是對英文不夠熟練的投資者來說,更存在相當程度的障礙,即使有翻譯在場,溝通的順暢程度也難免受到影響。在目前信息充分流通的情況下,想要學習價值投資理念可以通過各類書籍、視頻乃至巴菲特每年致股東的親筆信等來實現,土豪一點還可以到巴菲特的股東大會上去一睹真容,所花的費用遠遠小於競拍午餐。更何況,學習這東西不是靠錢就能砸出來的,先天悟性和後天努力更重要。

但如果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作為全球投資界的頭號“大V”,巴菲特的廣告效應實在不容小覷,在全球媒體的報導之下,午餐會的消息會最大限度地傳播到投資圈的各個角度,採訪邀約不斷可以想象,“和巴菲特共進午餐”這個名頭更可以用上很多年。對於需要在投資圈做廣告的人來說,花三千多萬元人民幣吃這頓飯,推送的閱聽人數量夠多,而且還精準到位;廣告效果不亞於春晚零點倒計時廣告,價格甚至還更便宜。更何況,和巴菲特共進午餐的機會可謂“見一次少一次”,擁有高度稀缺性,如同名畫家的作品數量有限一樣,某種程度上堪稱無價之寶,並不能用簡單的數字來衡量午餐的價值。通過這次午餐拍賣,孫宇晨高調亮相,某種程度上讓人感覺好像是巴菲特要進軍區塊鏈了,可以想見這勢必也是他未來宣傳的利器,從“廣告費”的角度看,貴有貴的道理,也確實值了。

看熱鬧勿成“買單人”

在高度市場化的競拍中產生的價格,不管是真的有心學習,還是僅僅是為了“蹭流量”、做廣告,都代表著全球投資圈對“股神”巴菲特的景仰,以及對其一頓午餐時間成本的估價,但如果旁邊看熱鬧的人過度解讀,認定競拍成功者吃飯之後就能獲得“神力”,甚至因此跟風其投資,那就可能成為天價午餐的“買單者”,和巴菲特提倡的價值投資背道而馳。

在這個“眼球經濟”大行其道的時代,“羊毛出在狗身上,讓豬來買單”已經司空見慣,將這筆天價午餐費用轉嫁給他人並非不可能的事情。就以2015年的競拍成功者為例,當時的天神娛樂董事長朱曄通過這頓飯大大提升了市場知名度,接下來股價大幅上漲近90%,也很難說沒有廣告效應的成分在;但好景不長,股價快速暴漲之後緊接著是漫長的下跌,在3年多的時間裡最大跌幅超過90%,公司以創紀錄的商譽減值爆雷巨虧,朱曄本人甚至被證監會立案調查。顯然,如果當初衝著巴菲特“股神”光環去關注天神娛樂,甚至高位追漲買入的話,損失無疑是極其慘重的。

事實上,巴菲特本人和他的價值投資理念,並不可能倡導這種帶有濃厚投機色彩的題材炒作。早在2008年,國內知名私募管理人趙丹陽在拍下巴菲特慈善午餐之後,推薦其關注自身持有的港股物美商業,在全球媒體報導之後,物美商業的股價出現一波大漲,這也導致巴菲特立下“禁止討論個股”的午餐守則。同時,巴菲特也明確表示,不會給共進午餐者具體個股的投資建議,排除了“吃小灶”的可能。很明顯,共進午餐更多是一種投資理念的洗禮,巴菲特既不會教你怎麽炒股,更不會對你的投資行為進行背書。作為局外人,在看熱鬧之餘千萬不要入戲太深,將對巴菲特投資理念的推崇無限上綱到追隨共進午餐者的投資方向,那就可能成為不必要的買單人。

午餐有價,慈善無價

另一個“功夫在餐外”的寓意,則在於其慈善屬性。很多人關注這頓飯的時候,往往只看到“天價”而忽視了“慈善”,殊不知“慈善”正是巴菲特發起午餐會的初衷。在2000年到2002年,巴菲特慈善午餐的拍賣價格在2萬到2.5萬美元之間徘徊,遠遠談不上天價,放到現在甚至普通人也能消費得起;直到2008年一舉抬高到200萬美元以上,才和天價有了一絲關係。但不管價格高低起伏,巴菲特這頓午餐拍賣所得都不是進個人的腰包,而是捐給了慈善機構,由此帶動社會各界對弱勢群體的關注,可謂“午餐有價、慈善無價”。這種拍賣自己時間籌集善款的方式,遠比直接捐款效果要好,不費吹灰之力增加了市場的關注,也充分體現了巴菲特追求“性價比”的價值投資真諦。

在巴菲特過往的慈善午餐拍賣中,有人高調亮相,也有人始終不願露臉,而是以“匿名人士”的名義出現。對這些“匿名人士”來說,或許只是為了滿足年輕時的夢想,或者真的想向巴菲特當面討教投資秘籍,但無論如何他們的競拍都和“天價秀”的炒作無關,而是和巴菲特共同完成一場投資和慈善的低調奢華。這樣的低調,讓慈善午餐的競拍返璞歸真,這種“午餐有價、慈善無價”的初心,比單吸引眼球的高調亮相,或許是更值得我們思考的“功夫在餐外”的意境。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