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一個多月漲價33%,今年“蛋周期”波動有何蹊蹺?

文|《財經》記者 焦建

編輯|蘇琦

從7月開始,除豬肉外,雞蛋價格也出現飛漲,這兩種與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食材對CPI上漲造成的拉動作用,以及與之相關的食物節約話題,已引發普遍關注。

據國家統計局相關數據顯示:今年7月,雞蛋價格在連續9個月下降後轉漲,7月份上漲4.0%;另據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8月10日,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雞蛋平均價格為每公斤8.33元,相對於7月7日每公斤6.26元的平均價格,一個多月雞蛋價格上漲了約33%。

生豬行業存在明顯的價格波動循環,因此被稱為“豬周期”。與之類似,雞蛋行業內也存在“蛋周期”,價格受市場供需影響。但因國內鮮雞蛋冷儲設施等調控手段的不足,禽蛋市場的熨平機制並不十分成熟,雞蛋價格的波動經常會進一步加劇供需矛盾。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的雞蛋市場情況也稍顯特殊。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在日前發布的相關市場動態中就提到:往年同期蛋價也會上漲,但是漲幅沒這麽大。而從往年價格走勢看,後期蛋價可能還有上漲空間。

價格波動有何蹊蹺?

經歷近半年的低迷後,從今年7月開始,全國多地雞蛋價格迎來上漲。

以作為雞蛋主產區及調出大省的河南省為例,該省鄭州市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的相關數據顯示:7月30日,鄭州市零售市場雞蛋最高報價5元/500克,市場均價4.73元/500克,較上周上漲21.9%,較月初上漲44.2%。雞蛋出場價4.4元/500克,較上周上漲29.4%,較月初上漲69.9%。

有部分人士認為,本輪蛋價上漲是由多重因素疊加導致:一是季節性影響,南方很多地區因進入汛期等原因,使得雞蛋的生產和運輸都受到影響。以安徽為例,洪水使得蛋雞的產量進一步減少;另外,隨著2020年進入下半年,消費者對豬肉和雞蛋的需求增加,尤其是北方人有囤貨過冬的習慣。

但亦有相關研究人士對《財經》記者指出:所謂囤貨過冬等說法,無法解釋雞蛋價格在全國範圍內的普遍上漲。下半年雞蛋價格上漲,應從供給端整體進行分析。特別是進入2020年以來,雞蛋價格上漲之前,一直處於“跌跌不休”狀態,這與因非洲豬瘟等因素導致的雞蛋供過於求有關:

2019年時,在中國國內豬肉生產因豬瘟等因素導致出現較大缺口下,禽類等生產及時擴大,有效增加了市場肉類供應。禽肉產量為2239萬噸,比上年增加245萬噸,增長12.3%。與此同時,進口禽類產品的增速也較快。中國海關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進口凍雞78萬噸,比上年增加28萬噸,增長55.2%。

豬肉價格上漲,也使得雞蛋成為蛋白質的補充型消費品。雞蛋是中國最主要的禽蛋品種,約佔中國禽蛋總產量的85%。據大連商品交易所雞蛋期貨相關資料:2019年時,中國雞蛋總產量約為2812.65萬噸。產地則主要集中在山東、河南、河北、遼寧、江蘇、四川、湖北、安徽等10個省區。2018年時,這10個省區禽蛋總產量為2418萬噸,全國佔比77.29%。從貿易角度來看,主要是從產量較大的華北、東北等地區流向東南、華南地區以及北京、天津、上海等大城市,其他絕大部分省市總體上處於供求平衡狀態。

雞蛋價格不斷上揚,刺激了養殖戶的增產積極性。從2019年下半年開始,全國的蛋雞進入補欄、擴欄高潮。截至今年6月底,全國在產蛋雞的存欄量為13.5億隻左右,相距2018年同期,短短20多個月增加了近2億隻。

供給過剩,使得雞蛋價格從今年第1季度起呈現接連下跌態勢,不少地區的蛋價甚至低於成本價。上半年雞蛋價格的持續低迷也讓經營壓力驟增,使得養殖企業一方面把下蛋的母雞當作飼料雞賣掉,另一方面補欄的積極性也不高,產能不足導致短期雞蛋供應偏緊。淘汰蛋雞集中出欄後,因7月各地氣溫升高,現存的蛋雞產蛋率也明顯下滑。

整體而言,正如鄭州發改委近日發布的分析所指出的那樣,今年雞蛋價格出現快速上漲原因:一是雞蛋價格自去年9月至今年5月,已連續下降8個月。二是雞蛋價格持續下降,加速了蛋雞的淘汰,目前的蛋雞存欄量不高。三是飼料價格上漲,目前的玉米價格為1.2元/500克,同比上漲26.3%;麩皮價格0.95元/500克,同比上漲63.8%。四是夏季是蛋雞的歇伏期,產蛋水準相對較低。

此外,2020年的雞蛋需求也有一些新的變量:按照消費結構劃分,中國禽蛋消費(以雞蛋為主)分為家庭消費(居民食用)、工業消費(保潔蛋、深加工)、戶外消費(餐館和企業食堂消費)。根據國家統計局2015年的相關數據,家庭消費、工業消費、戶外消費分別為1570萬噸、505萬噸、728萬噸,佔別分別為56%、18%和26%。

食品加工尤其是深加工佔比相對較低,僅在春節和中秋節對雞蛋的短期供需關係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因此全年雞蛋消費量比較穩定。今年情況特殊,如豬肉一樣,前期因新冠肺炎疫情導致餐飲消費出現下滑,隨著疫情在全國各地受到控制,餐飲消費出現相對快速的上漲。各個環節的採購積極性也有明顯提升,市場流通加快。

除此之外,每年下半年,除了學校開學,不少加工企業都會為中秋節、國慶節儲備相關貨源,也往往使得每年7月和8月間會出現雞蛋價格的季節性上漲。

但往年相比,今年這些因素的表現也存在一定的不同。據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在日前發布的相關市場動態中就提到:往年同期蛋價也會上漲,但是漲幅沒這麽大。食品加工企業等大宗採購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蛋價的漲幅。

長期如何調控?

與生豬生產需要以年為部門進行調控不同,蛋雞的生長周期較短,雞蛋周期整體並不存在長期維持高價的基礎。但從未來供應角度來看:今年8月的雞蛋供應情況可能會跟往年不同。

據雞蛋期貨行業人士分析,8月現貨或逐漸增加,這主要與3、4月蛋雞補欄偏多有關。一是因為去年4季度部分養殖戶並沒有拿到雞苗,2月因疫情無法補欄,導致3月補欄增加,二是3、4月處於春季,也處於傳統的季節性補欄旺季。

一般而言,補欄蛋雞苗在20周左右開產雞蛋,在200天之後逐漸進入產蛋高峰期,在五百多天后淘汰。當前蛋雞苗補欄量會影響未來140天—500天的雞蛋供給量,從而對“蛋周期”產生影響。蛋價大幅上漲後,養殖戶淘汰雞的積極性開始下降,有助於產能的增加,上漲的空間會受到壓製,需求旺季過去之後,雞蛋價格會緩慢步入下行通道。

一方面,今年居民已經習慣了低蛋價、近期的高價雞蛋可能會使其減少消費。另一方面,一漲一跌的價格波動,實際上也在對養殖戶和企業造成影響。而如何熨平“雞蛋周期”,其實也是近年來從國家相關部門到一系列企業所試圖解決的農產品供應核心問題之一。

從數據來看,農業農村部監測數據顯示:7月全國集貿市場雞蛋月均價為每公斤8.25元,環比漲1.5%,同比跌20.5%。10個雞蛋主產省份月均批發價為每公斤6.10元,環比漲1.3%,同比跌32.3%。當前蛋價與近3年同期相比,仍處於偏低水準。

數字背後,養殖戶們則期待這種價格回歸上漲的狀態。因為飼料價格上漲,今年前期時蛋價一度跌至每斤3元以下,讓很多養殖戶都承擔著巨大的虧損壓力。因為,從成本角度來看,雞蛋的成本包括蛋雞的飼料成本、雛雞費及其他費用,其中前兩者佔總成本的75%—90%。飼料成本佔總支出的60%—70%,是決定雞蛋價格的主要因素。

為熨平供需之間對於雞蛋價格的不同期待,盡量維持利益均衡,近年來,中國的肉禽蛋產業集中度逐漸提升,大型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日益顯現。除此之外,一系列的相關機構除了加速推動雞蛋期貨發展,也開始推出一種名為“雞蛋價格保險”的“保險+期貨”類產品。

所謂“保險+期貨”,實際上是價格保險、場外期權、場內期貨的結合。主要參與主體包括保險公司、農業經營主體、期貨公司等。其運作方式為:期貨公司、保險公司以商品期貨交易所公布的價格為基礎,設計出針對農產品價格的保險產品和場外期權產品;農業經營主體向保險公司買入價格保險,保險公司向期貨公司買入看跌期權,為其保險業務再保險,期貨公司則通過期貨市場再將波動風險對沖掉。

在此之前,雞蛋期貨的推出被認為是可以對衝風險。但從實際情況來看,囿於中國的養殖戶及部分養殖企業的資金水準、金融專業能力均相對有限,難以滿足操作期貨的要求。相關產品在部分地區的“保險+期貨”產品試點,則被認為可以降低操作門檻。因保險易於被經營者接受,而期貨則具備風險對衝機制。雙方合作後,養殖企業只要買一份保險,就可達到利用期貨市場的效果。

不僅如此,因相關模式可與扶貧及普惠金融等進行打包實踐,據《財經》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涉及保險公司、期貨公司及地方政府在內的各種雞蛋“保險+期貨”已在河南、陝西、重慶等多省市內展開實踐。

以某個大連商品交易所的“農民收入保障計劃”備案項目為例:其為當地6000噸雞蛋提供價格險保障。試點參保養殖戶共37戶,保費合計129萬元,由地方財政和期貨公司共同補貼90.6萬元,佔比70%,養殖戶自籌38.4萬元,佔比30%。為提高賠付效果,試點采取逐月賠付的形式,規避不同月份的下跌風險,希望在最大程度上保障養殖戶利益。該項目最終實現賠付83.6萬元。

本文為“中國農產品全球化供應”系列報導之六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