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提前預定年度十佳,這部華語版“菊次郎的夏天”太讓人驚喜

去年的平遙國際影展,導演霍猛憑借電影《過昭關》拿下費穆榮譽·最佳導演大獎,而憑該片拿下平遙影帝的,正是已經79歲的男主角楊太義,而這居然是老爺子第一次拍電影!

沒想到的是,首次觸電的楊太義,奉獻了令人歎為觀止的演出!歲月給予他的安靜與平和,成為他表演時無形的助力,絕對驚人的表現,讓提前看片的鮑起靜都大呼他是偶像。

但看過《過昭關》你會覺得,影帝級別的表演,或許還不是這部電影最值得稱道的地方。

《過昭關》

導演 / 編劇: 霍猛

主演: 楊太義 / 李雲虎 / 萬眾 / 聶棟才

類型: 劇情 / 家庭 / 兒童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語言: 河南方言

上映日期: 2019-05-20(中國大陸)

片長: 93分鐘

這是一部再奇妙不過的公路片。路不是什麽好路,盤山路有之,田間土路有之;車也不是什麽好車,一輛摩托三輪;人是祖孫倆,車上拉著被子和桌椅,晚上就露宿在路上。一千里地,卻足足要走五六天。

可這一路走過去,我們卻看到了一幅如此美好的土味風情畫。不需要藍天綠地,也不需要普羅旺斯的地中海小屋,最美的,是在我們熟悉的土地上,在漫漫人生路上或剛剛啟程、或已走到盡頭的那些人。

電影很簡單,所有情節都是那麽生活化;又很複雜,關於時間、城鄉、生死、宿命的話題,都在隨口之間展開。那種溫情,令你心嚮往之;這部電影,令你歎為觀止。

雖然剛剛五月,但這部華語版“菊次郎的夏天”,一定要排進今年的十佳了!

1

被遺忘的人與時代

開頭的第一場戲,讓我們認識了老漢李福長,家裡的房頂瓦片松了,有點漏水。年近八十的他二話沒說,搭梯子上房,拿木棍捅著瓦片,一著急還往瓦片上爬。看得人直害怕,老爺子還真硬朗!

其實他兒子李運生就是搞裝修的,一年到頭在外面跑裝修隊。小孫子寧寧也不明白,為什麽不讓爸爸給他修,老人只是淡淡地說:等我乾不動了再讓他修。

他的“翹家”,正是因為這種“乾不動”的恐慌感,想趁著還能跑動,抓緊辦點事。

從一個三門峽瓜農那裡,李福長得知了下放時候的朋友韓玉堂的下落,後者已經偏癱在床半年。當年相依為命的四個朋友,如今已經只剩下兩人,李福長恍然覺得,死亡似乎已經悄然接近了自己。

於是,他近乎任性地騎著摩托三輪,帶上小孫子,踏上了去三門峽訪友的路。明明兒子開車只需要四五個小時,他卻要足足花上五天。

李福長始終有著一套自己的行事邏輯。比如,他會毫不猶豫地把三輪借給路上結識的卡車司機,也會誠心地留給路邊悼亡的寡婦留點錢,甚至毫不猶豫地在路邊養蜂人的家裡住一晚上。

這是一種割裂於當下我們行事習慣的生活方式,人與人更親密,也更信任,更不願意給他人添麻煩。

其實在這套體系裡,許多事早已遭遇了時代的衝突,當小孫子問爺爺,一車瓜賣六七十為什麽還種地,李福長只能一笑而過;卡車司機說這條路上沒好人,老人也不知道怎麽勸,又是一笑了之。

寧寧是無意中闖入了爺爺所在的生活和話語體系,他不理解為什麽修車的叔叔反而比自己低一輩,也不明白為什麽爺爺不收那個卡車司機的錢。

寧寧被送回老家,是因為他媽媽正在生二胎,而李運生天天忙於工作,根本照顧不來孩子。於是,生活方式大相徑庭的祖孫倆,硬是被塞到了一個屋簷下,無奈的寧寧,逐漸走進了屬於爺爺的自留地。

於是,當祖孫倆行駛在路上,他們無意中構建了一個割裂當代社會的複古空間,這裡車開得很慢,人可以交心,快樂也可以很簡單。這對被遺忘的人,帶回了那個被遺忘的時代。

有趣的是,電影開頭李運生送寧寧到家,直到離開村莊,始終沒有一個鏡頭給到他一個清晰的正臉。直到他後來出現在三門峽,堵到了爺孫倆,鏡頭才讓我們看到了他長什麽樣。但這個時候,他的心才真正回到了家。

2

寶藏爺爺騎行記

對於這種生活的體系,導演並沒有用鏡頭渲染得多麽美好。我們看得到鄉村土地的泥濘,也看得到老人家裡脫落的牆皮。

如果寧寧沒有硬被父親拉回老家,他永遠都不會有這些經歷。他會玩幾百塊一個的玩具,但沒人會用紙給他扎一個風車;他會在拿得動魚竿之後,和爸爸去郊區的魚塘,但不會知道怎麽用玻璃罐頭在河裡撈魚。

但當孩子因為爺爺說出發要停一天(等一天)大發脾氣的時候那句“就知道停一天,跟我爸一樣”,我們能看到都市生活給童年帶來的影響:極為敏感和計較。

還好,他遇到了爺爺。

電影塑造的李福長這個人物,真的充滿閃光。他有著許多老人的毛病,也有著來自個人的經歷的心得。甚至許多時候,這個看起來土裡土氣的老人,會突然有哲人般的探討。

一路上,祖孫倆遇到了許多人,卡車在山路上拋錨的司機,河邊覺得生無可戀的小夥子,一個人搬離了村子的養蜂啞老人。他們各有自己的人生,也與李福長有過不同深度的交流。

許多時候,他是說不出道理的。比如對著河邊的小夥子,他只是說了個村裡啞巴叔叔的故事:一個小夥子一句推卸責任的話,怎麽惹得一家子家破人亡,結果一輩子為這件事贖罪。他說不出,但是他懂:人世無常。

所有這一切,潛移默化地對孫子產生著影響:河邊的小夥子送了孫子兩個泡泡糖,其中一個被他留給了路邊喪父的孩子,另一個留給了爺爺。小孫子離開爺爺身邊時,有許多地方已經不再一樣。

老人又何嘗不是?他已經變得軟化,願意放下身段告訴李運生:小時候不應該老打你,反而搞得兒子有點尷尬。

也正因如此,這段妙趣橫生的旅行,顯得更加富於公路片的意味:行萬裡路,見世間事。這是公路片能給我們的,最美好的滋味。

3

每個人都要過自己的昭關

“我好比哀哀長空雁,我好比龍遊在沙灘,我好比魚兒吞了針線,我好比波浪中失舵的舟船……”

這是電影裡的老漢李福長一直在唱的《過昭關》戲文。

春秋年間,楚國大夫伍子胥因被楚王滅門追殺,亟待逃過昭關到吳國借兵報仇。不料昭關內外貼滿了他的海捕文書,根本過不去;為此他發愁得厲害,居然一夜白頭,看起來像個老年人,這才順利過了關。

在這個故事裡,有兩個關鍵詞,一個是“愁”,一個是“改變”。

李福長看起來平凡極了,穿著藍粗布制服,帶著短沿帽子,溝壑縱橫的臉上拉裡拉雜的白鬍子,像是每個村裡能看到的納涼的老漢。但家裡那些穿著軍裝、面容英俊的照片告訴我們,他的曾經也是精彩紛呈。

這趟“翹家”之行,正是為了彌補曾經的苦難留下的傷痕,想要找回已經失落多年的友誼。但當他真的見了老友,卻只是坐了沒有五分鐘。

兩個人什麽都沒說,對話也沒營養到了極致,似乎都只是“你吃了沒”這種俗到家的話,只是不撒開那雙緊緊握著的手。甚至李福長走到了樓底下,老友要托人叫住他,也只是為了說一句:路上慢點。

這是我們的年紀或許無法理解的。渡盡劫波之後,他們似乎永遠是那麽平靜,甚至顯得有些麻木。但也唯有如此,他們才能看淡許多事。

照片上的四個人,三個被李福長畫了黑圈之後,時日無多的感覺撲面而來。但他還是那麽木著一張臉,對死亡的話題更是毫無避諱。

他與小孫子也有許多關於死亡的話題,非常有趣。小孫子問他死後會不會變成鬼,他反而笑著說:那還好呢,想見的人都能見到了。

這種平靜,是“過昭關”之後的改變,恰如他和養蜂老人說的:咱這輩子就跟過昭關一樣,過了昭關還有潼關,還有山海關嘉峪關。現在,就剩下最後這一關了。

這當然算不上一個精彩的故事,只是一段生活片段的截取,卻因為這個片段本身的豐富和有趣,充滿了溫情和善意,而讓人欲罷不能。

導演霍猛創作這部電影,是因為他的爺爺去世前曾經屢次絮叨要找一位老友,最終也未能成行,竟成為永遠的遺憾。而找到了老友的李福長,代替爺爺彌補了這一切,有了電影裡的那般深情。

經歷過世事滄桑,老人李福長所擁有的溫和與善意,讓人忍不住想起家中的老人。或許生活方式與我們格格不入,但他們所代表的的許多東西,真的是永恆的財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