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在山東 有一種回味悠長的家鄉味兒

的名字叫火燒!

你知道火燒與燒餅的區別嗎?

其實很簡單!區別在於火燒表面是沒有芝麻的,而燒餅則帶著香香的小芝麻。

在山東,個別的品種表面粘著芝麻,它也叫做火燒,如泰山的驢油火燒。

火燒的一大特色是硬而勁道,便於攜帶,且不易變質。即使外層發霉,切去發霉的部分後,其它部分照樣可以食用,毫無變質或者異味。

萊蕪火燒

萊蕪火燒呈“橢圓型”,薄且香脆,當中有很大的空心部分,下層軟中帶脆,百吃不厭。裡面可夾餡,夏天是韭菜餡,冬天是白菜餡,咬下去滿口溢香,味道那叫棒!萊蕪燒餅沒什麽特別的材料,椒鹽麵團油,主要是烤製的家什比較特別,是個類似鏤空抽屜樣的爐子,期間還要不停的翻烤,剛出鍋的最好吃,酥酥的有點椒鹽的味道。凡在濟南住上一年兩年的人,沒有不知道的。

濰縣杠子頭火燒

原料以麵粉為準,成品含水量少,夏季不易餿,咀嚼時有甜香味,便於長時間保存。

榮成盛家火燒

榮成盛家火燒,在外地人稱為石島糖酥火燒,產地在榮成盛家村,距著名的海港石島鎮不到10公里,這種燒餅將麵粉加酵面、糖、油及溫水和好發酵,加鹼,揉好,擀成圓形,放平鍋內烙烤,待烤成黃色時,刷一層油,翻過來再烤,兩面都烙好之後,把火燒豎起來,夾上夾板,烙成六邊形。出鍋的火燒,一面特酥,一面柔軟,中間白中透黃,層次分明,又脆又香,便於攜帶,便於貯藏,吃的時候不喝水也不會粘嘴,最受連日在海上作業的漁民的歡迎。傳說這盛家火燒起源於南方,那邊逃荒而來的人把做火燒的技藝帶到盛家村,村民多是逃荒而來,家家做起了火燒生意,因此,盛家村別名“火燒村”。

商河糖酥火燒

龍桑寺糖酥火燒是商河縣傳統名吃,於清末中期由龍桑寺一家謝姓點心鋪首創,後經龍桑寺“民國糕點鋪”以酥皮糕點為基礎改進而成,工藝流傳至今,現在以龍桑寺鎮正宗“少得利”火燒店為最佳。其做工先進,口味獨特,具有酥、香、軟、脆的特點。正宗的糖酥火燒形如滿月,黃酥油亮,外型美觀,香氣芬芳,酥而不碎,焦而不糊,嫩而不生,醇香可口,酥、香、甜皆備。近幾年在配料方面也有很大改進,如配料中增加一些花生米、核桃仁、青紅絲等,使糖酥火燒的味道更加鮮美,加之糖酥火燒經濟實惠、易於存放、攜帶方便,因此,倍受群眾青睞。

夏津宋樓火燒

宋樓火燒為夏津漢族傳統名吃,系用上等麵粉,加適量黃豆面為原料製成。每個折六層,層層刷塗香油,經鍋烙火烤而膨為燈籠形,香酥可口,每隻重量僅七錢。故又名“燈籠火燒”、“風箏火燒”。開水沖泡滑膩可口,且易於消化。若切成細絲加精肉或雞蛋燜燴,吃起來柔軟松散,別具風味。

微山湖挎包火燒

挎包火燒即為微山湖區特有的面食。因其形為正方形,頗似挎包,因而得名;另一說,為便於攜帶,這種火燒做得與挎包大小相似,內中夾層可夾上魚肉、菜肴,便於外出攜帶,所以稱為“挎包火燒”。其當地多以熟豬頭肉夾食,其肉香而不膩,吃時外酥內韌,別有一番特色。

淄川肉火燒

淄川肉火燒是山東淄博市的一種漢族傳統美食,做法簡單,它的特點是餅皮香脆、餡味鮮美。

泰山驢油火燒

泰山驢油火燒為泰安名吃,被評為非物質文化遺產。色澤金黃,外松內軟,酥香味濃,橫斷面層次清晰,厚薄均勻,鹹香適口,回味悠長。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