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保護金融消費者權益,需統籌發力

當前,用戶深受信息洩露之苦,無不希望隱私保護重拳來得更冷冽無情一些;深受催收騷擾之累,對暴力催收公司被查無不額手稱慶;遭受集資跑路損失,對打擊騙子碩鼠更是拍手叫好。

關切用戶訴求、保護用戶權益,我們需要補課,需要補很多課。但“事大不可速成,積弊不可頓革”,事功急就,可能適得其反。

我們則習慣了兩步走,先是任其發展,之後畢其功於一役,不出手則已,出手則雷厲風行、直搗黃龍。問題是,在行業實踐中,正門不暢才有偏門盛行,若不能協調拆毀和重建,不解決根源問題,堵一偏門更有新偏門,亂象層出不迭,很難畢其功於一役。

舉例來說,2017年末的現金貸新規不可謂不嚴厲,但從後續情況看,限制利率,行業“發明”了會員費、捆綁購物等各種變通手段,壓製了高利貸,又冒出了714,暴力催收亂象更是從未根絕。

原因何在?打擊亂象需要統籌配合、系統化治理,一紙發文不具有持久威懾力。就近期的數據信息治理和催收嚴查來講,各方統籌發力,效果顯著,但仍需關注一些深層次問題。

(1)數據隱私保護與數據合理使用

數據是金融業務的源動力,數據流到哪裡,就把活力注入哪裡。數據這麽重要,成為各類亂象的源頭,也就不難理解了。

此次重拳打擊數據亂象,深得各方擁護。但同時也不得不面對這樣的問題:數據亂采和灰色交易被叫停了,數據獲取的正規渠道足夠通暢嗎?能滿足金融機構正常業務需求嗎?

恐怕還不行。時常見諸報端的是,某某銀行因為大數據公司暫停服務而下線某貸款產品,或大幅收緊申請門檻。摧毀灰色渠道容易,但正規的數據采集和交易建設非一日之功,以百行征信為例,集中行業力量建設,但還難言可滿足行業需求。

堵偏門和開正門缺乏過渡銜接,就會出現數據真空。普惠金融無數據可用,只好訴諸傳統風控模式,抵押擔保大行其道,融資難卷土重來;金融科技無數據可用,孤島重重缺乏源頭活水,也會漸失創新活力。

(2)保護逾期借款人權益與打擊惡意逃廢債

催收是個兩難問題,一直都是。催得過緊,侵害借款人權益;催得敷衍,損害出資人利益。那如何把握鬆緊度平衡呢?

催收不能以“把錢要回來”為核心目的,那樣必然越界。催收本質上是一種用戶服務,意在拯救和改善借款人的征信記錄。在此過程中,催收機構要識別借款人的還款意願和還款能力,制定個性化還款方案,或延長還款期限,或進行債務減免,或直接步入破產程序。

用戶逾期後,自有其應當承受的代價——個人征信變差及與征信捆綁的一系列權利受限,而催收公司的騷擾、恐嚇、威脅不在此列,自然屬於違規行為。

但現在的問題是,國內個人征信體系建設尚不完善,很多借款人不關心征信是否受損,或者說征信受損對其正常生活影響極其有限,欠債不還,代價有限,導致惡意逃廢債盛行。

征信缺位,導致催收越位,放貸機構只好訴諸暴力催收,來維護出資人權益。所以,不解決惡意逃廢債問題,也就不可能根治暴力催收問題。打擊暴力催收很有必要,但加快誠信社會建設才是治本之策。

本文由“洪言微語”原創,作者系蘇寧金融研究院院長助理薛洪言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