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阿斯利康殷敏:讓肺癌成為慢性可控疾病

阿斯利康於1993年進入中國,殷敏是這家跨國巨頭在中國本土培養的「宿將」。在2018年擔任中國區腫瘤業務部總經理一職之前,她已服務該企業12載有餘,並做到了副總裁(VP)的位置。

業內常說「鐵打的外企,流水的高管」,而殷敏卻屬於「少數派」之一。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的殷敏並非生物醫藥專業背景出身,2006年以高級財務規劃經理的身份進入阿斯利康,而後經歷了多次海外輪崗,慢慢地從一個偏後台性的崗位走向戰略、合規的市場前線,時至今日管理國內2000多人的腫瘤業務團隊。

殷敏認為「包容」是阿斯利康的企業文化特徵之一。作為一家跨國葯企,阿斯利康的組織管理和運營經驗已經處於國際頂級水準,但它仍會融入各國本土文化,甚至是當作二次創業在經營。

殷敏坦言:大家眼中的外企工作可能比較安逸,對她而言996是一種常態。加入阿斯利康13年來,她幾乎每隔兩年就經歷一次輪崗,並不斷接受更高職位的挑戰,這敦促了她一直以創業者的心態處理工作。以她這種偏財務的背景,能夠一步步做到今天的崗位,離不開阿斯利康人才培養體系提供的多次輪崗機會和縱橫交錯的栽培。她是這種體系的受益人,也希望把這種理念傳遞給她的團隊以及周邊的同事。

如果說中國是阿斯利康目前最看重的市場,那麼中國的腫瘤業務就是阿斯利康的重中之重。財報數據顯示:2018年阿斯利康在中國市場的銷售收入增加至37.95億美元,其中腫瘤業務收入達8.1億美元,同比增長了41%,在阿斯利康全球整個腫瘤業務中的貢獻比重達到13.27%。這一組數字顯示出了阿斯利康中國腫瘤業務的優異成績和光明未來。

阿斯利康財報同時還披露將會進行業務整合,把腫瘤業務作為單獨的部門劃分,把心血管疾病、疾病和等板塊合併為生物部。對於總部這樣的業務規劃,殷敏認為是向她負責的中國腫瘤業務傳遞了一個積極信號。下一個目標

殷敏領導的阿斯利康中國腫瘤業務部,既是支持阿斯利康參與全球最熱門藥物市場競爭的關鍵力量,也是捍衛中國乃至全球腫瘤患者生命健康和生活質量的守護者。在阿斯利康第二屆肺癌高峰論壇上,殷敏宣布了該部門的下一個目標——讓肺癌成為慢性可控疾病。

肺癌是全球醫學界最為關注的疾病之一,以其高發病率和高死亡率位居各類癌症之首,也是中國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且多數病人在確診時已屬晚期,5年生存率僅為16%-18%,被稱為「癌症第一殺手」。

殷敏告訴記者,阿斯利康腫瘤業務的願景是「讓腫瘤不再成為致死的主因」。鑒於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和高發的腫瘤類型,讓他們決定率先從肺癌入手,然後再各個擊破。具體來說,主要從提高藥品可及性和加快新葯上市兩塊發力。

提高藥品可及性

在殷敏加入阿斯利康的前一年,該公司開發的全球首個口服肺癌靶向葯易瑞沙(吉非替尼)進入中國。這款藥物改變了肺癌的傳統治療手段,成為癌症領域的創新突破。據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胸科醫院廖美琳教授在論壇上披露的信息,在她診治的肺癌患者中,有部分患者服用這款藥物後生存期長達十幾年。

殷敏說,儘管阿斯利康針對易瑞沙(吉非替尼)開展了肺癌患者慈善援助項目,但上市伊始,很多肺癌患者還是無力承擔。到了2017年,該藥物被納入國家醫保目錄,使得更多患者能夠用得起。

對殷敏個人而言,接管腫瘤事業部不到1年的時間裡,印象和感觸最深的事情莫過於去年12月份國家層面開始的「4+7」帶量採購。從專利、品牌和市場等多角度的綜合考慮,阿斯利康做出了易瑞沙(吉非替尼)降價77%的決定,使其成為第一輪帶量採購中標的兩款外企產品之一。

殷敏說,「吉非替尼片由招標前的2280元降到547元,假如患者有醫保,還能再享受60%甚至更高比例的醫保報銷,平均每盒僅需自付200餘元。降價幅度是超出患者預期的,帶量採購的確大幅減輕了患者藥費負擔。」

她還談到,部分患者長期使用吉非替尼可能會產生EGFRT790M耐葯突變,為此阿斯利康2017年上市了泰瑞沙(奧希替尼)。這是全球首個第三代、不可逆的EGFR-TKI,可以選擇性地抑製EGFR敏感突變和T790M耐葯突變。

2018年,國家醫療保障局發布《關於將17種抗癌藥納入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乙類範圍的通知》,奧希替尼二線治療T790M陽性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被納入了國家醫保藥品目錄乙類範圍,也緩解了部分患者的用藥負擔。

換句話說,阿斯利康正從肺癌患者慈善援助項目,到一代/三代肺癌靶向葯進入醫保目錄,再到吉非替尼進入國家4+7集采名單這幾方面不斷提高藥物可及性,提高患者的生存期。

加快新葯上市速度

除了通過多種途徑降低已上市藥物的治療費用,殷敏表示她還有一個重要任務,即推動總部加快新一代藥物在中國的上市進程。

比如免疫治療藥物PD-L1單抗Imfinzi(Durvalumab)注射液,2018年美國FDA已批準其用於治療無法手術、放化療後病情穩定的局部晚期(III期)NSCLC。阿斯利康也在2018年12月向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遞交了與FDA適應症一致的上市申請。

阿斯利康前不久從第一三共引進了抗體偶聯藥物trastuzumabderuxtecan(DS-8201)(見:阿斯利康69億美元布局Her2-ADC的背後:一個腫瘤葯巨頭的雄心)。殷敏計劃在合作落地後向總部申請,並積極與國內的葯監部門溝通,爭取這款藥物在中國率先申請獲批的可能。

她還提到,阿斯利康本身也有多個在研產品進入臨床試驗關鍵階段,僅NSCLC適應症就有7個II期和1個III期臨床試驗在進行。

而對於已經進入中國的產品而言,進一步擴大適應症也尤其重要。繼二線治療EGFRT790M陽性晚期非小細胞肺癌適應症之後,奧希替尼用於治療EGFR突變陽性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一線適應症已經在美日歐等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獲批,今年也有望在中國獲批。

殷敏對實現肺癌可控的目標比較樂觀。她堅信隨著越來越多的患者能夠用得上、用得起先進的治療方式,跨越5年生存期,肺癌離成為慢性疾病的目標將愈來愈近。

TA的未來

殷敏坦言,肺癌治療方式從手術、放化療,到靶向、精準治療再到免疫治療,阿斯利康作為致力於研究腫瘤基因突變和耐葯機制的領導者,也實現了諸多里程碑式的突破。但站在患者的角度,她表示僅僅是從藥品開發的角度進行創新還遠遠不夠。

就她多次陪同罹患癌症的親屬的就診體驗來看,目前國內的腫瘤治療模式是相對割裂的。患者和醫生彼此都在博弈:外科專長的醫生可能會建議手術,內科專長的醫生可能會建議藥物,到了放療科可能會被建議放療。

殷敏說,隨著一些不再按照具體瘤種、而是按照致病機制的藥品陸續被開發,說明以後的治療有可能是泛腫瘤的,即能夠治療肺癌的藥品,也可以治療胃癌。但究竟「是手術、放化療、靶向葯還是免疫治療甚至更先進的方式?」是需要藉助多學科協作來共同決定的。

她正在踐行阿斯利康總部的另一個理念——即不再以產品為導向,而是以治療領域(TherapeuticAreas)為基石。她談到,治療領域英文縮寫「TA」正好與「他/她」諧音,這或是大家倡導的「以患者為中心」的科學體現。

在她看來,「以TA為中心」的診療路徑是一種商業模式的創新,這種基於影像、人工智慧、大數據等先進技術,進行多學科協作做出的診療決策,是真正讓患者、醫院、社會和企業四方共贏的模式。

殷敏告訴記者,以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技術驅動的多學科診療已不再是在想像中,阿斯利康已逐漸將這個想法變為事實。比如為提升肺癌診斷率,阿斯利康相繼與騰訊、訊飛醫療、阿里健康等達成戰略合作,建立了診療一體化的全病程解決方案。

阿斯利康無錫肺癌診療一體化中心(iLCC)

殷敏以在無錫落地的肺癌診療一體化中心(iLCC,IntegratedLungCancerCenter)為例,展示了iLCC是如何通過精準診斷平台、院內外多學科團隊(MDT)合作診療以及患者康復基地的建立,實現對肺癌患者的全病程、多方位照護的過程。她還強調,這種商業創新模式的可複製性很強。截至2018年,阿斯利康已支持全國35個iLCC落地,其精準診斷平台已經進入全國300家醫院,並在88家醫院建立了MDT工作站,目前已經累計惠及患者5700多人。

談到中國肺癌診療的未來時,殷敏表示:「為患者提供高效、精準、便捷的醫療健康服務,僅靠阿斯利康的力量如滄海之一粟,還需要預防、篩查、診斷、治療、康復、關愛等多個相關方的共同努力。但阿斯利康願意率先進行對肺癌全病程慢病化管理的探索,助推實現「健康中國2030」提出的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5%的目標,並讓中國肺癌患者實現高質量的帶癌長期生存。」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