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胡厚崑:華為計劃下半年發布一款顛覆性VR終端

近日,GSMA在北京舉辦“Post MWC19思享匯 – 智聯萬物”論壇。華為副董事長胡厚崑以”智能世界的風向標“為題,分享2019世界移動大會的體會。

胡厚崑指出5G是今年世界移動大會最熱門的話題,5G已經從蓄勢待發到起跑的狀態。在5G終端形態上將產生很大創新,大屏、多屏、折疊屏只是一部分探索,接下來,要充分發揮芯片、網絡、終端和應用的協同合力。

面向垂直行業的應用最關鍵是要真正了解應用場景,而面向消費者的業務有很多機會不容忽視。胡厚崑分享了5G帶來的5大革命性變化,並提醒行業進行前瞻性的思考。

另外,雲端計算協同和5G網絡將在今年引爆VR和AR的發展,而AI也已經從過去的炒作到逐步成為通用技術,化整為零,應用場景無處不在。

最後,他指出,在我們追求技術進步的同時,永遠不要忘記技術發展的初衷,科技不應高居象牙塔,而要普濟天下。

以下是胡厚崑發言要點

大家下午好!非常感謝今天GSMA的邀請,很榮幸來參加這次世界移動大會的回顧。利用這個機會,我也分享一下我個人及華為對這次展會的觀察。

5G網絡:技術成熟度提高,部署加快

首先,與大家的觀察一致,5G是一個最熱門的話題,我認為5G真正進入到蓄勢待發、開始起跑的狀態了。

關於5G的問題大家知道華為研究得比較早的,過去這些年我們不管在推動產業走向成熟,還是積極探索未來的發展路徑方面,都做了很多的努力。

相比起3年前大家對5G還有點朦朦朧朧的感覺,去年大家對於5G投資回報的模式上還有很多困惑的情況下,今年最大的變化就是大家思想已經非常清晰了,必須要行動,而且要加快。

5G網絡的部署速度,遠遠超過了我們的預期。大家都知道去年標準凍結了,全球已有30個國家發放了5G頻譜。剛剛在Panel的時候GSMA公共政策的主管,也談到了各國政府在發放頻譜的時候,需要做更多的努力。

我們看到,在這個過程中確實有很多好的案例,是可以去全球分享的。比如說在英國及西班牙,政府一方面給予了充分的5G頻譜資源的供應,另一方面在頻譜的成本上也做出很大的努力,使得運營商在5G投資的時候少了一個心頭大患。

目前,幾家大芯片廠商,高通、英特爾、三星、華為都已經推出了支持5G的芯片。

最後,5G網絡技術基於R15的標準已經成熟了。就華為而言,我們已經拿下了30+個5G的商用合約。僅世界移動大會過後又多發貨了5000套5G基地台,目前已累計發貨4.5萬個

韓國的LG U+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部署了1.5萬個站,目標在2020年的下半年要實現全覆蓋。我覺得這個目標一定會提前,這是一個很好的現象。

接下來我們大膽預測一下5G用戶的增長速度。大家可以看到,達到5億用戶規模,3G花了9年,4G花了6年,5G會花多少年呢?根據IHS的預測,可能3年左右就可達到

5G終端:

大屏、多屏、折疊屏本身就是殺手應用

終端肯定是5G發展非常重要的因素。現在CPE終端和網絡已同步準備好了,5G支持WTTx的應用沒有任何懸念,關鍵是面向消費者的智能手機。

從整個行業來看,這是歷史上首次終端、手機和網絡基本同步,滯後不到一年的時間。這次展會上,發布了40款5G的終端,在未來的一年時間內將陸續上市。未來終端的變化,對於整個5G產業的發展推動,值得大膽想象。

我認為未來5G的終端在形態上會產生很大創新,大屏、多屏、折疊屏只是一部分探索。這個變化絕不僅僅是一個螢幕變大的問題,它的變化充分迎合了消費者在視覺體驗上無止境的追求。

另一方面,我認為新型終端必將成為應用的推手。當一個新業務出來的時候,大家都會問殺手應用在哪裡?我覺得5G面向消費者的應用,大屏、多屏、折疊屏本身就是一個殺手應用。

很遺憾的就是現在應用開發,目前在整個生態的演進過程中還稍微滯後。但我認為大屏、多屏、折疊屏一定會給我們的應用開發展現出一個充滿想象力的空間。誰能抓住這個機會,率先推出顛覆式的體驗,在應用方面就能領先。

5G應用:2C有機會,2B有挑戰

我這次在世界移動大會總的感覺是,整個產業的發展,四大關鍵要素,即芯片、網絡、終端和應用必須要協同發展。

如果我們看過去2G、3G、4G,協同做得都不那麽好,基本是一個串行的發展模式。我覺得到了5G,這四者協同發展之勢已經顯現,這裡面唯一滯後的是應用

比如說面向垂直行業的應用,展會上大家看到運營商和設備商都有很炫的展示,同時我們看到包括特斯拉、空客這些行業外的玩家也有參展。

然而,就今後面向垂直行業,對應用需要跨越的障礙,大家準備是不足的。在我看來,最關鍵的是一定要真正了解應用場景,真正針對應用場景開發出能夠閉環的商業模式

如果這個問題不解決,我們看到所有非常炫的應用最後都無法持續。

比如說,5G遠程醫療手術,所有的利益相關方怎麽分配利益?誰付錢,怎麽分錢?這個問題如果不解決,面向垂直行業的應用的障礙是非常大的。我承認前景非常好,但我們不要忽略了它所面臨的上述挑戰。

另一方面,我認為面向消費者的應用其實有大量的機會,卻被忽視了,這些應用的價值就在眼前,R15標準也支持eMBB的特性。

在這些方面,我們怎麽給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我始終認為中國首先應該用5G。為什麽?因為中國的個人移動用戶的eMBB體驗已經被抬到一個很高的水準了。我認為中國的eMBB有三大殺手應用——遊戲、視頻、網購,而5G可以將這三大殺手應用的用戶體驗提升一大截。

此外,應用開發者也應該思考,如何利用5G終端大屏、多屏、折疊屏和5G網絡的特性,在現有的應用上提供一個全新的體驗。我認為這是一個新的課題。

所以,我在此特別想呼籲,整個產業要抓住5G這一次萬箭齊發、萬事俱備的好契機,進行跨行業、跨要素的聯合,積極在應用上進行合作,探索新的應用場景和新的商業模式,這樣才能真正地催熟5G的產業發展。

5G不只是更快的4G,革命性變化不容忽視

看看未來,我這裡也分享一下我的看法。我們會經常碰到這樣的問題:5G今後會發展到什麽程度?

我認為商業社會對5G的革命性變化還沒有準備好。其實在大多數人的認識裡,還認為5G不過是一個更快的4G,但我認為這種觀點是錯誤的。

在我看來5G有幾個變化是革命性的,而這些革命性的變化,單個孤立來看時,肯定覺得不過如此,甚至早就實現了,但如果放在一起的時候,對我們的商業啟發是非常大的。

首先,我認為聯接應該是平台化的。所謂的平台化就是即插即用、沒有寬頻瓶頸,我們所有的東西都應該是默認在線的,而今天絕大多數的物是默認不在線的,如家裡的冰箱、電視、洗衣機。

其次,如果能做到全在線,就能做到全雲化,做到全雲化,就意味著計算可以從雲端到邊緣,一直到終端本地隨需部署,而智能就可以無所不及。這些變化將對未來商業環境帶來什麽影響?

再說終端,一定會被重新定義。今天我說的終端,我們舉一個例子:電視。今天的電視為什麽多數是不聯網的?今天的電視為什麽不能全部智能化,為什麽不能跟人互動?因為今天的網絡條件不具備。

但5G時代的電視天生就應該是默認聯網的,未來的電視天生應該和雲端、邊緣的智能結合,未來的電視本來就是要和人互動的。所有這些東西都是未來可以想象的空間。

新的用戶體驗,如果提前預見到了,我們就應該思考:我們到底應該怎樣設計相應的產品?到底應該怎樣調整我們現有的商業模式?這一點做好了可能意味著無窮的商機。如果做不好,現有好多產業的玩家最終將被顛覆,甚至消失。

所以5G帶來的革命性的變化,我們應該前瞻性地思考。

VR/AR: 5G將是引爆需求的推手

VR和AR這次在展會很熱。我們可以大膽地預測,結合5G網絡的發展,VR和AR在今年一定會被引爆。其實VR和AR已經被炒了很多年了,但始終沒被引爆,什麽原因?

我認為主要還存在三大障礙

第一,大量的VR應用都是在用本地的高性能計算機完成的,成本不是一般人能負擔得起的。

第二,頭顯非常貴,因為很多頭顯都是一體機,又貴又重,根本沒有辦法看完一個大片。

第三,當時延超過20毫秒,VR的眩暈已經沒法忍受了。

就這幾個技術障礙,5G網絡都可以解決,5G將是引爆VR需求的推手。5G網絡會把時延降下來,現在理論上已經可以做到15毫秒了。15毫秒意味著可以把互動性應用的眩暈感完全消除掉。

5G網絡全在線、低時延,意味著今後的計算可以在不同的地方處理,這樣對本地計算的要求在降低,成本就能降下來,VR的頭顯就可以做得非常輕、非常薄。我覺得輕和薄對VR未來的用戶體驗是非常關鍵的。

華為計劃在今年下半年會發布一款顛覆性的VR終端,我們堅信這個方向是值得探索的

毫無疑問,5G將創造一個新的網絡環境,催生VR和AR的應用。而VR和AR的應用會不會給我們帶來除了電腦和手機之外一個新的計算平台?我認為這個問題是值得整個行業認真思考的

AI:從“熱門話題”到“通用技術”

應用場景無處不在

今年的世界移動大會,比較令我吃驚的是,AI並不如以往那麽熱了。我覺得這反而是一個很好的現象,說明AI已經從過去的炒作真正進入了實用階段。尤其是運營商們紛紛在客戶服務與互動,網絡運維領域大量的用到了自動技術,其實這背後都是AI。

華為一直堅信AI就是一個通用技術,所謂的通用技術不應該顯得很絢麗,通用技術應該是無處不在的,人人都用得起的,非常容易使用的。所以我看到了這次AI正在往這個方向發展,這一點我們特別高興。

邊緣計算,正在釋放商用價值

未來整個通信網絡,包括移動通信網絡一定是一個新的平台式的網絡。這個平台具備三個特徵——連接無處不在、計算無處不在、智能無處不在。要達到這樣的特徵,整個網絡在雲和端之間不能是一片空白。

目前,邊緣在引起越來越多的重視,我們認為未來還有很大的探索空間,尤其對於運營商來說,怎麽樣用自己的網絡把邊緣的價值充分地釋放出來?

Gartner預測,未來有70%-75%的數據在網絡邊緣處理,我認為這就是個可喜的進步。當然,對我們來講,技術上、商業模式上,都需要有新的課題要去解決

以運營商為例,邊緣計算是進一步挖掘管道價值的機會:一方面,通過在更靠近用戶的網絡邊緣,提供低時延、高帶寬服務,提升客戶體驗與業務粘性;另一方面,借助運營商邊緣節點廣覆蓋優勢,通過邊緣計算構建“聯接+計算”的能力,為行業數字化貢獻力量。

Tech4ALL數字包容計劃:

科技不應高居象牙塔,而要普濟天下

最後我想分享的是,本次世界移動大會,我們整個行業不僅僅在關注技術的商業價值,也在關注技術能帶來怎樣的社會價值。也就是說,我們不僅僅在研究我們要做什麽,同時也積極在探索為什麽要做這些事情

在這裡,我認為GSMA做了非常好的指導性工作。這次我本人也有幸受邀參加了GSMA第一天的部長會議,談到了數字包容的問題,這對華為來講也是一個新的課題。但通過研究這個課題,我們發現其實這裡面有很多的事情可以做。

比如說GSMA現在倡導的要對聯合國的可持續發展目標(SDG)做出貢獻。我自己看了聯合國17個SDG目標裡,我們用移動技術至少可以對其中的10個做出直接的貢獻,做間接貢獻的應該有15個左右

我們要思考技術發展的目的是什麽。其實目前的差距還是挺大的。現在全球還有38億人,即全世界一半的人口,還沒有接入互聯網。

這裡有聯接的問題,還有應用的問題。現在,即便在歐洲這樣的發達市場,仍有70%的中小企業從來沒有用過雲服務。此外,技能的問題也不能被忽略。歐洲約有40%的人缺乏數字技能,有將近20%的人根本沒有數字技能,我相信中國也面臨同樣的挑戰。

華為也利用世界移動大會的機會,給大家提前發布了Tech4ALL數字包容計劃。我們的技術應該為所有人創造價值。

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項目跟多方人和組織聯合在一起,讓技術不僅僅帶來商業價值,而是給整個社會創造更多美好的東西。我們的目標是希望用未來的5年時間,讓全球再多5億人能從數字技術裡受益。歡迎大家加入到我們的行列裡,我們一起思考如何讓數字技術為整個社會創造價值

以上是我今天的分享,再次感謝GSMA給予的分享機會,謝謝大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