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都挺好”是種奢侈,“我挺好”才是必需品

電視劇《都挺好》牽扯出很多話題,而豆瓣上該劇點讚最多的評論是:

“編劇千萬不要給我大團圓!”

姚晨飾演的蘇明玉,生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

父母偏心兩位哥哥,蘇明玉得不到父母的愛,上大學後與家人決裂,獨立打拚。

但母親的意外去世,又將她“拉”回了這個家庭。

與父親、哥哥的矛盾又起……

有人說,如果蘇明玉與家人和解,那她就是樊勝美2.0:

深刻感知到了原生家庭帶來的痛苦,卻還是不忍割捨,一味奉獻著,

用“不能求回報”的道德觀壓抑著自己。

這種處理血緣關係的方式,在身邊還是很多見。

但什麽該管?什麽不該管?該管到何種程度?

在血緣關係和“都挺好”面前,

自我的需求可以被綁架到什麽程度?

不要和解各種“撕”就是解決之道?

都是自己人,別計較?

這種態度在《都挺好》裡,最典型的一段是:

蘇明玉被二哥蘇明成打傷之後,

身邊的大多數人都在告訴蘇明玉:

家和萬事興,別為這點兒“小事”壞了一個家。

大哥說:

“你們是親兄妹,你倆從小就打架,

有什麽過不去的,都是自己人,無所謂的。”

父親說:

“你說你和你哥一家人,

這麽鬧,讓外人知道了,那不是看咱家笑話嗎?

蘇明玉放棄了上訴二哥,但她給出了自己的理由:

“我改變主意,不是因為你們勸我。

是因為不想聽你們勸我。”

在親人想要用血緣關係來“綁架”自己時,她選擇保持明確的自我與底線。

蘇明玉不原諒那些往事。

美國心理治療師蘇珊·福沃德在《原生家庭》裡寫道;

“面對自己的遭遇,我們首先需要發泄憤怒……

不應該去弱化和抹殺曾遭受的傷害。

很多時候,原諒和忘記,就意味著假裝一切都沒有發生過。

但是,她也不會死死地咬著自己曾受過的傷。

她可以給媽媽買墓地,幫爸爸填窟窿,給大哥找工作……

但她不可以再犧牲自己的感受。

在家裡,講情還是講理?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能看清別人家庭的問題,

但觸及自己的親人,不免也會陷入和稀泥的狀態,

末了還要自歎一句:哎,血濃於水啊。

想處理好家事,也需要冷靜和理性,不是只有情義就可以了。

大哥蘇明哲失業後還要把父親接到身邊照顧,大嫂就不像他那樣愚孝,而是說:

對於蘇明玉被二哥打傷的事,大嫂的反應是:

在劇中看起來,她很理解蘇明玉,卻也知道說蘇明玉“也不是個省油的燈”。

用傳統的視角來看,這個大嫂有些“自私”了。

但當下的許多觀眾都表示很喜歡這個大嫂的性格——她拎得清。

飾演大嫂的演員高露也說:

“家是一個講情而不是講理的地方,

但發生一些觸及底線的問題,情就要放到第二位。”

可以自私一點?

像蘇明玉或大嫂這樣“自私”的人,受到觀眾的歡迎,並不讓人意外。

這是人們普遍更尊重個體價值的結果。

尤其在普遍是獨生子女的環境下,年輕一代更厭倦複雜的關係。

李安說過一句話:“我已經不教小孩孝順這種東西,只要愛我就行了。”

不要孝順隻談愛,意味著子女有權利“自私”,

可以理性地對待家庭關係而不被批為“冷血”。

傑恩·梅傑在《雙向養育》中對“愛“做過另一種解釋:

”愛意味著完全接納某一個人,但並不代表無條件地接納這個人的所有。”

圖片來自《推手》

真正的和解不是“大團圓”

不過,當觀眾的情緒堆積到不能接受和解,要一番番“撕”起來才過癮,

這就有點像近年來流行的各種“爽劇”套路了。

實際上,和原著小說相比,電視劇版的《都挺好》對人物是做了很多微調的:

原著裡的母親雖然偏心,但並非不講情理,也有對她的體諒;

原著裡的二哥並不是完全的窩囊廢;

原著裡的二嫂比劇中更為可愛,更通情達理;

原著裡的明玉則是用了些手段報復二哥,而在劇裡,她是更純粹的受害者;

……

類似這樣的調整後,人物是非黑白更加分明,減少了模糊的空間,

更容易調動起觀眾“支持/反對”“喜歡/憎惡”的情緒。

觀眾可以把生活裡遇到的類似煩惱帶入,投射一些自己平常敢想不敢做的選擇。

要看到,劇中的每個人都不是絕對意義上的壞人。

大哥被當成光宗耀祖的招牌,二哥被溺愛,父親沒有自己的生活方式……

他們是太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很少顧及別人的感受,才產生了種種衝突。

明玉能夠站出來幫助其他家人,恰是因為她有著相對更開闊的世界。

開闊,是看得透,拎得清,而不是報復回去解氣就完了。

好的創作者總是給人物的善惡是非留一些模糊的空間。

比如是枝裕和導演的《步履不停》中,

家裡的長子很優秀,被父親視作接班人。

但他為了救一個淹水的孩子,死掉了。

後來,每逢他的忌日,那個孩子也要過來,如此過了很多年。

在次子看來,這對那個孩子是一種折磨,勸母親停止。

但母親說,必須讓他每年都來,否則我那個兒子就白死了。

母親是一個很慈祥的形象,

有的觀眾可能都沒有太在意這個有點“殘忍”的細節。

這正是因為導演能夠把這些複雜的情感,都接受下來,

引導人去理解,而不是支持或討伐。

理解和反思,才會讓人長大。

前段時間有一個離婚的大數據顯示:

34.21%的離婚是因為生活瑣事。

相比之下,出軌問題佔2.51%。

這個情況放到親情關係中也是類似的,

大部分親情破裂都是因為一些瑣事,因為溝通無能,因為累積的情感損耗。

所以,如果不能夠真正地去反思,去成為更智慧、更有擔當的人,

只是靠“戰鬥”,靠“撕”,

或者靠躲避,靠壓抑自我來妥協——妥協後又加深壓抑和抱怨,

原來的問題不會消失,在新的生活也依然會如影隨形,隨地滋生。

人與人終究是要建立各種關係,交換和安放各自的情感和利益。

這是逃避不開的,只能讓它更新、成熟。

用更強大、更開闊的自我。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視覺014:總想逃跑,卻還在這裡

已全線上市!掃碼直接買

奧黛麗·塔圖專訪 | 埃裡克·索斯專題報導 | 2025,34億

名人的“失神時刻” | 雅庫特往事 | 人偶愛好者 | 德尼羅

京東 當當 亞馬遜 天貓及各地實體書店均可購買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