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口碑兩極化 《你的婚禮》為何讓人如此“分裂”


1905電影網專稿 未來過去,我只想見的你,終於在你的婚禮上,變成別人的新娘。


「因為打從我第一眼看到你的時候,我就知道,我喜歡你…」


《你的婚禮》,2021


2011年夏末,面對一臉茫然的黃雨萱,1998年就已愛上“未來的她”的李子維,借大學新生王詮勝的軀殼給出跨世紀的表白。


《想見你》,2020


而在2021年的院線銀幕,飾演李子維/王詮勝的許光漢再演一見傾心戲碼——化身被圍毆在地的高中生周瀟齊,他望著迎面走來的轉校生尤詠慈(章若楠 飾)發出癡癡的笑。


即便帶著銀幕放大後難掩的歲月痕跡,30歲許光漢並不造作的純真笑容,依舊足以令觀眾信服。不過,同終於能夠大方表白的李子維那積澱十餘載的“想見你”深情相比,永懷一腔青春衝動的周瀟齊,感動的似乎只有自己。



跟隨跨度漫長的“愛情”回憶,一份“感動她77次”報告呼之欲出:翹課擼串,為雨中狂奔的你披上外衣;發憤圖強,只為考上你在的那所大學;燃起煙火,為寢室獨自臥病的你複現繁華;痛揍渣男,為受騙的她出氣,即便要打破當年“不再打架”的約定……


當愛打架的少年肯為一個女孩放下拳頭,那這一定就是愛情,不論要付出任何程度的代價。帶著這樣的“荷爾蒙邏輯”,影片最為慘烈的一幕出現:為前去找尋困在風雨途中的尤詠慈,最後一刻放棄游泳選拔賽機會的周瀟齊,為救心愛的女孩而被廣告牌砸傷。



從此告別游泳池榮耀,卻也沒能在最終收獲尤詠慈芳心,男主角“費力不討好”的愚勇,是導演韓天自銀幕處女作《那一場呼嘯而過的青春》起便堅持的創作基調。


可當《那》用極具年代感的東北小鎮環境及相對統一的冷冽風格,為少女暗戀心事賦予現實厚度之時,《你的婚禮》橫亙十五年的每一幕所應付的,卻都是“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的青春考卷。


《那一場呼嘯而過的青春》,2017


看不到成長,是《你的婚禮》在青春片維度最為致命的缺失。影片尾聲,當周瀟齊用不顧一切遊過海水的衝動,換取在出嫁在即“愛人”面前的一句“放下”,解密“你的婚禮”主題懸念的最煽情一環,終究也被兒戲所覆蓋。


坦白講,這一段探討“愛過”的釋懷戲份有著不錯的完成度。懇切的詞句,搭配許光漢高光下的深情眼眸,即便講的是愛而不得終究錯過的遺憾,卻製造出近年來國產愛情片中少見的浪漫夢幻感。


但當我們從這片刻的感官衝動中抽離而出,前一百分鐘的熱鬧堆砌又帶來了什麽呢?一幕幕或甜或虐的場景,都可以精縮為許光漢最終獨白中的半句掠影。換言之,整部電影都可視作終極告白短片的加長版——各部分充斥怪笑的填料,不僅俗套到回歸上個十年青春片的低級水準,更稀釋著輸出本應更為穩定的情感濃度。


作為最強的票房提振點,去年因《想見你》火遍兩岸的許光漢,卻被很多喜愛他的粉絲視作這部“五分檔”影片的最大輸家。



為令許光漢的口音自然融入中國大陸語境,這部吃準他《想見你》紅利的影片,巧妙地將背景設置於同樣盛產閩南腔的廈門。可編導對於他的銀幕“精修”,也就僅止於此。


周瀟齊的學生時代,滿是李子維留在鳳南高中的頑劣鬼臉;一次次重遇中對尤詠慈的守護,是“重生”後的王詮勝對黃雨萱的不捨情癡;那婚禮前祭出的柔光獨白,更是相愛記憶崩塌前李子維最美好的永恆……


《想見你》中的“中年”李子維


一年前就用單曲《別再想見我》表明心意的許光漢,卻到今天仍被不斷消耗著令他一“想”成名的角色模板。


“就索性當作那個人有一點像我,撐著傘背對你走。”可惜的是,這份敢於揮別成功過往的謙卑吟唱,對於創意匱乏的青春愛情類型而言,仍只是“像我者死”的魔咒及“學我者活”的奢求。



今日觀察     


閔思嘉,影評人:電影更像是一個書的扉頁,或者說是一個引言。它所引起的是我們對於裡面某些橋段的共鳴,並不是說對於整個故事體系的共鳴。我們在看電影的時候可能會想起自己的初戀、自己曾經沒有得到過的人或者錯失的人,包括自己可能被浪費掉的時間和青春,然後在這樣的情緒之下,我們真正感動的或者說共情的,其實是那個曾經的自己。


徐錦秋 ,《今日影評》當期編導:初遇、曖昧、追逐、糾纏、遺憾、再重逢,大家都已經到了人生比電影精彩的年紀了,但不能因為這樣就拿著猛烈的喜歡和偏執的自我感動,來消費觀眾的回憶,這根本無法擺脫電影本身的平庸。電影需要講好人與事,而不是靠煽情手段解決一切。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