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95後職場圖鑒:躺平、裸辭、焦慮、拚命,對PUA大膽說不

圖片來源 | 視覺中國圖片來源 | 視覺中國

   歡迎關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訂閱號:techsina

  後浪正在改變職場風向標。

  文/王慧瑩 

  來源/Tech星球(ID:tech618)

  今年6月畢業季過後,最後一批90後正式步入職場。也許很難想象,那些剛從大學校園裡出來的職場新人,會對職場產生重大影響。

  但擺在面前的事實是,這個變化正在發生。據《富比士》數據顯示,到2025年,95後將佔勞動力市場的27%,成為最大的群體,這也意味著,他們的選擇將成為職場主流。

  據社交網站領英發布的一項數據顯示,就 不同年齡段的離職時間間隔而言,70後是四年以上,80後是三年半,90後是19個月,而最年輕的95後一代,則只有7個月,而且還有51.2%的人選擇了裸辭。

  在95後的職場法則中,和裸辭出現頻率一樣高的標簽,還有“頻繁跳槽”“躺平”“拒絕PUA”“拒絕加班”等一系列,在上一輩職場人眼中不會去做的事。

  事實上,這是時代環境和年輕人思想共同轉變的結果。95後,生長在一個物質條件優越的環境中,他們沒有過多的生活壓力,普遍接受了高等知識教育,更加注重自我感受和個人價值的實現。

  因此,95後不願意遵循上一輩前浪“忍一下”的職場法則,追求尊重與回報的職場公平。

  學生時代發力過猛,職場上我選擇躺平

  畢業之前,我給自己未來的規劃是做一名職業女性。很難想象,兩年後,選擇了躺平。

  可能是學生時代用力過猛吧。

  985院校本碩博連讀,本科就在幫博士的師哥師姐忙論文,也在500強企業實習過,畢業時發表了一篇SCI。但在讀碩士時,長期重壓下,我提前感受到了讀博的壓力,抑鬱了。我在和導師商量後,放棄了博士學習,浪費了他老人家一個名額,至今我都有些抱歉。

  我以為離開學校就會好一些,但現實是更糟糕。第一份工作,是一家不錯的資產評估機構。但我的狀態是“晚上六點下班,從四點就開始摸魚了”。而且我發現,我們這一代太內卷了。大環境很差,競爭很激烈,有點關係就能平步青雲,扶搖直上,而像我這種沒背景的就很惱火。

  於是,我選擇了辭職。那現在比較流行的話來講,就是躺平。

  那段時間,一年我都沒有出去工作,就天天在家待著,坐吃山空。別人躺平只是不想上班,但我是真的“躺”。一周不出門,我就躺在床上看電影,把視頻軟體的電影全看一遍。自己從來不做飯,隻點外賣,一頓壽司我可以吃一天。

  剛開始我很難適應,開始焦慮,心態失衡。想找人說話,就每天給朋友打十幾個電話。父母沒有給我壓力,但每次伸手要錢的時候,都覺得矮人一頭的。周圍的朋友都有自己的事情去做,而自己無所事事,有時候竟然會羨慕上班下班996的人。

  後來,我發現,躺平是需要勇氣和自律的。比如,控制自己的欲望。剛畢業的時候,我受不了租房,就和家裡商量買了個60平的小房子,想想有些奢侈。以前,我一直希望有人能對我罵一句“有錢有什麽了不起”。可是現在看來,這些意義都不大。

  在適應躺平生活後,我開始享受。社區組織“廢物利用”的活動,請來專業的老師,我報名參加了。當天的材料是開心果殼。我兩個小時,做了一束“開心果花”。

圖源受訪者圖源受訪者

  和朋友交流中,我發現身邊同齡人有很多和我一樣狀況的,抱著“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心態,我還會有些開心。我們可以互相吐槽,吐槽之後來自同齡人的壓力就沒了,也可以繼續躺平。

  對自己不想做的事,直接拒絕不會負擔

  在外面看到別人插隊,我是那種會上去阻止的人,大學做小組作業有人劃水,我也會直接指出來。性格一直很“勇”,說話風格也很玩笑。

  我現在在一個互聯網公司,除了老闆和幾個高層骨乾,都是年紀差不多的年輕人。

  作為電商人,上周剛剛經歷了618的第一波“鞭打”後,身心俱疲。我剛要正點下班的時候,一位平級同事叫我去幫忙。看了操作內容後,就是個重複抓取數據的工作,我的第一個想法是,這是無意義的幫忙,所以果斷拒絕。沒想到同事很快以領導的身份說,“這是老闆布置的任務”來壓製我,我邊開玩笑邊回懟,“這是領導給你的工作,我媽喊我回家吃飯了”。

  工作兩年,上一次拒絕的是我前公司老闆。那時我在做數據運營,我們設計了一套數據算法來優化成本,提升網站利潤。老闆不懂,一定要我們按他的想法改,可是他的想法不合理,按他的想法會無法篩選同成本最優解,我就直接說出了原因並內涵了他一下。前老闆也是一個明事理的人,覺得我能力還可以,也能帶動團隊氛圍,後來幫我升了主管。

  在升主管的季度總結會上,我直接和領導說,“我有信心帶好團隊,但我是個不能挨罵的人”。我會夾雜一些語氣詞,既能讓對方接受,也能直接表達我的態度。

  在工作的大事上,拒絕之前我會講清楚原因,需要得到哪些支持才能去完成這項工作。

  推辭是一門學問,拒絕是一種態度,很多朋友羨慕我是一個懂得拒絕,並且很會拒絕的人。面對礙於情面勉強答應的事,你做不好的,可能最後不但得不到感謝,還會因為搞砸而受埋怨。

  與其被埋怨,不如用最委婉的事情說出最直接的拒絕,沒有負擔。

  面對領導同事的PUA大法,大膽說“不”

  我2018年入職,2019年就萌生了跳槽的想法,但我忍了。

  那時我的工作是運營商。剛入職的時候,有個平級同事總是使喚我幫她做事。幫她寫工作總結,幫她小孩做手抄報,當時我本著不得罪人的原則,以為同事之間就是這樣的,忍氣吞聲地做了。再加上我性格一直挺“包子”的,確實容易被拿捏。

  雖然我不喜歡這份工作,但也沒那麽難以接受,於是我就被溫水煮青蛙,煮了五個月。

  慢慢地,我發現這位平級同事只會變本加厲,而且領導也有這方面的傾向。明明是別人沒按時完成的工作強加給我,明明是我安排好的事務,領導不顧我的辛苦直接推翻;開會的時候,我提出的建議直接被無視,導致我那段時間完全沒有工作成就感,甚至找不到存在的價值。

  到了2020年,領導變本加厲,我上班如上墳。“xxx昨天十點鍾才下班,你也注意一下”。我不是一個工作不積極的人,所以領導這樣說讓我很不解,我也一度陷入了自我懷疑之中,是我哪裡做的不夠好嗎。

  這期間我一直在投簡歷,奈何毫無反饋。12月的時候,我就計劃2月拿到年終獎就裸辭,但是因為不可抗原因,沒有辭職。4月底的一個周五,我遭遇了非常讓我難以接受的工作安排,一氣之下就提交了辭職,正式裸辭。

  多樣性、公平、包容,一直是我在工作中所追求的,很顯然一切不如我所願。我也終於明白,不要背鍋、不要主動攬活、要學會裝忙。面對不值得的人和事,要大膽說“不”。月薪4000,真的沒必要浪費人生。

  八個月,第一份工作的辭職是蓄謀已久,也是一氣之下。辭職的下一秒我就找工作了,連續2周投簡歷,1周面試,2周等待結果,收獲了3個offer,最後選擇了目前這家企業。

  一邊痛,一邊爬,我要把自己從焦慮中解救出來

  只要不是放棄到自我羞愧,就是可愛可敬的,因為我一直在努力。

  2017年,我參加高考,超常發揮考出來三年從來沒有過的水準,考到年級前20,600多分。2018年上半年,也很幸運,拿到了大賽第一和獎學金。從那之後,命運之神就沒再眷顧我了。

  2018年開始,我就諸事不順,渾渾噩噩,一直持續到了2019年,我做的努力都付諸東流,但我依然不甘心。

  我去了一家證券公司實習,但複雜的人際關係,讓我不是很喜歡。在教授的建議下,我覺得自己很適合科研。所以2019年的夏天,我開始了論文、托福、學術三手抓的日子。最後在一周的時間裡考了七門試,花了一個月學托福,找到了完美的科研數據。

  2020年的寒假,我又陷入閑歇性自我放棄和懷疑的階段。那時,收到保研夏令營的面試通知後,我放棄了,因為當時我發現期末主修科目考了60分,保底的國外申請也沒要我,情緒崩潰。

  疫情來襲,我在家麻痹神經放空,陷入焦慮的死循環中。冬天,南方沒有暖氣,太冷,不想乾活,不乾活又焦慮,焦慮就胡吃海塞,吃撐了更焦慮。不到一米六的身高,可體重已經飆升到130斤。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後,我又努力減肥,兩個半月減掉了20斤。

  四月,看到室友們都在努力找工作,我也下定決心找工作。我找了一家互聯網公司實習,一周就入職了,很順利。同期,我考了證券從業資格證。果然,人是不能閑著的。

  工作空白的兩年之後,感覺很不一樣。這次選擇了互聯網相關的行業,我也是真的能夠體會到個人能力的發展,企業文化也很不錯,這份實習算是近兩年來少有點lucky time。

  我有時很難入眠,閉上眼會情不自禁想,如果我早一點發刊,如果我保研成功,如果我考上了……但是睜開眼,我是個沒有著落的畢業生。

  回過頭看,很開心很充實,我肯定自己的努力,也原諒自己的短暫放棄。我相信運氣是守恆的,因為我未曾真正服輸。反過來說,目標不是決定人生的,我才能決定我的人生。我始終抱有認真的態度,如果這一次沒達到,只要過程我很滿意,這就是自我肯定的理由。

  95後很容易焦慮,但做事都很認真。我們都喜歡一邊痛罵,一邊攀爬。

  家境貧寒,技能過硬,也有好工作在一線城市買房

  我們不是“小鎮做題家”,我們的家鄉連小鎮都算不上,到處都是大山、泥土、農田和牲畜。這是我創建的小組,簡介中的一段話。沒有誇張,是真實的。2013年,家裡才開始用冰箱和WiFi,才有自來水,之前冬天我們都是要上山打水的。

圖源受訪者圖源受訪者

  這種和城市生活的差距,我第一次真切地感受是在大學。剛上大一的時候,同學說去屈臣氏,我問屈臣氏是什麽,那也是真的尷尬,腳趾摳地的那種。還有類似於肯德基、麥當勞有哪些好吃的東西,這類問題。

  從最開始的物質上的差距,變成到求職和決定未來發展的過程中,體現出來的眼界、人脈和資源的差距。

  我畢業後第一份工作是做業務,可能就平均每月四五千左右吧。求職的時候,在學校裡成績不如我的同學找到了比我還好的工作,那時更多的是自信的打擊。我發現自己好像談吐不行,眼界也不行,不懂在公司工作是什麽樣的,也不懂如何給面試官留下好印象。更無力的是,我連正裝都不捨得買。

  工作之後,同事們的周末計劃,吃喝玩樂,與我無關。我不懂美式和卡布奇諾有什麽區別,更不懂音樂劇,話劇還有舞劇歌劇都是什麽。

  因此,為了達到目標,我就要在工作上付出更多的努力。因為,只有這樣可以不需要依賴太多社交、資源、人脈,起點就會變成相同的。

  現在這是我的第三份工作,年收入在30萬左右。在一家教育機構當英語老師,英語也是我在大學期間自學的,堅持了五年。在現在的崗位上,我從助教到主講,再到現在高級主講,用了一年時間。

  相比城市孩子,我獲得這些成果不能說有多好,但已經付出我的最大努力了。周圍很多人,對上班的工資並不是很在意。“家裡工資就我最低,而且房子也有”,他們沒有後顧之憂,但我不一樣,家裡還有兩個弟弟和父母,我需要努力掙錢,給家裡更好的生活。

  以前覺得,農村出身的孩子,其實是沒什麽資本去選擇過和理想生活的,但我發現,有時候理想和現實並不衝突,工作對我來說是謀生的手段,我不會把它當成全部,也不想完全就成為一個機器。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立場。)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