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用好設計塑造新國人形象

梁子:穿衣方式的背後是文化在用功

【嘉賓簡介】

時裝設計師。曾遊學於巴黎、紐約、倫敦。品牌天意(TANGY collection)創始人。致力於莨綢面料的時尚化、再度活化20余年,被譽為“中國時裝環保大師”。

【訪談背景】

每個民族都有勾畫自身形象的方式,其他民族通過這些符號系統識別不同民族的文化差異。

中國自有文字記載以來,服飾的變化呈現了王朝更迭、歷史演變的內涵,影響華夏民族服飾變化的地域半徑和文化半徑總體處在持續擴大中,直至近現代,我們的形象塑造的源流越出了亞洲大陸,直抵歐洲,後又吸納了以美國流行文化為代表的現代形象。多年來,純粹帶有中國傳統農耕文明記憶和氣韻的服飾除了遺留在鄉村中或出現在特別的慶典場合,很少出現在中國都市人的日常生活裡。

近年來,隨著國學的興盛,關於中國人新形象的探索開始起步。

新的國人形象究竟要承載哪些文化價值?什麽樣的表現形式才是適宜的?我們對色彩應該怎麽理解?我們對服飾和身體的關係應該怎麽處理?我們要運用哪些資源來完成這種表達?所謂穿衣方式的背後其實是文明形態的影響。目前的生產體系、傳播渠道和社交環境對上述問題的認知還處在一種模糊和碎片化的狀態,我們還沒有形成體系化的關於穿衣態度和穿衣風格等等的認知。

在這場探索中,我們看到了多種價值觀的表達,也看到了不同審美標準下的作品,大家嘗試過探索人類服飾文化裡提供過的人與服飾之間的各種關係,至於什麽才是更好的答案,我們還需要對服飾有更具深度的理解和更高的駕馭能力。

所謂三代穿衣的修養不是“修”出花錢的闊氣,而是“修”出會穿的分寸。這種分寸包括正確的價值觀、審美的修養和善於借服裝恰當表達自我的功力。

在塑造新的國人形象的探索中,梁子貢獻了她的一個答案。她恪守著匠人本分,從中國傳統面料莨綢(又稱香雲紗)入手,著力發掘其適合現代生活的表現力,這是一種扎實而樸素的功夫。凝結在莨綢面料中的中國氣質——與自然合一、含蓄內斂、貴而不驕等等,在她的設計中被充分展現,在物質主義甚囂塵上的風潮中,這是一種富有定力的堅持。而這種堅持最後能孕育出什麽樣的結果,並非我採訪梁子的初衷,我關心的是她對這種價值的信念能否啟發更多的人沉下心來,去做一些真正有深度的工作。

當我們說這個人有修養時,也是在說,這個人能在一件事上用心琢磨多年,而不是隨波逐流,急功近利。

【設計作品】

2012年金頂獎設計師聯合秀演。僅僅是黑白兩色,多少設計都沒有窮盡它們的可能性。高級的設計不是喋喋不休,而是語言簡潔,內涵豐富。

| 上官喆:未來時裝是一種個人觀念的表達

【嘉賓簡介】

時裝設計師,同名男品牌SANKUANZ創始人。畢業於廈門大學,獲視覺傳達與廣告學雙學位。2015年入圍“第二屆LVMHPrize青年設計師大賽”,2016年和2017 年兩次入選“全球時裝行業精英榜(BOF)500強”。

【訪談背景】

中國從農耕時代的家庭本位向工業時代的個人本位做價值轉移是這20多年裡的一個主旋律。促成這種價值轉移加速的,除了有改革開放帶來的國際視野和生產方式的根本性變革之外,獨生子女政策帶來的家庭結構的轉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背景,36年獨生子女政策下成長起來的幾代青少年徹底改變了傳統的對人的認知,對個體價值的張揚近乎達到了中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度,這幾代人也在家庭資源的強力支持下受到了最好的教育,經由互聯網打開的視野,他們的品位及資訊都不再囿於本土,而更具國際性。

在這幾代人的認識裡,衣裝之於他們日常生活的意義早已不是解決基本的功能,或一般意義上的得體,善於使用服飾語言的人借此表達他們的價值觀與個性。能將個人形象塑造得有品位、充滿力量、讓人印象深刻是一個人獲得社會關注的技能之一,個人形象所潛藏的巨大商業價值成了商業群雄的必爭之地。

風靡歐美的潮牌服飾文化現象是繼20世紀60年代之後又一次時裝變革,以表達新一代族群的價值觀為設計驅動力的潮牌提供了示範性的服飾的觀念力量。那是在物質極大豐富後對物質崇拜的一種反叛,不再強調工藝的繁巧、面料的昂貴,也不追求以往所推崇的高貴、端莊、優雅、權威等等氣質,而是重新編寫了一套裝飾語言,以傳遞這個新時代新族群的生活態度和自我感受。一塊面料、一個標識、一個概念即可生發出一個設計,而對自我的表達也不謀求符合邏輯或縝密的體系,只為確認自我的唯一性。

上官喆,一個想告訴世界新一代中國人會是什麽樣子的80後設計師,有著他對時裝的解讀。對於上官而言,他不在意證明自己的中國身份,他只在意作為新時代的人如何證明自己。所以他會從全球範圍內尋找設計靈感,也試圖設計可以為全球的時尚人群所青睞的作品。他的身份識別系統不以國家、民族為界,而以價值觀為界,這是尚年輕的互聯網一代想要確立自己話語權的時裝行為。

【設計作品】

SANKUANZ品牌2018年春夏系列。這一季糅合了經典與現代、特例與平凡,發帶的造型、更加收身的設計展示出當代青年的活力,而充滿懷舊感的元素也傳達出對時光流逝的敏感。

| 劉斐:先了解自己,再選擇設計

【嘉賓簡介】

珠寶設計師,Fei Liu Fine Jewellery品牌創始人兼設計師。作品“快樂的噴泉”獲英國金匠精工藝與設計大賽一等獎,成為英國高級別珠寶大賽史上首位獲獎的中國設計師。曾獲瑞士巴塞爾珠寶大賽“十佳設計師”稱號及有“珠寶界奧斯卡”之稱的英國珠寶大獎(UKJA)年度最佳設計師等30項國際珠寶獎項。

【訪談背景】

很多人對珠寶首飾最初看重且普遍看重的是如何體現豪奢,凸顯材質的貴重,但當人們想表達自我時則發現:只有款式沒有內涵的首飾還不如衣服上的一朵花來得有價值,只能看出昂貴卻看不出多少意蘊的首飾無法為一位真正的名媛“背書”。

知道自己是誰、需要什麽之後,如何表達才能契合自己的情感或性格?那些被大自然孕育了數萬年甚至更長時間才形成的寶石,其所凝聚的天地精華如何與個體的人產生真正的關聯,而成為人一生中最美的一個裝點?每一件珠寶首飾,若沒有特殊原因,存世的時間都比人的壽命長,人類通過自己的手創造這樣一件件作品,該如何處理當下享用和傳諸後世的關係?每一件珠寶首飾都有它清晰的個性,當佩戴者自己發生了改變,或關於自我的認知發生了改變,這件首飾還會適合自己嗎?一個設計如何抵禦時間變化?每一件珠寶首飾也都是一個符號,讓人依照社會約定俗成的認知方式將佩戴者歸入某一特定人群,如果你正好期盼被他人如此解讀,就顯得恰如其分,但如果被誤讀,這場錯誤的表達是否比不表達更讓你懊悔?

劉斐認為,有了設計,寶石就超越了礦石的品性,而具有了更多的人文內涵,設計可以賦予沒有生命的石頭生機勃勃的靈魂。而懂得什麽是好設計,需要一個人先了解自己,認得出自己內在豐富的需求,選擇一個好設計的過程,也是找到正確、恰當的方式表達自己的過程,過與不及都是因為沒有了解好自己。

【設計作品】

“羽”綠碧璽鑽石項鏈,劉斐2015年作品,榮獲IJL最具視覺影響力獎。

| 滕菲:禁得住細品的設計更有生命力

【嘉賓簡介】

首飾設計師,中央美術學院教授,首飾專業創建人、學術帶頭人。曾獲第十屆全國美術作品展金獎、教育部 “新世紀優秀人才”“中國珠寶首飾設計大師”稱號。作品被國內外多家美術館、博物館及一些私人藏家收藏。作品“梅”系列作為國禮被贈予巴西、美國、法國、葡萄牙、俄羅斯等多國總統及夫人收藏。

【訪談背景】

用首飾傳遞一個人的精神特質和審美修養是極考驗設計師和佩戴者的功力的,因為無論多麽醒目的首飾,它的體量都決定了它只會在彼此距離縮短到一定程度時才會被看到。而這個距離,人們看清的不僅是首飾,還有佩戴者本身流露出的很多細節,例如皮膚的質感、髮型及妝容的精致程度、牙齒的排列、說話時的手勢、語音語調等,這些只有近距離才能捕捉到的信息,成為首飾出場的重要場景。一個人佩戴什麽樣的首飾,他所懷有的動機、個人的修養都在信息的交匯中展現。

所以,選擇首飾,本質上是為了配人。

這個“配”字,其實可以細分出不同的層次——

與身份相配;

與個性相配;

與品性相配;

與價值觀相配……

首飾作為服飾語言中的一個組成部分,雖然有相對的獨立性,但又必須在被納入一個人整體的形象體系之後才能對佩戴者的形象塑造做出實在的貢獻。一個人對理想自我的勾畫要用什麽形式表達,決定了這個人會選擇什麽樣的設計,首飾的材質、器型、工藝、佩戴方式,每一點都會折射出選擇者的價值觀和趣味,設計師通過對這些價值觀和趣味加以捕捉和轉化,使那些抽象的精神活動通過珍珠、黃金、鑲嵌、鏤刻、長方形、異形等各種顯現讓人們感知到。說到底,一件首飾從物料到成器,是人們的情感從幽深處漸漸浮現的過程。禁得住細品的設計是層次精微的設計。

滕菲的設計希望能夠帶領佩戴者穿越表象,認出內在的情感,讓首飾成為生命中的一樁記憶、一段經歷或者一種心境的傳達。而對大眾看重的材質,滕菲則以平常心待之,因為在她的理解中,只有考慮到投資時,才需要考慮升值的問題,如果是為了表達內在的情感,只有合適與否,沒有貴重與否的問題,就像與人交往,要分清是為利而交還是為情而交。

【設計作品】

作品“寸·光陰系列”之“過程”。這個造型采擷自葉片間的光影形象。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