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打疫苗會導致孩子自閉症?

美國總統川普曾在推特上發表過很多反對疫苗的觀點,比如「健康的小孩去看醫生了,被打了好多針各種各樣的疫苗,感覺不舒服然後就變成了——自閉症患兒!這樣的例子太多了。」和「在接種許多疫苗這件事上,我的觀點被證明是對的——那些醫生在撒謊。救救我們的孩子和他們的未來。」

2000年一個在美國的訴訟勝訴,更是幫接種疫苗孩子會得自閉症這個荒謬的觀點推波助瀾,更廣為人知。

2000年7月,一個19個月大的美國女孩一次性打了5針疫苗,這5針疫苗裡有麻疹疫苗、腮腺炎疫苗等等。但是在接種疫苗兩天后,女孩突然開始發燒,而病情好轉後更是性情大變,語言能力明顯衰退。2001年被確診為自閉症。父母隨即向法院提出索賠,經過6年法官才判定女孩是由於疫苗傷害導致自閉症。

雖然法院判女孩勝訴,但其實她的案例是很少見的。她一次性打了5針疫苗,按照正常操作應該是分開幾次接種,每次接種中間有一段間隔期。而且,在後來的檢查證明,女孩可能自身攜帶自閉症基因,注射疫苗加重了她的病情。

法院綜合考慮,才判定注射疫苗與孩子的自閉症有關。之後,法院特別發表聲明,說這次的判決結果,絕對不是讓大家認為打疫苗就會造成自閉症。(旅醫網——您的心腦血管健康服務專家。)

其實出生不久的寶寶,由於離開母親子宮的天然保護,再加上免疫系統發育尚未完善,需要接種疫苗來增加抵抗力。但是很多家長看著長長的疫苗表難免頭昏腦脹,應該如何科學的為寶寶接種疫苗呢?

香港兒科專科醫生鄧秀碩指出,很多對疫苗的指控仍未獲得證實,注射疫苗仍是對孩子利多於弊。

十多年前,家長都習慣依從母嬰健康院的指導,按針卡定時注射疫苗,就算是完成對孩子的保護。但現時疫苗品種愈來愈多,不少更要家長自費購買,令家長開始思考疫苗的必要性。

鄧秀碩醫生說:

家長最常見的憂慮是:孩子還小,打這麼多病毒進去,孩子受得了嗎?

首先,疫苗並不是把病毒或細菌直接注射入人體,它只是含有已弱化或滅活的病毒。

病毒就好像外敵入侵人體,有一定的陣法;如果我們的免疫系統可以及早知道它們的陣法、預早演練,一到真正感染時就可以很快打敗它。

嬰孩疫苗已調節分量

因為孩子的免疫能力比成人低很多,所需要注射疫苗的次數難免要多次,以幫助孩子加強製造抗體的能力,因此家長會覺得孩子要打太多針。

鄧秀碩醫生解釋,「 其實嬰幼兒可以注射的疫苗,分量已調節至適合他們的分量,不會有藥量太多的問題 ,有時候家長擔心的是注射次數太多,令孩子多受皮肉之苦 。

很多家長其實不知道現在的六合一疫苗已經可以讓孩子減少注射6針,更不需要在6個月大的時候在母嬰健康院同一天接種3支疫苗。不過六合一疫苗需要自費,家長要在針數及費用作出衡量。

不打疫苗增加感染風險

疫苗這麼多,有些疾病家長從來也沒有聽說過,真的要打嗎?

其實醫學界研發疫苗,一般都是後遺症嚴重、難以治療的疾病。例如最簡單的流感疫苗,每年也有很多人因流感而死亡。(旅醫網——您的心腦血管健康服務專家。)

又例如近年新推出的腦膜炎雙球菌疫苗及日本腦炎疫苗,它們雖然不是普遍疾病,但是兩者都可導致智力障礙、甚至死亡。

而日本腦炎更是無葯可治,若可及早接種疫苗,可將不幸機會減至最低。

日本腦炎又稱為流行性腦炎,該病是日本腦炎病毒引起的影響中樞神經的急性傳染病。在亞洲與東南美洲日本腦炎流行十分普遍,發病癥狀為神經親和性急性傳染病,感染對象主要是15歲以下的身體虛弱者。

日本腦炎的潛伏期為5~15天。主要的癥狀為發燒、抽筋與深度昏迷。目前為止,日本腦炎的治療並未有很大的突破,仍是以支持療法為主,給予生命癥候的支持,以及降腦壓藥物,接種疫苗可以增加免疫力。

鄧秀碩醫生說,「 網上流傳不少關於疫苗的副作用,令家長膽戰心驚。最多人流傳的是三合一疫苗(MMR)會引致自閉症,甚至是糖尿病,但至今尚未有科學根據。而流感疫苗引發的吉巴氏綜合症,事實上其機率低於100萬分之一。反而是有大量文獻表明,不打疫苗會提高感染風險。」

鄧秀碩醫生分析,現在的疫苗選擇很多,家長如不想全數注射,可依疾病危險性來決定注射次序。比如,後遺症嚴重、死亡率高的疾病優先注射疫苗預防,較為輕的疾病可以從長計議。如果對疫苗有疑慮的話,可以請教醫生。(旅醫網——您的心腦血管健康服務專家。)

預防疫苗接種要有始有終

北大免疫學教授王月丹告訴家長,預防接種疫苗要有始有終,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

1. 接種疫苗後可能出現哪些常見一般反應?應如何處理?

局部反應:打針部位的皮膚髮紅、發癢、腫脹、疼痛、硬結等;左手臂接種卡介苗的部位可能會有小膿包。

全身反應:輕度發熱、胃口不好、拉肚子、嘔吐、倦怠、睡覺不踏實、煩躁、易惹哭、起輕微皮疹等。

發熱(<38℃)、胃口不好、局部紅腫等輕微的反應,只要注意休息、多喝溫開水、避免著涼等,一般1-2天后這些反應就會自動消失。

卡介苗接種後出現的局部小膿包屬於正常現象,應保持乾燥清潔,不要擠壓,一段時間後會自行結痂痊癒。如果寶寶反應強烈且持續時間長,應立即去醫院就診。

2. 為什麼預防接種要有始有終?

為了達到防病的目的,各種預防接種的方法和次數有所不同。其中有的疫苗注射一次即可產生足夠的抗體,有的疫苗產生抗體少,維持時間短,為了獲得較長時間的有效作用,就得重複注射幾次,有的疫苗則需要定期加強,所以,預防接種就要「有始有終」。

3. 進口疫苗和國產疫苗的區別是什麼?

國產、進口疫苗價格上的差異在於疫苗毒株及其培養工藝不同,都通過了國家衛生部門的嚴格檢查,都能達到保護效果。疫苗的選擇,關鍵看品種。有些疫苗國外的工藝要好一些、有效性強一些,家長可根據個人經濟情況酌情選擇接種。

4. 接種疫苗後就保證不得病嗎?

接種疫苗對疾病的預防效果是得到了充分肯定的。但是沒有一種疫苗的保護效果是100%。大多數常規使用的疫苗保護率是在85%-95%。而且由於個體差異,免疫應答能力的不同, 也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免疫成功。

哪些情況下寶寶最好不要接種或延遲接種?

1、發燒、咳嗽、嘔吐、淋巴結明顯腫大不宜接種疫苗

寶寶在生病狀態下,不管是細菌感染還是病毒感染,都會加大疫苗反應的風險。由於感染的存在,新接種的疫苗作用會大大降低,還可能會加劇發熱性疾病。因此,如果寶寶還在疾病狀態,不要急於接種,應治癒後再接種。

哪怕只是輕微的流鼻涕、感冒癥狀,也不要盲目接種疫苗,因為疾病有一個逐漸加量的過程,一旦接種後,癥狀加重了,同時還會對疫苗效果產生影響。

2、患有皮炎、蕁麻疹、嚴重濕疹不宜接種疫苗

如果寶寶本身皮疹比較多,一旦接種疫苗,根本無法區分是因為疫苗過敏引起的,還是自身疾病引起的。因此,當寶寶出現明顯的皮疹,應暫緩接種,在皮疹基本消退後進行接種。

如果只是輕微濕疹或濕疹出現很久,參照疫苗說明書,如果禁忌症裡沒有這一項就可接種。

3、過敏性體質不宜接種

有過敏性體質的人接種疫苗,常常可能引起過敏性反應。對有過敏性皮炎、支氣管哮喘、蕁麻疹、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食物過敏史者,在接種疫苗前應詳細了解過敏原。

今後在接種含有引起過敏成分的疫苗時,一定要慎重。如果一定要注射,必須把過敏情況反映給醫生。

4、先天性心臟病預防接種,需顧問醫生

文獻分析近20年美國因疫苗接種發生兒童死亡的原因,未證實與先天性心臟病併發症相關。美國心臟病學會認為有先天性心臟病的兒童不僅應常規接種疫苗,還應增加免疫接種,如流感疫苗,冬季應接種疫苗預防病毒。

但因為個體具有特殊性,所以媽媽在做決定時,應該先顧問專業醫生,並詳細閱讀疫苗說明書。

5、嚴重營養不良、嚴重佝僂病、先天性免疫缺陷,不宜接種

當寶寶嚴重營養不良或者佝僂病嚴重到了一定程度,才需要暫緩。尤其是1歲以下的嬰兒嚴重營養不良。

如果寶寶只是稍微瘦一點,或只是一點輕微的缺鈣表現,是不要緊的,可以正常接種疫苗。

6、出現腹瀉,慎重接種

如果寶寶是最近出現的腹瀉,不論是病毒、細菌感染,還是消化不良引起的,一定等腹瀉好轉後再接種。

當然,也有的寶寶從出生開始,每天就拉好多次,長得還不錯,精神也好,大便也正常,這種寶寶就可以接種疫苗,但是不建議寶寶接種活的疫苗,建議接種滅活疫苗。

特別是脊髓灰質炎疫苗,建議進行滅活注射的脊髓灰質炎疫苗接種,不建議口服。

7、最近注射過免疫球蛋白,不宜接種

若寶寶患川崎病等疾病後,靜脈注射了大量的免疫球蛋白,在6個月內應暫緩接種疫苗,6個月後正常接種即可。但要提醒爸爸媽媽一點,不同的情況可能接種的時間就不同,還是需要爸爸媽媽及時顧問專業醫生。

對於普通的疾病,比如感冒、發燒、咳嗽、皮疹等,在徹底治療並停葯3天后,就可以進行正常的預防接種啦。

對於一些特殊疾病,如先天性心臟病、免疫疾病、肝腎功能不全、癲癇等,一定要在治療後進行評估,再根據評估情況看是否能進行接種。

8、神經系統疾病和精神病,要慎重接種

對腦或神經發育不正常或患有癲癇、癔症、腦炎後遺症、抽搐等疾患或有既往史者,接種疫苗時應慎重態度。特別是對接種乙腦、流腦這種疫苗的時候,貿然接種,會引起相應的病症。

如果接種,需要等疾病痊癒後,再進行評估能否進行疫苗的接種。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