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會甩鍋的人,一定輸給會主動認錯的人

我是人生資本論職場教練胡佳恆。

今天我想分享的是一串職場關鍵詞:

錯誤、起點、權力

人人不想犯錯誤,又沒人沒犯過錯誤。

在我們職場生涯當中,一定出現過類似的場景:我發現自己犯了一個錯誤,然後我有兩個選擇——主動認錯,或者甩鍋。

很多職場經驗分享,會把後者包裝得更技術化,並且打上政治正確的標簽:甩鍋是一種職場生存必備技能

老實講,要回答這個問題,其實換位代入角色就好了——如果你買到了一件糟糕的商品,找到客服投訴,客服給你的反饋是“甩鍋”而不是認錯,你會怎麽想?

道理一模一樣。

只是,我並不想花時間和你講道理。我會用以下的篇幅來分享一個觀點,那就是:錯誤這件事,能幫助你找到職場競爭力

以及,我們跟隨這篇文章發布一套職場錯誤改善工具(職場bug粉碎機),如果你有改善職場錯誤的需要,可以直接取用。

十次部門撕逼比不上一次主動認錯

我曾經有一次從錯誤中找到產品引爆的機會。在上一篇文章《內向的人不適合當領導?試試啟動你自己的AI算法》中,我介紹過,在海爾工作期間,我負責了一款手持式洗衣機的全流程線上行銷傳播,開售十五天賣出去1800萬元。

但其實一開始我們就遇到了很大的“錯誤”——因為產品是由海爾亞洲團隊,也就是日本工程師研發的,他們已經起好了一個名字。而當這個產品在中國國內的互聯網爆紅之後,我們發現在國內的產品名稱無法完成注冊。

也就是說,它突然沒名字了。

按照“正確”的職場規則來講,這就是無休止撕逼的開始。

我們都可以腦補這種情節:市場怪法務沒有提早注冊,法務說研發沒有提前溝通,研發講財務沒有批預算,財務一臉懵逼的拿出郵件說當時的市場leader沒提這個需求……

這種職場劇天天在上演。

但如果只是擇清楚自己的責任,明白無誤的指明白錯誤的是誰,這根本也不叫智慧。

因為用戶只能看到一個錯誤即將發生。

唯一的辦法是向用戶主動認錯

而就是這個舉動,讓我們收獲了超出期待的反應。因為我們不僅坦誠的告訴大家這個事實,同時開放了一個活動:既然這個產品沒有名字了,那就是乾脆請粉絲來命名。48小時之後就根據互動的結果來確定名字。

回應我們的,是微博上超過四萬次的轉發

向真理低頭是一件幸福的事。

這件事給我的最大聯想,是麻省理工學院斯隆商學院彼得-聖吉教授在《第五項修煉》當中給出的一個充滿畫面感的選擇題。

如果你掉在河裡,河裡有一個強有力的漩渦,如何脫險?

大部分人的答案是拚命往岸邊遊。

事實上這樣做會耗費大量的體力,當體力耗盡,人只能被湍流吞沒。

另一個答案是,憋一口氣,順著漩渦下去,去找另一個出口。

因為有漩渦就有出口,那裡通往另一個水面。

所以,“拚命往岸邊遊”,正是按照“正確”的職場規則,去無休止的在部門之間撕逼,幻想漩渦不存在。

而“順著漩渦下去”,就是承認漩渦的存在,找到錯誤的出口。

因為,幾乎所有的錯誤,都是通往改善的真正起點。

獨角獸需要被足夠多的“錯誤”喂飽

豐田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們對待“錯誤”的獨特思維。

他們認為,暴露問題是有效改善的起點。

一個被廣泛傳播的故事是,豐田喜一郎在1970年代訪問美國時,在一家當地經銷商處考察,這家經銷商抱怨剛剛有一輛車的自動擋發生了故障,送了進來。穿的西裝的豐田喜一郎立即走向維修機械師,和他交談,然後走向那位機械師剛排掉油的油底盤,卷起袖子把手伸進油裡面,撈出一些渣屑,把渣屑放到一塊布上擦乾後放進衣服口袋裡,說要帶回日本測試,檢查一下這些渣屑是來自故障的零件,還是機器運轉過程中產生的。

在規律面前沒有級別。

此次此刻就面對錯誤,並著手解決,才能在商業行動中,不斷摸到規律的邊界,進而實現利潤

同時,認出真正的錯誤,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人們總是急於說出業務問題的解決方案,然而這些解決方案卻通常無法解決問題

關於這一點,日本企業的經驗也很多,比如很多人會使用的魚骨圖。

在根據魚骨圖進行會議時,我們就需要大量的掌握現場錯誤的細節,來從眾多的錯誤當中,歸納找到真正的支線問題,然後歸總產生主線答案。

可以說,沒有錯誤的收集,所有的行動都是缺乏依據的。

獨角獸,是需要被足夠多的“錯誤”喂飽的。

前提條件是,掌握正確的餵食方法,不然,錯誤的不停發生,就是癌細胞擴散。

主動認錯是一種權力

前面說了這麽多犯錯的好處,那麽問題來了:如果真有這麽多好處,為什麽在很多公司從來沒有看到過?

原因可以有很多,歸結起來就是一句話:主動認錯是一種權力

過去在生產線時代,有一個重要改變,是把控制生產線的任務交給工人,也就是:能在生產線出現異常時停止它,這意味著工人受到高度信任。

其實就是賦予工人去主動認錯的權力。

因為工人離生產線現場的距離最近,他作出的判斷最合理最有效率。

在互聯網時代的今天,這種“生產線出現異常時停止它,這意味著工人受到高度信任”的現象,也有翻版,比如在——

亞馬遜:這家公司某些部門的副總裁上任之前,都要當半個月客服。亞馬遜的客服有一定的權限,直接根據投訴情況下線某些產品;

海底撈:一線服務生可以根據用戶投訴,直接免單。

以上所有這些,濃縮為稻盛和夫講過的一句話就是因為:答案在現場,現場有神靈

所以一方面,leader需要創造一種環境,能賦予員工主動認錯的權力;

另一方面,公司人都需要顛撲掉甩鍋的職場規則——甩鍋並不能幫你更好,鍋甩掉的同時,見證商業行動規律的機會也消失了。

而洞察到商業行動的規律,才是工作獲得的最大資本

人生資本論-職場錯誤改善工具:

1.先認識到“錯誤是改善的起點”,這種思維將極大的改善你對“錯誤”的負面判斷。你也可以用“挑戰”的說法代替“錯誤”的說法;

2.定期書面記錄自己的“錯誤”內容,然後用魚骨圖去分析,這些“錯誤”的共性和特性。找出“錯誤”背後真正的主線答案;

3.用四象限法(重要、不重要、緊急、不緊急)去給自己修正“錯誤”制定一個行動計劃。先去處理重要且緊急的“錯誤”;

4.用PDCA——計劃(plan)、執行(do)、檢查(check)、處理(act)去循環這個行動計劃;

5.如果有必要,可以給自己設置一個速贏點(QuickWin),也就是先找到一個難度較低的“錯誤”,去開啟一個循環。因為信心也很重要;

6.隨著循環的深入,你不僅會認識到“錯誤是改善的起點”,同時也能感受到,“錯誤”其實是啟動你職場發動機的能源。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