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去看了《一出好戲》,沒那麽好

去看了《一出好戲》,來聊聊。

鑒於這部電影的隱喻部分已經被聊爛了,這一方面,我就不多說了。

談談電影本身。

《一出好戲》是一出荒島戲。

荒島生存,有多種打開模式,《魯濱遜泛舟記》是冒險傳奇,《蠅王》是社會寓言。

毫無疑問,《一出好戲》追隨的是後者。

在一個隔絕的環境裡,既有戲劇性,同時還能挖掘出人性深度,很可以發揮一番。

但是這類寓言常常有一個非常大的問題:為了深刻而深刻。

如果故事不能創造耳目一新的設定(如《美麗新世界》),或者缺乏內容上的真實感(如《一九八四》),便容易滑向討巧的說教。

老實講,當年讀《蠅王》就沒有給我帶來特別的閱讀體驗,戈爾丁所要講的人性故事、政治寓言,早就被講盡了,他只是將主角變成了孩子,但這並不就更深刻了些,只是更討巧了些。

《蠅王》最大的問題,在於失真。最早的動物寓言都很短的,只是借用動物來講道理。

然而小說並不是為了講道理而出現的,用小說來寫寓言,會顯得很笨重,人物、情節這些小說最重要的東西,都變得功能化了。

《一出好戲》讓人出戲的地方,也在於一眼讓人看出來是寓言,這種做法,事實上會讓故事本身變得空洞。

觀眾進入故事,要麽是跟著劇情,要麽是體察人物,而過於寓言化,對這兩者都是傷害。

人物方面,雖然《一出好戲》是群戲,但整個電影除了黃渤和張藝興,其他人物全然沒有深度,他們被捆在了各自的角色定位上,隻發揮諷刺的功能。王寶強、於和偉、王迅、李勤勤都是如此。

女主角舒淇也完全淪為一個美美的但沒有內涵的功能角色,她不肩負諷刺功能,承擔的是愛情部分,但愛情線在這個電影裡,整合的不大融洽。

這是一個寓言故事,觀眾必須動用智力分析去解讀故事隱喻,而愛情故事則需要觀眾的情感代入。

要求觀眾一會兒理智,一會兒感性,是完全辦不到的。

黃渤是絕對主角,經歷了谷底、轉變、高峰、猶疑、救贖等幾個階段。整體中規中矩。比較出彩的是給張藝興安排了一次“黑化”,讓人物之間有了張力,否則這個寓言就太平乏了。

事實上,最後的呈現上,還是有些溫吞,當然可能是因為大家都知道的關係,沒敢往更黑了整。這個不去聊它。

劇情方面,電影為寓言而犧牲了真實感。簡單的說,劇情是設定出來的,而不是發展出來的。

電影中影響劇情發展的兩次重大的改變,完全來自於編劇的安排,一次是於和偉發現大船,掌握了重大資源;一次是黃渤和張藝興的地盤上魚從天降,從而有了交換資本。

這都是為了完成所謂“人類進化史”而做出的讓步,劇情沒有辦法合理的發展,只能訴諸外力(創作者的金手指)。

電影的華彩之處,是全員指責王寶強為瘋子的部分。一是戲劇性強,本來不是瘋子,偏偏被安排成了瘋子,百口莫辯。二是諷刺性強,我們在現實中看到過不少類似的事情,很容易得到聯想。

但最後,黃渤的自我救贖,又讓劇情流向了通俗劇。削弱了電影這部分的力量。

說了這麽多,並非是說《一出好戲》一文不值。黃渤的處女作選擇這樣一個題材,本身就很難得,完成得也算是很有誠意的。它只是沒有那麽多人宣稱的那麽好而已。豆瓣7.4分,蠻合理的。

當然,如果和隔壁某詐騙電影比,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上了。

-the end-

- 魏小河 -

一條未知終點的河

從 讀 書 開 始

嘗 試 不 粗 糙 的 生 活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