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盤點被盜文物:唐太宗寵妃墓壁畫,鄭板橋墨寶,求線索

新石器時代的彩繪紅陶罐

漢代的彩繪繭形壺

唐代的彩繪駱駝……

4月10日

意大利返還中國的796件套文物回家了

但是!我國盜失文物遠不止於此

中國被盜(丟失)文物信息發布平台(以下簡稱“平台”)2017年11月上線,截至2019年3月29日,已發布246件文物信息。西漢的金蟾、東晉的銅鏡、宋代的青釉瓷罐、唐代的石刻菩薩造像……至今不知所蹤。我們只能在平台看著它們的模糊圖片及簡單資料,傳輸著斑駁時光。

南都大數據研究院對這些文物進行分析,希望能為找尋它們提供更多參考。

盜失文物1/4來自唐代,唐太宗韋貴妃墓11幅壁畫被盜

*圖中文物信息來自中國被盜(丟失)文物信息發布平台。

被盜文物中,最古老的是一枚長8.3厘米長的玉鏟,來自新石器時代,被盜於陝西省商洛市商州區。南都大數據研究院統計發現,平台發布的223件被盜文物,1/4屬於唐代,主要是佛首和壁畫。比如,1990年一尊唐代右脅侍菩薩頭像在陝西省麟遊縣慈善寺被盜,該石刻頭像面相豐滿,表情生動;此外,唐昭陵貴妃韋珪之墓的11件壁畫“內侍圖“、“宮女圖”也於1994年在陝西昭陵博物館的臨時庫房被盜。據載,韋貴妃深得太宗寵愛,69歲去世陪葬昭陵。

其次被盜較多的是漢代文物,佔比14.2%,主要是銅器和玉器,比如被盜於湘西州博物館的東漢雙魚紋銅洗等;清代被盜文物佔比12.6%,主要是石雕石刻,如北京市門頭溝高2.3米高的耿聚忠墓石碑等。

上世紀90年代最猖獗,西藏江普寺6尊佛像去年被盜

最新入庫的文物被盜於2018年1月7日,是西藏江達縣江普寺的6尊佛像。江普寺創建於1603年,去年被盜的有4尊釋迦佛、1尊度母、1尊金剛佛,均有不同程度損傷。

平台發布的文物最早被盜於1984年陝西省扶風縣博物館,盜賊在兩天中盜走了西周的豐邢叔簋、商代的饕餮紋鼎、聯珠紋鬲等四件珍貴文物,至今35年過去仍無音訊。

平台發布的223件被盜文物,有103件被盜於上世紀90年代,其中一半以上是佛像佛首。有研究表明,上世紀九十年代,受國際文物市場寺廟文物和田野石刻的行情飆升刺激,僅1997年,全國此類案件就發生了86起,被盜割的石刻造像達400余尊。

平台信息顯示,2010年至今有85件文物被盜,其中包括很多大件文物,例如高近四米的重修玉皇閣記碑,該碑雕刻精湛,歷史研究價值較高;還有高一米半、寬近一米的忠義塚碑,該碑記錄了1856年太平軍攻破江北大營的史實。

佛像佛首被盜最多,石的、泥的、銅的都未幸免

被盜賊盯上的文物有何特點?記者統計發現,這些文物59%不足1公斤,88%小於7.5公斤,“搬得動”是一個必要條件。

佛像、佛首被盜最多,佔比達三成,包括石雕石刻、銅造等不同材質。比如,1990年寧夏固原原州須彌山文物管理所被盜隋代佛頭,是隋代造像精品;1998年四川都江堰靈岩寺大雄寶殿明釋迦摩尼銅造像被盜;2017年山東淄博臨淄石刻館1.73米高北魏石佛被盜。值得注意的是,寧夏中寧縣文物管理所1991年至1993年間,連續被盜走40件唐代泥塑佛頭像。

被盜瓷器佔比11.8%,其中27件是宋瓷。江蘇鎮江博物館1991年共丟了12件宋瓷,包括龍泉窯暗花大盤、影青瓷孩兒枕等。福建南平建窯遺址以及政和縣東平鎮也共計被盜14件瓷器,包括“供禦”款黑釉兔毫盞等。

相對來說,繪畫類文物被盜較少,但來頭很大——鄭板橋的墨筆蘭石立軸四條屏,於1986年在山東省博物館被盜,而清代石濤的長軸墨筆山水1990年也在該館被盜。

六成被盜於黃河流域;近六成盜案發生在博物館、文管所、文物庫房

黃河孕育中華文明,平台發布的被盜文物63%集中於黃河流域,寧夏、河南、陝西、山東位列前四。

再看看被盜場所,三成多事發於博物館。南都大數據研究院發現,其中,有18件被盜於國家一級博物館,比如揚州博物館1991年兩次被盜7件西漢文物,包括龍紋玉觹、玉舞人和玉璜等。另外有17件被盜於國家二級博物館,40件被盜於國家三級博物館等。

這些文物近六成被盜於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隨著近年來中國博物館事業的發展,盜賊下手已沒那麽容易。2010年之後平台顯示有4家博物館曾被盜,其中2015年1月,甘肅省靈台縣博物館北朝鎏金釋迦多寶銅造像以及漢代珍貴文物“長宜子孫”七子銅鏡、唐代珍貴文物瑞獸葡萄紋銅鏡等共計4件被盜。

還有兩成多文物被盜於文物管理所和文化局文物庫房等,除了寧夏中寧縣文物管理所曾被盜40件唐代泥塑佛頭像外,河南省息縣文化局文物庫房曾被盜饕餮紋觚等5件文物。

很受傷!湖南湘西州博物館一次被盜15件文物

論最受傷的博物館,莫過於湖南省吉首市的湘西州博物館了。2011年9月該館一次性被盜15件文物,主要是銅器,包括漢繩紋甬銅扁鍾、漢銅臥犬和漢素面雙耳銅鍋等。被盜文物較多的還有鎮江博物館,多為宋瓷。

寧夏一共被盜47件文物,其中40件發生在中寧縣文物管理所,1件發生在固原市原州區須彌山文物管理所,還有6件北朝文物被盜於固原博物館;河南被盜32件文物,其中7件被盜於靈雨寺、金龍寺等寺廟;陝西被盜文物21件,其中11件發生在昭陵博物館,扶風縣博物館也被盜4件;山東被盜文物24件,其中9件來自省博物館、濟南市長清區博物館、日照市莒縣老博物館。

小地方,大危險,需綜治

文物保護,基礎在縣。我國的文物保護部門大多分布在縣域,大量的可移動文物保存在縣級文物部門。這些地區最受文物盜賊“青睞”,中國被盜(被盜)文物信息發布平台數據顯示,七成被盜文物集中發生在縣級及以下區域。

研究者認為,縣域文物保護資金短缺、文博專業人員匱乏、博物館事業發展緩慢等問題嚴重製約著縣域文物保護管理水準的進一步提高,建議不斷加大投入,努力推進文物保護體制的健全完善,引導縣域文物物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

同時,文物犯罪是一個綜合性的社會問題,文物盜竊、非法交易和走私相互滋長、伴生,要有效遏製和杜絕文物犯罪活動,必須從三個環節同時下手綜合治理。

【特別呼籲】

如果你有相關文物線索,請到中國被盜(被盜)文物信息發布平台舉報!平台發布的這200多件文物只是滄海一粟,保護、防範、打擊、追索,需要的是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相關部門守土盡責。

出品:南都大數據研究院

數據采集分析:鄒瑩

實習生 李潤澤子 肖清月

設計:劉寅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