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史話三國:《荀彧“憂薨”背後的隱情》第五篇-沉默中滅亡

街頭巷尾說歷史,茶余飯後話三國。

公元212年荀彧與曹操嫌隙叢生的矛盾,終於因一件觸碰原則底線的事,從暗中較勁轉變成了直接對抗。

這件事就是曹操授意董昭等人策劃讓漢獻帝給自己加“九錫”之禮。

給大臣加九錫之禮最早是由漢武帝所創立設定本來是天子對有功之臣寵愛有加的賞賜之禮,是臣子們能得到的最高榮譽,代表著皇恩浩蕩。

但是由於西漢末年有個篡漢的王莽受過九錫之禮。以後的九錫之禮就成了權臣僭越皇位的標誌。

除了九錫之禮以外,還有一份皇恩浩蕩的禮遇轉變成了權臣的標誌,就是“讚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這本來是皇帝體諒功臣元勳的一種禮遇,後因董卓等人也轉化為了權臣僭越的標誌。

真是不怕沒好事,就怕群眾裡面有壞人。

曹操身上代表權臣的這倆標誌全集齊了。既享有“讚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的禮遇,又享有加賜九錫之禮的榮耀。

曹操雖未稱帝,要說曹操不是權臣,沒有僭越皇位之心恐怕鬼都不會信!

荀彧未死之前,曹操絕不敢如此放肆,畢竟以荀彧為核心的潁川集團,政治力依舊很強,不容小覷。

曹操在乾這個事情以前,先讓董昭秘密谘詢了一下荀彧。也就是現在所講的非正式會晤,先試探了下荀彧的立場。荀彧是絲毫未留情面,堅決反對。

荀彧的觀點是:你曹操本來興兵征伐的目的就是為了輔佐漢室,安定國家。現在功成名就,就更應該堅守最初的志向,秉持忠貞之心。功成身退才是忠臣君子應該乾的事,怎麽能主動要名譽求表彰呢?

這話說得很重了,表達的意思也很明顯。就是你曹操功成名就以後,怎麽能篡漢自立呢,那不成了下一個董卓了。

你曹操一旦成為董卓、王莽,我荀彧不就成了助紂為虐的逆臣賊子了。

曹操知道荀彧的立場後,非常氣憤,但是考慮荀彧這些年的功勞苦勞,以及目前潁川集團的勢力,他也一時難以發作。

陳壽在三國志記載荀攸的死,用了“憂薨”兩個字,這裡面很有深意。

這個憂字第一表明荀彧之死不是身體原因。荀彧是知道自己阻止不了曹操稱公、稱王、加九錫,但是他又必須要站出來阻止,一旦妥協默許他自詡漢臣的一世清白就毀於一旦,他的忠臣名節也就蕩然無存。

第二表明荀彧之死並不是在曹操的強迫之下而死。曹操能夠發展到今天的地步,跟他荀彧是有很大關係的,此時荀彧無法突破自己的心理關,他必須要選擇在曹操稱公之前死掉。

薨字其實也有深意。天子之死稱崩,王公之死曰薨。三國曹操、劉備之死都稱崩,孫權雖然也已經稱帝,但死後曰薨。

這一點范曄的《後漢書》和陳壽的《三國志》記載一樣,值得玩味。

還有一個遂字,【彧疾留壽春,以憂薨,時年五十。諡曰敬侯。明年,太祖遂為魏公矣。】

荀彧死後第二年曹操才稱魏公,但是陳壽加用了一個遂字,表明了陳壽的觀點。陳壽認為荀彧之死跟諫阻曹操稱魏公加九錫有直接關係。

網上及影視劇作品多流傳促使荀彧死亡的原因是曹操賞賜荀彧食物的時候,寄了一個空盒子。荀彧一見空盒,深明曹操之意,於是吞藥自殺。

其實這個不太真實,合理推斷應該是曹操通過董昭密訪知道荀彧對他策劃九錫之禮持反對立場以後,開始逼迫荀彧明確表態,也就是要強奪荀彧的漢臣志向。

當時曹操要南下討伐孫權,上表給漢獻帝請求讓荀彧到譙縣勞軍。漢獻帝準奏以後,荀彧到達譙縣就被曹操扣留。

【《三國志》記,會征孫權,表請彧勞軍於譙,因輒留彧,以侍中光祿大夫持節,參丞相軍事。】

勞軍這件事本身就非常奇怪,因為曹操和荀彧合作這麽多年就很少上過戰場,都是在後方支援看家獻策。況且現在荀彧已經是50歲的人了,安排勞軍這種苦差事顯然別有用心。

扣留這件事就更有問題,曹操為此還專門給漢獻帝上了一道冠冕堂皇的奏折。說臣今天要過江打孫權了,因為是奉命討伐孫權的罪行,是皇家差事,所以最好派個大臣來監督我,這樣也防止我有辱君命。皇上你也別不好意思,文臣武將並用的例子自古就有,還是有個文臣來監督我比較好,別以後我幹了什麽事說不清楚。我看滿朝文臣,荀彧最合適,你也最信任他,讓荀彧來宣示你的命令最合適。正好荀彧現在就在我這呢,行軍打仗的事講究的就是速度,因此沒時間提前請示你,現在我就直接把荀彧留下來了,跟你匯報一下。”

漢獻帝接到曹操的奏章,見曹操先行後奏,木已成舟,只能屈就曹操的意思。於是下詔讓荀彧以侍中光祿大夫(類似國家顧問)的身份,持使臣符節,給曹操做參謀。

曹操的這一番以退為進的操作並不是要逼死荀彧,而是告訴荀彧,皇帝也得聽他的,更不用說你荀彧了,小胳膊擰不過大腿的道理不懂嗎?漢獻帝都妥協了,你還掙扎個什麽勁,趕緊從了老衲吧。

荀彧很糾結,所以很憂鬱,但是他最終沒有選擇在沉默中爆發,而是選擇了在沉默中死亡。以死明志,荀彧是條漢子!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