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普洱茶,手工茶和機制茶有什麼區別?哪種茶收藏價值更高?

普洱茶中手工茶和機制茶的異同

文/祥子

在計劃經濟和中國茶業復興的前端,追求生產效率和產量,很多茶類都改用了機械化生產,很多手工藝失傳;雲南茶區工藝現狀,除普洱茶外,滇紅、滇綠基本是機械化生產,因為滇紅品質特性單一,主要標準是外形定級定價,所以手工化的價值也較低,如猛庫茶區的滇紅烘籠碳培乾燥工藝已經沒有人在這樣生產滇紅茶,但是機械化生產也需要大量人工輔助製作;



普洱茶還保留了一部分手工工藝,隨著名山熱,茶葉價值的提高,很多茶區手工藝水準越來越高,但是還做不到完全的無汙染清潔化生產,主要還是以小農生產為主,品牌企業更多的是收購曬青毛茶原料進行精製加工。

猛海、易武地區手工茶製茶量較大


區域性來講,由於猛海、易武地區發展較早,茶葉單價高,經濟效益較好,茶農、茶廠更願意投入精力來做手工茶,手工茶製茶量較大,臨滄茶區巨大的原料輸出量除少數名山外更多是以機制茶為主,主要因為臨滄茶產量巨大、以及臨滄茶香甜型的茶葉特性。所以更多茶企使用高效的機制茶生產。

普洱茶的工藝流程


普洱茶的工藝流程:分初製和精製兩大重要階段。兩個階段都可以分出手工或者機制工藝,其中也有交叉的,如初製用機制工藝後用手工壓製餅茶,普洱茶因其生產工藝的異同帶來品質的異同。普洱茶的兩個品質價值:新茶品質價值和倉儲價值。


初製形成的品質


手工茶口感較醇和、香氣高、蜜香、輕味弱、味道更佳濃厚、豐富度高、苦澀尤其澀度較低,回甘較好,容易出個性化產品,品質特點更加明顯,山頭韻更足,手工茶有極強的降苦澀功能,機制茶則更加白皙,較為緊實,鮮爽度較高,較甜。

不良手工工藝


有煙味、有胡點、茶湯渾濁、發酸等,歷史上的手工茶如下關的煙味沱茶。


普洱茶生產原料的複雜性,不同茶區、不同品種、不同採摘標準、對不同品質需求,需要不同的工藝製程,如想要高香的品質那麼就需要長時間萎凋和長時間殺青,所以很多都需要靠製茶司機的經驗總結。

精製階段


就是一個深加工的階段,需要有國家承認的生產許可證(sc)才能生產,通俗點說就是普洱茶的緊壓製階段。緊壓茶磚一般都是機器壓製(一般使用液壓機)只有餅、龍團、沱茶等可以手工製作。

精製形成的品質:主要是在倉儲價值。


手工壓製茶餅陳化快,轉化效率高,而且餅面和餅心轉化速率相當,機制壓製餅陳化慢但是有利於香氣保存,因此有些下關鐵餅陳化下來品質不錯,但是在生產過程中機子餅內部容易不乾,會出現內部茶葉變質,機制餅不能自然晾乾,必須烤房乾燥,控制不好容易失去部分轉化力,機制餅內部是厭氧發酵會在特殊環境下形成金花。


手工茶果膠質較多,在壓製時因為其粘性強更不費力,手工餅容易撬取茶葉,冰島等高端茶還是以手工餅為主。

倉儲價值


用同樣的工藝壓製後,經過倉儲,手工初製的茶的醇化效率更高,5年的手工初製的茶就會較為醇和,但是機制初製的茶可能要七八年。


陳化後內質的豐富度也更高。手工初製茶和機制初製茶會在陳化的趨同效應下,慢慢品質會趨同,可以利用趨同效應通過倉儲改變機制茶的品質。所以就玩家收藏價值來說,手工茶收藏價值更高。


無論是初製階段還是精製階段,機制茶優點就是品質穩定、效率高、人工成本低,易操作、適合大面積生產,品質均勻穩定,手工茶成本高,但是手工讓茶葉優秀品質快速展現,但受工作效率低以及手法不均勻製約。手工茶的具有較高的文化內涵。

未來茶葉的生產也將依託於人工智慧


人力優勢逐漸消失,人力成本越來越高,更多的年輕人不想體力勞動,能夠傳承的手工藝人會越來越少,這個是大時代的趨勢,未來製茶司機的薪資水準會越來越高,可能只有極少數的名山茶才能做全手工茶,手工茶的價格也會水漲船高,另外隨著人工智慧時代的到來,茶葉未來工藝肯定是以智能機器人生產為主,溯源體系將更加健全,茶園的土壤、大氣、茶樹的生長狀態都會適時監控,並且有大數據分析,適時採摘、適時製茶、做出最優品質的茶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