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孔子的叮嚀:不忘公心,做社會人

山東畫報

人們都處在特定的社會關係中,就要考慮自己的社會性存在,那麽,心裡裝著“公”,具有公德意識就很有必要。孔子說“天下為公”,正是希望人們不要自私,做一個合格的社會人。

孔子的社會理想是“大道之行,天下為公”。這話正應了“公道”那個詞,只有“公”,才有“道”;沒有“公”,“道”何求?

人都不是孤立的存在,人的社會聯繫主要有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五個方面,處理好這些關係十分重要,所以《中庸》說:“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達道也。”

社會中的其他關係都由這些關係派生出來。處理這些關係,需要努力修身,人人有“道”,這個“道”就是孔子的恕道,即推己及人、換位思考。主動修身的人越來越多,社會就會有公道。

在孔子和早期儒家那裡,“公”是處理各種關係的基本原則,其內涵和外延都很豐富。

歷史上,很多人論證人的自然性與社會性的關係,認為“人之所以為人”,應當遵守社會的規範,這些都可以包含在“公”的概念之內。作為社會的人,人不能隻考慮個人,要“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自己的行為符合社會角色的要求,這才算做到了“公”,才符合“道”的要求。

孔子希望社會精英們“志於道”,有更多的人遵“道”而行,工作中“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敬”,家庭中“父子篤,兄弟睦,夫婦和”,社會上“老者安之,少者懷之,朋友信之”。如果是這樣,距離孔子所理想的“天下為公”、社會“大同”就不遠了。

長期以來,在不少人心目中,“天下為公”好像只是一個高尚的口號,甚至是可望不可及的空想。其實,“天下為公”應該具體落實為人們切實的行動。

孔子有他心目中的“天下為公”,那就是“選賢與能,講信修睦”,“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老有所終,壯有所用,矜寡孤疾皆有所養”,“貨惡其棄於地,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不必為人”,“奸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不作”。人們敬老愛幼,安居樂業,有充分的社會保障,不浪費,不私藏,安分盡力,人心和順,社會安寧。

做到這些,需要人們的公共意識,需要人們的社會性意識。而這,不該是任何一個民族、國家,乃至一個集體都希望做到的嗎?這不也正是我們追求的理想狀態嗎?

星雲大師在他的《人間因緣》中有“一半一半”的說法,他說“善良一半,邪惡一半”“真的一半,假的一半”“佛的世界一半,魔的世界一半”。

這樣說來,“公”與“私”也是一半一半,自古及今,人們的心裡都有“人心”與“道心”、“人情”與“人義”、“天理”與“人欲”的對抗,早在殷末周初,薑太公《六韜》就說“義勝欲則昌,欲勝義則亡”“敬勝怠則吉,怠勝敬則滅”。這種“欲”與“義”、“敬”與“怠”的鬥爭經常會出現,它有時就表現為“公”與“私”之間的鬥爭。

《尚書》說“以公滅私,民其允懷”,《墨子》提倡“舉公義,辟私怨”,哪家哪派都希望“努力好的一半,減少壞的一半”。人屬於社會,就應考慮自己屬於一個家庭、社會或集體、國家,不能總是想一己之私。社會要更加美好,人們就要努力“公”的一半,減少“私”的一半。

如何增強公共意識,提升公共道德?孔子提出的方法是“循禮而動”。他說:“講信修睦,尚辭讓,去爭奪,舍禮何以治之?”“欲、惡者,人之大端。人藏其心,不可測度,美、惡皆在其心,不見其色。欲一以窮之,舍禮何以治之?”

“禮”之所以重要,因為它是規則、規範,是標準、界限,是公德的要求。“天下為公”的“公”也可理解為“共”,人生活在共同的社會中,就應有明確的“社會性”意識,從而休戚與共,協同合作。應該摒棄自私,互相關心,扶危濟困,而不能各行其是、自私自利,更不能損人害人、弱肉強食。

“天下為公”的觀念啟示人們要有“社會共同體”或“命運共同體”意識,多包容,善合作;少對立,不對抗。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