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陳引馳、彭敏:背詩雖好,可不要貪多哦

2018文景·藝文季

本文源自上周結束的2018文景藝文季第二場論壇“今人如何品唐詩”,下周文景將繼續放送藝文季後兩場論壇內容,敬請關注。

最近幾年,古詩詞因為大眾電視節目大火起來。唐詩是古典詩詞中繞不過去的一部分。但是比拚數量的背誦是否真的有益?唐詩是否真的高高在上?中學的標準答案“意象鮮明”是否可以概括所有好詩?複旦大學教授陳引馳和“中國詩詞大會”亞軍彭敏在藝文季上分享了他們的看法。

學習唐詩,背誦不可少

陳引馳

“詩就是背的,文章就是讀的”

我講的只是我自己的看法,也不一定都對。我覺得其實學詩詞,讀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要讀出聲音。我們現在更多都是看文字,實際上聲音是非常重要的。過去,人們也是讀出聲音來的。你看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大家去紹興還可以看到百草園,壽老先生教魯迅他們小孩子讀書,就是一邊讀啊背,一邊腦袋還轉來轉去的。

去年上海書展我講了兩句話,後來記者在報導中抓住了,我覺得抓得非常好,是說“詩就是背的,文章就是讀的”。詩,大量的詩,特別是唐詩,很多是近體,也有古體。律詩、絕句,最好能背。文章也得讀,讀出聲音來,就可以知道裡面的氣脈、文意是怎麽走的,就可以知道何謂抑揚頓挫。

從背詩來講,以前好像有爭論,有不同意見。小孩子什麽都不懂,你一上來就讓他背行不行?他不懂你讓他背有什麽意義?這個不一定。特別是中國的詩,有聲韻之美。我有一個學生最近生了孩子,那個孩子一歲還不到,他們就教他讀詩,讀最簡單的“鋤禾日當午”,比如他們讀四個字——鋤禾日當,小孩就會接非常近的音,他能分得清,他知道音很近。小孩對聲音有敏感性,意思不一定要完全知道。

剛開始讀書,先讓他讀,讀熟了能背最好;以後,上學了,要考試了,那個時候你一字一句再給他講清楚,這個字是什麽意思,那個詞是什麽意思,這一句是什麽意思,整首詩是什麽意思。最開始,其實這麽隨意地讀,體會聲音之美,等他懂一點了,認些字了,他即使不能精確地知道這首詩的意思,小孩子是明白的,霧裡看花也很美。下一步再跟他講字詞句篇,我是這麽想的。

彭敏

詩不背下來,和沒讀過差不多

對於背誦,我感受很深,我小時候喜歡背詩詞,但是很多詩並沒有理解得特別深刻,小的時候讀杜甫的《贈衛八處士》,“少壯能幾時,鬢發各已蒼”。那個時候我還是個寶寶,怎麽能懂?後來發現牙不好了,發際線也變高了,才深刻理解了這兩句詩。

我個人覺得背誦對於學詩詞真的非常重要。其實說白了,中國古典詩詞它的主題和意蘊是高度重複的,高度類型化的,總是在傷春悲秋、傷離贈別、憂國憂民,你要歸納一首詩的思想內涵,會發現很多千篇一律的東西,所以,你如果只是知道一首詩說了什麽,而沒能夠把它背下來的話,可能跟沒有讀過它都差不多

比如我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最近讀到兩句詩我覺得特別棒,它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叫作站得高你就看得遠。大家覺得這個詩好不好?很一般,對吧。可如果你能背下來,就是“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震撼。背和不背差別真的很大。詩是用來背的,文章是用來讀的,陳老師這樣說,我非常讚同。可是現在中小學語文課本其實比較嚴格,像《嶽陽樓記》《滕王閣序》都要求全文背誦,對吧?

古詩沒必要背太多

陳引馳

我反對背太多詩

這裡也有一些小朋友,我這個話也不太好講。彭老師剛才舉的這個例子,《嶽陽樓記》背就背吧,但《滕王閣序》背與不背我覺得關係不大。古詩詞是傳統文化中很重要的一個部分,我們對傳統的了解,其實都存在一個我們怎麽去吸取它,怎麽主動地去把握它的問題。不是說有這樣一部經典,我們一字一句全背下來了,這個東西就是我的了。不是。學古典也好,經典也好,詩文也好,真正讀熟,或者背出來,這是一個方面。你背出來了,熟了,這個才是你自己的。

另外一個就是它裡面的東西,真正要去理解了,才是你自己的。一千首詩,可能只有兩百首是讀熟的,五十首是背下來的,這個才是你自己的。一首詩八句,你記住兩句,這個就是你自己的。對於經典,對於詩詞,其實就是要以自己為出發點,我能夠理解多少,能夠接受多少就接受多少,接受了之後這個就是我自己的。

前天跟葛劍雄老師一起在上海書展現場做了一個活動,談到中國的教育問題還是教育的中國問題?有很多事,我們講了也沒有用。中國教育現在最大的問題是什麽?是教育過度。比如,一位剛上一年級的孩子,可以認1600個字。這是幹嘛呢?認1600字,照道理什麽都能看,但是只有六歲,你給他一張報紙,他即使每個字都認識,也不知道在說什麽。也就是說,認字的水準遠遠超過理解的能力,這完全沒有必要。

通常我反對背太多古詩。有些東西,沒有辦法知道很多很多,即使背下來了,實際上真正化為己有的還是非常有限。古詩文,你讓他讀得太多,對少部分有天賦的,有能力的,像彭敏,沒有問題。但對大部分人,我覺得少、精,讓他們能夠體會比較重要。這以後就可以形成一種共同的語言,大家都有共同的文化基礎,共同的對傳統的了解,這就有益於塑造文化的認同。

我舉過一個例子,假想一個孩子30年後,在紐約街頭遇到他的同學,談資是什麽?“我們四年級期末考試第三道數學題怎麽怎麽”,會嗎?不可能,有誰會去講這個東西?相遇了,來兩句詩,這時詩就變成了文化密碼,這個東西大家會真正記住,而且記住一輩子,成為大家共同的文化記憶,互相之間認同的很重要的憑證。

彭敏

青少年讀書,先把一個領域吃透

陳老師有一點講得很有意思,有時候讀東西讀多了以後,會有點知識泛濫的感覺,看似什麽都懂一點,但是因為太多,尤其如果中小學階段就讀了特別多東西,很容易消化不良。我覺得青少年讀書,尤其是小孩子讀書,可能在一個階段之內,專注讀一個範圍、一個領域內的書,先不要旁及其他的領域,而是把一個領域吃透,可能是更加有效的讀書方式。

一般來講,一個人一生的讀書會分為很多階段。比如說我小的時候,就是喜歡讀古詩詞,到了初中,我就喜歡讀武俠小說,等到高中,我想寫詩,我就瘋狂閱讀外國和中國現當代的詩歌,後來寫小說,又讀了很多當代的小說。然後這些年因為我想當一個暢銷書作家,我又在瘋狂地讀江南、唐家三少、郭敬明等作家的書。在一個階段之內,針對性地廣泛閱讀一個領域內的書,我覺得是一個比較好的學習方式,它能夠特別迅速,特別直接地,馬上反饋、回饋到你的學識和你的寫作水準層面上來。

詩詞混搭,融入生活

彭敏

詩詞混搭,融入日常生活

我們今人如何品唐詩?我想到一個比較好玩的視角,就是詩詞混搭。陳老師方才用李紳的《憫農》表演了一段唐詩“喊麥”。那麽我就來給大家分享一些詩詞混搭,都是網上網友們玩出來的:

少小離家老大回,安能辨我是雄雌。

朕與先生解戰袍,芙蓉帳暖度春宵。

但使龍城飛將在,六宮粉黛無顏色。

仰天大笑出門去,一枝紅杏出牆來。

下面這個特別牛,“小憐玉體橫陳夜”——“正是男兒讀書時。”這個男兒,將來一定特有出息。還有比較常見的:

紅酥手,黃?酒,兩個黃鸝鳴翠柳。長亭外,古道邊,一行白鷺上青天。

我這麽一說大家都笑,其實詩詞混搭古人也玩啊,隻不過他們管這個叫集句詩。像王安石、蘇軾、黃庭堅,他們都特別愛玩這個。王安石他玩了一個挺高級的,南朝梁代有一個詩歌殘句,風定花猶落。一直沒人對出下一句。王安石說,要不對這個?“風定花尤落,鳥鳴山更幽。”本來是“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都是說的聲音,王安石這一改,前面一個說視覺,後面一個說聲音,意境上特別匹配,這也是一種形式的詩詞混搭。

除了詩詞混搭,還有一個好玩的方法就是把詩詞把唐詩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我們覺得唐人離我們很遠,但其實每個時代,人性是相似的,人的思想感情,人的命運遭遇,也有很多驚人相似的地方。所以唐代的詩人發出的感慨,今天讀了仍然有共鳴。

比如本來特別不想上班,但是一查自己銀行卡餘額發現還是得上班,這個時候心情就是“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如果有一個男生追求你,但是你又不喜歡他,你怎麽回答?你可以說:“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我對你也不是沒有感覺,你送我的LV、香奈兒什麽的也挺好,可是我已經有老公了。

陳引馳

唐詩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來的

彭老師講得很精彩,他講要從我們今天的生活經驗入手,因為古今雖然有很大的差異,但是也有很多的情境都有相通的地方。還有一點我想補充的就是,我們讀這些詩的時候——哪怕讀唐詩,覺得好像特別了不起,要戰戰兢兢,很恭敬地焚香沐浴更衣,這當然是對傳統的尊重,態度是對的。但當時詩人的很多詩作其實就是日常生活當中來的,可以說,絕大部分的作品都是這樣。

在唐代,做詩就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跟我們今天寫部落格、寫微博、寫微信是差不多的。唐詩現在能看到的大概五萬首,但唐代人們曾經寫下的詩作肯定遠遠超過這個數量。微信、微博最精彩的篇章,大家覺得很妙而能夠流傳下來的是少數,大部分人寫得不怎麽好,但這是他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即使是大詩人,那也是很日常的。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隨便寫的。白居易,隨便寫的:“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我們讀詩的時候,不妨用一個很平等的態度對待。正如彭老師剛才說的,我們今天讀唐詩,把古詩放到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去用,去理解。另外我想補充,在當時來講,很多詩作就是在日常生活當中產生出來的。

“意象鮮明”是正確的廢話

陳引馳

“意象鮮明、形象生動”是正確的廢話

目前的中學教育,可能就會開始向學生講授,某一詩篇寫得如何好,比如有些固定的分析方法是談意境如何優美深邃、意象怎樣生動鮮明。所謂“意象”,一個是“意”,一個是“象”。“象”就是一個模模糊糊的形象。“象”跟“形”兩者有差別。我們一般講“天象”、“地形”,“象”要虛,“形”要實。對於一首詩而言,形象當然要有。除了形象之外,還有“意”。“意”和“象”兩者結合,就叫“意象”。

我們現在的教學中,“意象鮮明生動”幾乎成了一句分析詩歌的套話。而意象其實就有不很生動的。並不是所有詩歌中都有意象,或者,即使是同一件事物,在某首詩歌中是意象的,而在另一些詩歌中則不是意象。比如同樣寫月亮,要是泛泛地寫,說它如何明亮,例如陶淵明的“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詩中的“月”是意象嗎?不是,意象一定要有特定的“意”和“象”結合在一起,有“意”有“象”才叫“意象”。

對此,我再舉一個例子。剛才講到王維,王維信佛,他的詩中經常出現“空山”二字,比如膾炙人口的詩句“空山不見人”、“空山新雨後”等。在別的詩人那裡,“空山”不是一個意象,“空山”很可能就是光禿禿的,什麽都沒有。而在王維的詩裡,就是意象。王維有不少詩都寫到了“空山”,幾乎成了固定搭配,人們就開始猜測,這個詞頻繁出現,到底有何意義?“空”是不是有佛教意義上“空”的意味在裡面?對此有很多討論。

而王維的“空山”,是鮮明生動的嗎?答案可能是否定的。寫得鮮明生動具體是指什麽?是要寫山陡峭還是平緩。但王唯的“空山”雖然有“意”有“象”,但談不上鮮明生動。現在有很多學生背標準答案,談及意象,就和“鮮明生動”聯繫在一起,其實並沒有結合詩歌的具體內容進行有效的分析。

實際上,用平常的態度,仔細進入一首詩,會讀出很多有意思的東西,是很好玩的。比如杜甫的《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全詩開篇寫“兩個黃鸝鳴翠柳”。是兩個黃鸝在樹上,而且是在旁邊,在近處叫,因為如果在很遠的地方叫,是聽不到的。接下來寫道“一行白鷺上青天”。黃和白色彩相對,而“白鷺上青天”區別於首句“黃鸝鳴翠柳”,是沒有聲音的。黃鸝在近處,白鷺則在遠處。視角一下子就拉開了。

再下句,“窗含西嶺千秋雪”,西嶺肯定是遠處,是從窗子裡看到的。如果我們把這句詩想象成電影鏡頭的話,那就是取景框往後拉一點,從近處的視窗來眺望遠處山嶺的視角。末句“門泊東吳萬裡船”,船是動態的,前一句的“西嶺千秋雪”則是靜態的。我們看這首詩的聲色遠近,動靜對比,都是互相對應,互相搭配的寫法。

史書上對杜甫的評價是“偏燥”,意思是不鎮定,做事容易過頭。讀“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我相信他是一個內心動蕩不已的人。這首詩的整個視角,搖曳得非常劇烈。現今中學教育中慣用的分析套話,所謂“意象鮮明、形象生動”,這些都是正確的廢話,我們其實沒有所得。拋開這些東西,用非常平常的心,仔細地體會、體察一首詩作,則可以看到它有意思的一面,這樣讀詩才比較有味道。

2018文景·藝文季回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