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關於醫學人工智能的產品化,這裡有6點思考

純乾貨

- 文丨趙泓維 -

- 來源丨動脈網(ID:vcbeat)-

思考之下,如何開發符合市場需求的AI產品?

當人工智能開始嘗試進入醫療領域,逐漸被醫生、醫院、患者所了解、接納時,它的商業化問題依然撲朔迷離。

不同時期的企業往往面臨著不同的推進路徑,如今醫療AI商業化停滯於“提交申請”到“獲得申請”的真空期,創業公司們紛紛啟程尋找各自的生存途徑。

行動固然刻不容緩,但對於醫療的基本問題,我們必須深入思考,並以此為道標,避免在發展的途中偏離價值的導向。

6點關於AI醫療的思考

醫療的核心內容是什麽?

“診斷、治療是醫療的本質,是醫療行業的價值核心環節;能夠進入這個環節,就意味著能夠分享醫療行業的豐厚回報”。

“醫療活動的核心主體是醫生,醫生所輸出的醫療能力表現形式為醫療水準、效率、體力、腦力,這是醫療領域最為稀缺的要素;誰有能力掌握或者複製、倍增這些稀缺要素,誰就有能力進入醫療的核心價值環節,從而獲得豐厚回報。”

以互聯網醫療為例,這一領域在過去近10年來投入巨大但收益甚微,其原因只有一條:沒有進入核心價值區域,而只是“徘徊在周邊”。究其原因,對醫療的“核心稀缺要素”沒有發生影響。

這意味著AI的發展必須以:掌握醫療核心要素、進入醫療核心價值環節、獲得豐厚回報導標。換言之,做能夠複製、倍增醫生能力的技術,形成進入診斷、治療環節的產品,才能獲得更大的利益。

AI能給醫療帶來什麽?

醫學AI的發展方向,必定是解決核心資源不足的問題,直接切入診斷、治療這一核心利益環節,醫療AI研發機構應該明確了解這一點。

清楚了醫療的核心內容,也就會有明確的目標方向,AI在醫療上解決的就是“倍增醫生能力”的問題。

醫學AI方向很多,如今企業紛紛集中於影像,並不意味著醫學AI只能處理影像,而是因為影像數據相對單純,“參考變量”相對較少,容易獲得突破而已。

醫學影像AI只是是第一步,當醫生能將患者的既往病史、基因、身體狀況等因素連接在一起,甚至能對患者的未來做出精準的預測,並以此指導患者當前的治療,這是人工智能為醫療帶來的潛在價值。

中國是否比西方擁有更多優勢?

截至2019年,國內做醫學AI研究的公司在數量上已超過美國,很多企業都招攬了頂尖的海外AI人才,一方面是為了收獲一流的AI技術,另一方面則是為了開拓海外市場。

坦言,中國在AI基礎研究上,比照美國,無任何優勢;在細分領域應用研究上,或有領先。

在醫學AI研發上,大家所說的數據優勢,更多是表象,我們真正的兩個核心優勢,一是法律的寬鬆,第二是國家的導向。這兩個優勢在未來一定會消失,而消失以後,公司是否能繼續存活,這是我們必須要思考的問題。

總的來說,企業要借勢發展,未雨綢繆。如今寬鬆的法律環境並不意味著現在的問題不會在未來某一時點清算。這裡有很多需要思考的話題,比如企業數據來源如何?合作方式如何?盈利方式是否合理?是否合法?

很多企業表示已與數百家醫院達成合作,但具體合作方式如何,我們無從得知。對於AI這一新興技術,企業所有現有的合作與數據來源最好能符合當前的法律法規,如果不夠真實合法,那麽需注意產權問題,以免在數年之後再談知識產權的劃分問題。

醫學AI是技術還是產品?

技術和產品互為因果關係,但是從商業機構的角度上看,AI一定是產品。很多企業與三甲醫院醫生的合作是以互幫互助為合作前提,即企業幫助醫生完成高質量論文,而醫生確保企業的產品進入醫院,至於產品的使用,卻不在醫生考慮的範疇。這樣的合作是不合理的,如此產生的產品不一定符合醫院的需求。

藥監局審批有多重要?

在中國三類醫療器械注冊方面,至今無一公司通過審批,甚至無一提交嘗試性提報的材料。這是因為在現有AI產品,在沒有明確標準的情況下,大家還沒有完成自證“安全”、“有效”的過程,或者沒有找到自證這兩點的辦法、途徑。

事實上,對於一個新的技術,我們不必太苛求其完美。但是醫療容不得半點馬虎,法規不會有太多“彈性”。

“獲證”是產品上市的必要環節,為此大家想各種辦法“獲證”,對於有經驗的機構來講,“獲證”並非難度巨大的一件事,但是“獲證”並不意味著產品的有能力贏得市場,“內行看門道,外行看表象”。

由此可見,審批是醫療器械商業化過程中至關重要的一環,但環節上下遊的銜接同樣重要,通過審批並不等於企業已在這個市場取得絕對的成功。

現階段的醫學AI應該發展什麽?

從現狀來看,肺結節、眼底依然佔據了核心研發方向。這意味著數據獲取的難易程度在很大程度上確定了醫學AI發展的方向。

醫學領域的數據是多樣性的,研發一定不是“搞噱頭”,真正的的價值一定是體現在研發成果能夠解決臨床問題上,因此,我們更看重臨床應用性:

1、 針對某一領域,對疾病的覆蓋要有廣度

應用研發不同於學術研究,沒有廣度就沒有應用。以內鏡AI產品來講,覆蓋大多內鏡下疾病,才是應用的前提。當醫生把“一根管子”插入患者消化道時,需要把整個情況了解清楚,而不是說“我只會告訴你某一種病的有無,其他疾病我們不了解”。

未來很長一段時間,AI對任何一種疾病的診斷準確率多不會超越人類的認識,只是在效率上比人類強,在“能力上”有可能超越普通醫生甚至一部分高級醫生群體,但不會超越人類的認識。

2、 應用場景真實

不能臆造出某種場景,醫療有它的路徑和習慣。若從業者對這個領域缺少深度的了解,很容易犯錯誤。例如,內鏡、超聲等領域一定要求應用技術是實時的,因為醫生需要在檢查的動態過程中發現疾病;醫生發現疾病,留取數據再讓AI技術幫助診斷的場景是偽場景。

所以在很多領域,AI產品的硬體化、設備化、實時性非常重要。同時,分辨真實應用場景,需要對行業有深刻的了解、認識——這一領域需要真正的“行家”來駕馭。

3、產品形式便於接受。

產品應該是醫生能接受的形式——好用。

產品應該是銷售能接受的形式——便於獲利。

產品應該是自本能夠理解的形式——能清楚展現回報能力。

思考之下,如何開發符合市場需求的AI產品?

在明確醫療的核心內容、人工智能的價值、國內企業的優勢等問題後,那麽,怎樣的研發成果能夠落地?

如今的AI界已不再是兩年之前,眾人不會因為一個新的突破而歡呼雀躍,而是率先思考這個“新發現”是否擁有真正的臨床價值。因此,現階段的產品必須要做到三點:

第一,醫學產品需真實可用,有直接價值。這意味著企業需先做“面”,再做“點”。沒有醫生會為了尋找單一病灶而去為患者做胃鏡手術,所以單一病中的產品是缺乏臨床價值。只有當開發者能夠把大多數疾病都置於識別範圍內,該產品才可能是一個臨床應用級產品。所以,以如今AI企業的研發能力而言,對於一個AI產品,可以在點上做的不夠透徹,但是仍要兼顧其面,否則這樣的AI不能成為產品。

第二,醫學產品需具備獨立性、可靠性,能簡化工作,而不是增加負擔。以眼底產品為例,美國的家庭醫生通常是不會為患者閱讀眼底照片,而如果將眼底AI產品向這些家庭醫生銷售,這將增加他們的義務勞動,這不符合使用者邏輯。

第三,在設計產品時,開發者需清晰企業將開發一個獨立的軟體,還是要在未來依附於GPS的廠商。

總的來說,企業在開發AI產品,全病種優於單病種;實用優於科研;方向確定先於產品設計。商業不同於科研,要打造出一流的AI產品,管理者需要更多地從產品使用者的角度考慮問題,了解使用者的實際偏好,這樣的產品才擁有臨床價值,才易於被市場所接納。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