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盤點清代帝王閑章,最能反映帝王心境與生活情趣

印璽,皇權的象徵。

在清代帝後寶璽中,除國寶之外,所佔比重最多的是皇帝們鈐諸禦筆書畫上種類繁多的閑章。這些閑章從內容上可分為5類:

第一種是年號璽。凡是皇子即帝位後,都要刻一套年號璽,一般包括“某某之寶”、“某某禦覽之寶”、“某某禦筆之寶”、“某某鑒賞”、“某某宸翰”等。而王子登基前的印章,如雍正帝的“皇四子和碩雍親王章”乾隆的“寶親王寶”等也附於此類。

第二種是刻有宮、殿、樓、堂、齋、館、閣、院等名字的印章,是為宮殿名璽。

第三種是鑒藏璽。

第四種是嘉言詩詞璽。此類璽印包括帝王告戒自已的箴言警句;摘取古人詩詞佳句以及帝王自已的禦製詩文等。此類璽印最能反映帝王心境與生活情趣。

第五種是花押璽。此類閑章使用的印材比國寶諸璽的種類多了不少。那種寬邊的大印,一般多用玉石為之。康熙時期用的多是蒼玉。而乾隆中期平定回部之後,才使用新疆和田所貢之白玉和碧玉。而遼寧的岫岩玉則是到了清末才大量使用。除了玉石,還有壽山石、青田石、昌化雞血石。此外還有瑪瑙、象牙、犀角、珊瑚、水晶、青金石、金銀、陶瓷乃至壇香木和竹根等等。

文華殿寶丨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重建文華殿,東西後殿各五楹。為舉行經筵之地。按現在說法,這是清王朝培訓幹部的地方,在位帝王都要親臨講課。乾隆在位60年來此講課49次。光緒22年至24年(1898年),此殿成為接待外賓的地方。此璽為青玉質,交龍紐,印面為12.8厘米見方。

文淵閣寶丨明代文淵閣在午門內文華殿南,用於貯藏宋元舊籍,後毀於火。乾隆39年(1774年)重建於文華殿後,主要用於收藏《四庫全書》。為保險起見,除大內有文淵閣,又在圓明園建文源閣,熱河建文津閣,盛京建文溯閣,各貯全書一部。之後,浙江人續寫三部,又分建三閣貯之。再後,鎮江有文宗閣,楊州有文匯閣,杭州曰文瀾閣。乾隆47年(1782年)《四庫全書》第一部告成,乾隆諭旨:自四月四日始每冊用禦寶兩方:前用“文淵閣寶”後用“乾隆禦覽之寶”。此璽青玉質,交龍紐,印面12.7厘米見方。

武英殿寶丨武英殿位於西華門內,規製如東華門內的文華殿。順治元年(1644年)5月,多爾袞進朝陽門,乘輦入武英殿升座。李自成進京稱帝時也在此殿受賀。康熙19年(1680年)設立武英殿修書處於浴德堂。從此武英殿修書處成為清內府刊刻書籍的專門機構。乾隆在位60年,各種書籍的纂修均在此殿完成。此璽檀香木質,異獸紐,印面15.7厘米見方。

乾清宮寶丨此宮是皇帝讀書、批閱奏章、召見大臣、接見外國使節以及舉行內廷典禮和家宴之地。順治、康熙時曾為寢宮。雍正時,秘定建儲製,設建儲匣高置於殿內“正大光明”匾之後,匣內有皇位繼承者姓名。所以乾清宮是宮中最為神密之所。此璽青玉質,交龍紐,印面11.6厘米見方。

懋勤殿寶丨此殿位於乾清宮西側,明代用於藏貯書史。清代為翰林侍值處,凡圖書筆墨文房四寶皆貯於此。康熙曾在此殿講過《易經》,雍正在此閱過殿試卷子,乾隆在此查閱庫存舊物,發現文天祥所藏端硯“玉帶生”如獲至寶。嘉慶時內府書畫鑒定之後,皆到此殿鈐寶。

此璽青玉質,交龍紐,印面11.3厘米見方。

五福五代堂寶丨乾隆49年(1784年)得玄孫,一堂五世。三年後乾隆命刻此璽,並在避暑山莊東宮“卷阿勝境”殿內懸“五福五代堂”匾。此璽青玉質,交龍紐,印面13厘米見方。

皇極殿寶丨為寧壽宮區主殿。1796年乾隆86歲初當太上皇時,在此舉行第二次千叟宴,入宴人數3056人,得詩6497首。賞90歲以上老人7品頂戴,100歲以上賞6品頂戴。此璽碧玉質,交龍紐,印面12.7厘米見方。

寧壽宮寶丨寧壽宮位於皇極殿後,宮製如坤寧宮,西楹為祭神之所,設煮肉大鍋,還有一東北式火炕。東楹為東暖閣。康熙28年(1689年)初建時為寧壽宮後殿。乾隆37年改建時始名之曰寧壽宮,原打算禪位後的頤養之所,結果乾隆禪位後仍住養心殿。此璽碧玉質,交龍紐,印面12.9厘米見方。

養性殿寶丨此殿仿養心殿而建,位於寧壽宮後。正中設寶座,北有佛堂。光緒居養性殿。此璽碧玉質,交龍紐,印面12.6厘米見方。

樂壽堂寶丨樂壽堂位於養性殿後。乾隆打算歸政後在此居住,但禪位後仍住養心殿。光緒二十年(1894年)慈禧60大壽後起居在樂壽堂。此璽壽山石質,雙螭紐,印面9.4厘米見方。

符望閣寶丨符望閣位於寧壽宮西路花園內,四面進深均為5間,樓3層,是此園最高亭式建築。乾隆間每歲臘月21日在此賞飯,入座者:禦前大臣、禦前行走、蒙古王公貝勒等。此璽碧玉質,交龍紐,印面10.8厘米見方。

養心殿寶丨清代從雍正到宣統,共有8個皇帝住在養心殿。並有順治、乾隆、同治三帝死於養心殿。1912年2月12日宣統帝在此殿宣布退位。此璽青玉質,交龍紐,印面10.7厘米見方。

戒得堂寶丨戒得堂位於避暑山莊清舒山館之左,建於乾隆45年(1780年)。因康熙有“戒之在得”遺訓,乾隆為警示自已並告戒後人不可貪得無厭,故提名“戒得堂”並寫記“以闡皇祖之義”。戒得堂周圍環列有來薰書屋、佳蔭室、含古軒、群玉亭、問月樓、鏡香亭等,八國聯軍進京時這些建築包括戒得堂均毀於兵火。此璽碧玉質,交龍紐,印面11.5厘米見方。

紀恩堂丨清宮諸璽幾乎都承之以紫壇木雕龍寶厘之內,匣外多有帝王提記。此璽匣外壁有乾隆38年陰刻填金《避暑山莊紀恩堂紀》。從文中得知避暑山莊和圓明園各有一處紀恩堂。萬壑松風是避暑山莊七十二景之一,康熙常在此讀書辦公。乾隆12歲時蒙賜在此讀書,陪侍皇祖。乾隆即位後,書“紀恩堂”額懸於萬壑松鳳,並撰《紀恩堂記》,紀皇祖之恩。此璽青玉質,交龍紐,印面11.9厘米見方。

快雪堂丨乾隆44年(1779年)楊景索獻《快雪貼》石刻47塊,乾隆為此增建一院落,名為“快雪堂”,並將石刻嵌於快雪堂前東西兩側廊內壁上,連同高宗提記共計48塊。此璽碧玉質,交龍紐,印面13厘米見方。

避暑山莊丨避暑山莊是康熙時建造的最大行宮。清代前期曾是清廷重要的政治活動場所。康熙50年(1711年)題名。此寶為乾隆年製。碧玉質,交龍紐,印面10.7厘米見方。

學詩堂丨學詩堂即景陽宮後殿,為乾隆禦題書房額。乾隆時以古後妃有嘉德懿行者,命作宮訓圖十二幅以形其像,遇年節張掛各處,年事畢,收貯於學詩堂。此璽白玉質,螭紐長方璽,印面3.2厘米乘2厘米。

繼德堂寶丨繼德堂有兩處:一在大內毓慶宮後,為乾隆所賜匾額。一在避暑山莊,建於乾隆57年(1792年)。嘉慶繼位之初(1796年)曾著《賜居繼德堂恭記》專述此事。此寶青玉質,雙螭紐,印面直徑6.8厘米。

味余書室丨繼德堂東次間為味余書室。嘉慶為皇子時書室舊額。嘉慶即位後常在此室齋宿。此璽白玉質,雙螭紐,印面4.3厘米見方。

知不足齋丨此齋位於東六宮繼德堂東次二間。知不足齋原為沿杭城鮑氏藏書室名,因其《知不足齋叢書》24集流傳禁中,嘉慶讀後作《知不足齋》詩,並注曰:鮑氏乃讀書人知不足,朕帝王家亦知不足也。此璽白玉質,蹲龍紐,園形,通高6.4厘米,印面直徑3.9厘米。

尋沿書屋丨大內和行宮各處房間差不多都有一方表示名份的印章。尋沿書屋位於閱是樓後垂花門內,它的作用相當於招待所或等候室:宮外的福晉和各王進宮見駕時便住在此屋;光緒皇帝每日給慈禧請安都先來此屋等候。此璽白玉質,異獸紐,長方形,印面長3.8厘米,寬2.6厘米。

三友軒丨位於寧壽宮花園遂初堂的後邊,始建於乾隆37年(1772年),4年後完工。因院內有“歲寒三友”松竹和臘梅,便起名三友軒。此璽碧玉質,螭紐,長方形,印面長4.1厘米,寬2.5厘米。

體和殿丨光緒9年(1883年)在儲秀門和翊坤宮後殿拆除的舊址上,建此體和殿,使儲秀宮、體和殿、翊坤宮聯成一體。慈禧住儲秀宮時,在此傳膳。光緒17歲時,慈禧為他選後妃的儀式,也是在此殿舉行。此璽為岫玉,獅紐,方模圓璽,印面直徑3.2厘米。

儲秀宮之寶丨儲秀宮是明清兩代皇帝後妃居住的西六宮之一。乾隆的皇后、同治的皇后都曾在此居住。慈禧初進宮(葉赫那拉氏)封為蘭貴人時在此居住。慈禧50歲生日以後,想起當年光景,又從長春宮移到儲秀宮,連住10年。此璽為壽山石,獅紐,印面3.2厘米見方。

三希堂丨緊挨著養心殿西暖閣,兩小間,每間面積只有4平方米。因屋裡存有王羲之《快雪時晴帖》、王獻之的《中秋貼》和王珣的《伯逺貼》三件稀世之珍,故提名為“三希堂”。屋內迎門西牆上還貼著郎世寧所繪雍正和乾隆父子的通景畫。此璽為田黃石,素章無紐,印面長4.2厘米,寬2.3厘米。

太極殿寶丨此殿在明代早期先叫未央宮,嘉靖時改為啟祥宮,清代才改名為太極殿。此璽象牙質,長方形,2.8厘米高,印面長2厘米,寬1厘米,是一方很小的印章。

體元殿寶丨此殿是清晚期改建的娛樂場所,此殿與長春宮戲台相連,慈禧常來此看戲。此璽也是象牙質小印章,大小和太極殿寶差不多。

長春宮之寶丨長春宮是明清兩代皇帝後妃居住的西六宮之一。慈安、慈禧以及光緒和宣統的妃子都在此住過。此璽象牙質,覆瓦紐,長方形,2.5厘米高,印面長2.6厘米,寬1.6厘米。

四知書屋丨位於避暑山莊澹泊敬誠殿之後,是召見王公大臣之所。乾隆53年(1788年)據《易經》“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剛,萬物之望”,題“四知書屋”匾懸於外簷。此璽碧玉質,交龍紐,印面長6.5厘米,寬3.5厘米。

圓明園丨位於北京西郊海澱東北。康熙48年(1709年)以明朝皇戚之廢墅賜給雍正,作為府邸私園賜名圓明園。經過雍正、乾隆、嘉慶三朝近百年的經營,成為世界著名的皇家園林建築之一。鹹豐10年(1860年)毀於英法聯軍兵燹。此璽為壽山石,雙螭紐,篆文異體字,印面長3.6厘米見方。

四宜堂丨位於圓明園內。雍正三年(1725年)十一月初五內務府造辦處承做匾額。雍正有《四宜堂集》。其中《暮春四宜堂詠懷》詩雲:“花繁如錦草如茵,雨細風輕物候新。朱邸舞筵成往事,斑衣戲彩久凝塵。萬幾宵旰忙中趣,百歲光陰夢裡真。不問春歸何處去,惟聽燕語報芳辰。”此璽黃壽山,石質極佳。印頂有夔紋紐,長方形,高6厘米。印面長2.8厘米,寬1.6厘米。

長春書屋丨位於圓明園內。雍正間,賞賜弘歷長春仙館,並賜號長春居士,所銜書屋多以長春名之。此為乾隆早年讀書之所。此璽為田黃石,隨形無素方章,高8.3厘米,印面2.5厘米見方。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