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生性多疑的雍正為何器重“老十三”胤祥

雍正和胤祥影視形象

文/ 趙立波

雍正八年,(1730)康熙十三子允祥操勞得病去世,年僅45歲的。雍正對這個“老十三”用非常沉痛筆調下發諭旨,肯定了在穩定雍正繼位之初和理政後的突出貢獻,“輔政之初,阿其那包藏禍心,擾亂國是,隆科多作威作福,攬勢招權,實賴怡親王一人挺然獨立於其中,鎮靜剛方之氣,俾奸宄不得肆其志。”《上諭內閣》

將其配享太廟後,諡號定為“賢”, 又將其名“允祥”的“允”字改回“胤”字,讓怡親王成了有清一代臣子中唯一可以不避皇帝諱的一位。在雍正所有兄弟之間的親密程度來看,這個“老十三”是與雍正關係最為親密的,沒有之一。

康熙影視形象

胤祥生於康熙二十五年(1686),康熙稱讚他“生秉粹質,至性過人。”長大後,“祗服慈訓,先意承志,靡不周悉。”從十三歲開始,康熙每次出巡必帶上胤祥,“恩寵優渥”,但在第一次的廢太子後,胤祥受到牽連而被“圈禁”。他比雍正小八歲,雖然不是同母所生,但由於胤禛(雍正)奉命教授胤祥算學,“日與討論”,每逢塞外扈從,兄弟二人必然“形影相依”。《世宗憲皇帝禦製文集》,雍正在其去世後,深情地回憶兄弟怡怡的感情:“賢弟克盡恭兄之道,朕兄深篤友弟之情。”

雍正畫像

雍正登基之初,需要全心處理康熙喪儀,於是叫胤祥管理戶部三庫,並主管戶部事務。到了雍正三年的時候,對其繼續放權,叫他主持新開展的直隸營田事務,作為新政的主要力推者。胤祥在這個階段發揮了突出的理財能力,深得雍正讚揚,特意給他寫了一首詩“經理度支需讚畫,疇谘水土奏豐穰。”《清世宗詩文集》

其實胤祥的最大功勞還是能夠在雍正即位之初,政局動蕩,雍正放眼諸多兄弟,除了這個“老十三”之外再無一人與之堅定站在一起。而怡親王也獲得了巨大的政治回報,此後他經常被用作傳旨的親王,可見雍正對其絕對信任。

雍正非常防範朋黨,遇到其他大臣稍微有點苗頭立即進行打壓,但獨獨卻希望地方大員主動與怡親王胤祥靠近。在給河道總督齊蘇勒的奏折中雍正說:“知你與怡親王鮮有來往,今令你同他接交,因這是朕的主意,不用害怕,保於爾有益無損也。”為了解除他的擔憂,雍正對他說:“王公廉忠誠,為當代諸王大臣中第一人,爾其知之。”《朱批諭旨》

雍正朱批

為了全力推進地方攤丁入畝的政務,雍正希望地方大員與怡親王加快溝通,急切地要求地方大員需要迅速向怡親王靠攏“諸王大臣中秉公為國家愛惜人才者,惟怡親王一人,卿倘有不便達朕瑣屑之隱情,怡親王盡能照拂,並可為卿周全,卿何樂而不為此不擔乾系之坦途耶!”《朱批諭旨李維鈞奏折》

不光如此雍正後來與最寵信的大臣李衛聊天,對他交底說,你之所以得到我的信任,完全是怡親王“在朕前極力保薦,謂才品俱優,可當大任。”所以才屢加擢用,“使之位至總督”。《上諭內閣》對於官員的選拔,雍正異常重視,他經常說“治天下惟以用人為本,其余皆枝葉事耳”,他多次對地方大臣推薦的官員進行多次考核,通過自己面試後方能任用,但對於怡親王推薦的往往不許考核便予以使用,認為怡親王會識人“為國薦賢之處甚多。”甚至處於雍正嚴厲處罰的人也能在怡親王的推薦下得以翻身。康熙第十七子允禮被雍正認定參與了當時的諸位阿哥的鬥爭,當時正被罰往守陵寢。允祥卻大膽向雍正推薦說:“允禮居心端方,乃忠君親上深明大義之人。” 雍正遂認同允祥意見,對允禮從懲罰轉向重用,此後成了為數不多掌握權力的親王。在使用年羹堯主持青海軍事時,隆科多不希望年羹堯繼續獲得重用,而胤祥為了全力支持雍正在西北迅速平定戰事,減少開支,向雍正建議說:“軍旅之事,既已委任年羹堯,應聽其得盡專閫之道,方能迅奏膚功。”

隆科多影視形象

雍正持續給其加擔子,允祥所負責的政務愈加吃重,從負責雍正近衛安全到內務府和皇子們的事情及大清最重要的陵寢管理都歸其管理。在給雍正選擇陵址時,胤祥更是“往來審視”費盡辛苦,他怕煩擾百姓,“常至昏夜始進一餐。”《上諭內閣》

雍正對此說:“總理事務,王夙夜不休……至於軍務機宜,度支出納,興修水利,督領禁軍,凡宮中府中,事無巨細,皆王一人經畫料理。”最後總結時說:“無不精詳妥協,符合朕心”。無不二字體現了雍正對其工作能力的高度滿意。

如果僅僅因為政務出色獲得雍正信任則將此看淺了二人的君臣融合之道,曾經親歷“九子奪嫡”的十三阿哥,既是見證者,又是參與者,在高處不勝寒的他,早已把榮耀與權力的欄杆拍遍。本質上來說胤祥能力出眾和雍正關係親密外,這既是優勢又是風險,凡事胤祥就是能夠掌握一個很好的度跟雍正相處。

胤祥封王后,雍正要按照自己當初被封王的二十三萬兩的慣例賜給,但允祥堅決辭謝不與雍正有任何待遇相同之處,最後隻接受了十三萬兩。雍正又按照慣例給他六件物品,允祥堅決不受,雍正不得已,只能選擇給他配備更多侍衛和親軍。《上禦內閣》越是這樣,胤詳就越謙恭。胤祥既不好名,也不好財,如同一泓清泉水流平靜,緩緩而行。

胤祥影視形象

有趣的是,胤祥越謙卑,雍正就越覺得應該給他更多好處,甚至要他從其兒子中選出一個封王,允祥再次拒絕,不得已雍正只能給他增加工資一萬兩。因為這個“老十三敬謹持身,廉潔立身,其安分自守,家計空乏。”允祥的政治智慧就在於能夠處理好親情權力之間的關係,位置越高,權重越大,就越來越謹慎,其表現出來的穩重低調與一個中年男人血氣方剛的狀態完全不相稱。雍正四年(1726),雍正為表彰胤詳親自給他寫了一個匾額,上書:“忠敬誠直勤慎廉明”並解釋允祥的忠是:“公而忘私,視國事如家事,處處妥帖,能代朕勞,不煩朕心。”在給臣下闡述“臣道”時,雍正經常以胤祥作為恪守臣道的樣板,說自古能夠做到“忠勤慎明”的很多,但能像怡親王一樣“敬誠直廉”的則很少。雍正這段話可謂交心之論,在古往今來的權臣中間,有能力有重大貢獻的人並不少見,但一直能敬重皇權毫無私心欲望的名臣。

雍正影視形象

也許在雍正心裡這個老十三胤祥“王大臣第一”就是在於他的謹慎低調;謙恭務實。“第一”沒有一絲膨脹,“第一”在於有能隨時都能確保他只是雍正處理政務的一雙手,卻並不染指任何真正的權力。“每承恩禮,益加謙畏,故上眷遇日篤。”

怡親王病重期間,雍正對他“醫禱備至”,雍正“每欲親往臨視”,胤祥都再三懇辭。為了讓雍正不必過分擔心,胤祥忍著病痛“旬月間必力疾入見”。在胤祥病逝後,雍正因此患病,他悲痛不已,親臨祭奠,並對其一生給予了高度概括“王實能佐朕治安天下,朕實賴王翼讚升平。”、“自古以來無次公忠體國之賢王。《張廷玉和碩怡賢親王行狀》

在其喪事規格上給予了他所能夠給予的一切,雍正用自己藩邸積蓄為胤祥修建陵園。並持續看顧允祥的後人,“凡朕加於吾弟之恩典,後代子孫不得任意稍減。”《雍正實錄》勉勵他們能夠如同其父一般“感恩向上之念果誠,將來可望成立。”總之,這個被雍正最為欣賞的老十三臣弟,既當大臣又當仆人,成就了雍正兄弟和臣下之間的一段經典往事,成就了有清一代王公大臣“為天潢懿親振古未有之榮。”的一段佳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