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總把新桃換舊符,紫禁城裡原來這樣過大年

清代紫禁城裡是如何過大年的?1月7日,一出以還原宮廷慶賀新年氛圍為主題的展覽——“賀歲迎祥——紫禁城裡過大年”在故宮午門——雁翅樓展廳開幕。“澎湃新聞”在現場發現,展覽以“祈福迎祥、祭祖行孝、敦親睦族、勤政親賢、遊藝行樂、歡天喜地”六大主題,全面展現清代宮廷過年習俗。

文/澎湃新聞 高丹

該展覽展出至4月7日,展期正貼合傳統的慶賀新年活動時間:從臘月初一至三月初三“上巳節”。

此次展覽分為文物展覽和實景體驗兩部分。文物展覽位於午門正殿和東西雁翅樓展廳,共展出文物885件(套),在展廳以外的部分則複製部分文物,還原宮廷慶賀新年的氛圍。

展品主要精選自故宮博物院珍藏,並得到中國國家第一歷史檔案館、沈陽故宮博物院、首都博物館、天壇公園管理處等部門的大力支持。實景體驗部分包括整個紫禁城開放區域,都成為春節文化的展場,在宮殿門口懸掛著寓意吉祥的春聯、門神,在廊廡下裝飾著華美的宮燈,在乾清宮的丹陛上下樹立起高大的天燈、萬壽燈。

午門——雁翅樓展廳外

總把新桃換舊符

展覽以“祈福迎祥、祭祖行孝、敦親睦族、勤政親賢、遊藝行樂、歡天喜地”六大主題,全面展現清代宮廷過年習俗。

其中,“祈福迎祥”單元展示的是過年不可或缺的節物。如福字、春聯、春條、門神等不論宮廷還是民間都要使用。而像歲朝圖、天燈、萬壽燈、宮燈之類的器物則富於宮廷特色。諸多的節物表達了人們祛除邪祟、祈求福祉的美好願望,也為節日增添了濃濃的喜慶氣氛。在這一單元,觀眾朋友們可以看到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五代皇帝書寫的福字。

《楹聯叢話全編》中記載:“紫禁城中各宮殿的門屏槅扇皆有春聯,每年於臘月下旬懸掛,次年正月下旬撤去。或須更新,但易新絹,分派工楷法之翰林書之,而聯語悉仍其舊。聞舊語系乾隆間敕儒臣分手撰擬,皆其時名翰林所為,典麗矞皇,允堪藻繪升平,祓飾休美。”

飽學的翰林們撰寫春聯,甚至有因為春聯寫得好的到皇帝的賞識的,翰林們奉命書寫對聯時,一般都會從乾隆皇帝的禦製詩中集句出來,組合成對聯,不能隨意發揮自己的創造性和文采。

展出的門神

展出的門神

在歡愉的春節期間,祭祖是最重要的傳統禮儀活動。通過祭祀活動,追思祖德,弘揚孝道。“祭祖行孝”單元中康雍乾三代皇帝的神主難得一見。

祭灶,即用祭品送灶王爺升天。灶王爺,在《灶王經》中稱為“東廚司命九皇灶君”被看作家庭的保護神。傳說祭灶這天,灶王爺要升天向玉皇大帝匯報一家人的善惡作為,以定來年獎懲。除夕,又回歸人間。清宮於臘月二十三日在坤寧宮祭灶。祭品有盛京(今沈陽)內務府進呈的麥芽糖等祭品33種,以及張家口進貢的黃羊一隻。民間祭灶後將舊神像焚去,除夕再張貼新神像。宮中使用木質牌位,故僅焚祭品。

“東廚司命九皇灶君”被看作家庭的保護神

銅鍍金八寶

過年期間,宮廷中也會添置新的陳設與擺件,如清宮工藝盆景,使用金銀、珠寶、玉石、珊瑚、象牙等珍貴材料製作,過年時,宮中各處擺設仿梅花、水仙、蘭花等應季花卉的盆景。

此盆為銀鍍金累絲製成鑲嵌米珠、翡翠、碧璽、紅寶石等,景用珊瑚、珍珠、紅寶石、藍寶石等製成;共用珍珠、寶石300余顆。

此盆為銀鍍金累絲製成鑲嵌米珠、翡翠、碧璽、紅寶石等

“敦親睦族”:皇帝的家宴

過年是闔家團圓的日子。團圓飯更必不可少。“敦親睦族”單元展示了元旦這天皇帝與宗親、後妃分別宴飲的場景。展覽以複原陳列的方式,呈現了宗親宴上的金龍大宴桌與宗親宴桌。宴桌擺放參照了乾隆四十八年(1783)膳檔的記載,動用文物超過100件。

清宮新年的第一餐也要吃餃子,滿族把所有面食都叫餑餑,把水餃稱為“煮餑餑。乾隆四十八年(1783)正月初一寅時,皇帝在乾清宮東側的弘德殿吃餃子。太監用雕漆飛龍宴盒送來一盤煮餑餑,並將餑餑盤放在大吉寶案的“吉”字上。共送餑餑四個,其中兩個包著“通寶”(錢幣),吃到有通寶的餃子就表示一年吉利。皇帝吃了三個,剩下一個沒有通寶,送到佛堂上供。

剔彩漆大吉寶案

宮中除夕有守歲的習俗,皇帝後妃們在除夕夜守歲,各宮要擺放吉祥盤、消夜果盒。吉祥盤內擺放五個青蘋果、紅棗、栗子、磨盤柿子,諧音“清平五福、早早立子、事事如意”。

清康熙年間 五彩花蝶紋攢盤

古代,皇帝一舉一動無不牽涉國政。過年期間雖有封印儀式,以示休息,仍不免於政務。“勤政親賢”單元重點還原了明窗開筆的場景,將養心殿東暖閣明窗在展廳搭建了出來。《國家寶藏》第二季中的明星文物——金甌永固杯原件就放置於此處。

明窗開筆是皇帝新年舉行的第一次書寫儀式。皇帝用萬年青筆書寫吉語箋,為天下蒼生祈福許願。吉語箋寫畢,封存於黃匣中,任何人不能開啟。直到今天,人們才有幸看到它們的真容。

複原的“明窗開筆”場景

吉語箋

此外,在這一單元,觀眾還可以看到古代最高規格的皇家交響樂團——中和韶樂。過年時,當王公大臣在太和殿向皇帝行禮、乾清宮家人向皇帝行禮,均需演奏。中和韶樂共有18類樂器,此次展覽甄選了最有特色的6類作複原陳列,包括編鍾、編磬、建鼓、柷(音祝)、敔(音語)、麾(音輝)等,氣勢恢巨集。

中和韶樂

冰嬉、唱戲:豐富的宮廷娛樂

“遊藝行樂”單元展示了過年期間的娛樂活動。春節是中國人的團圓節,也是中國人的狂歡節。高高在上的皇帝,也會趁此佳節放鬆娛樂。展櫃中的《冰嬉圖》描繪了臘月初八太液池冰嬉的場景。八旗健兒在冰面表演各種“花樣滑冰”和雜技,如倒立、舞刀、疊羅漢、舞中幡等。

《冰嬉圖》局部

《冰嬉圖》局部

看戲也是過年時主要的娛樂活動之一。展品中有8件精美的戲衣,是難得一見的珍貴戲曲服裝資料。配合戲台、樂器、劇本、戲畫等,令人不難想見當年看戲時熱鬧喜慶的場面。

前五個單元是文物展覽,第六單元“歡天喜地”則指開放區域內按照清宮舊俗複原的年節裝飾。春節期間的紫禁城,道道宮門張貼著年畫和春聯,長長廊廡懸掛著各色宮燈,乾清宮丹陛上下樹立著萬壽燈和天燈……觀眾只要走進紫禁城,就能感受到濃濃的年味,獲得沉浸式的體驗。

按照清宮舊俗複原的年節裝飾

展覽採用了豐富的展陳手段,讓文物鮮活起來。首先,改變了展品“排隊”的擺放方式,讓文物呈現更加立體:如書畫和器物對照擺放,較多地使用複原陳列等。其次,採用了多種技術手段,豐富了觀眾的感官體驗:如動畫、影片、音樂、投影、熏香、紅外感應等。第三,增加了互動環節,讓觀眾真正參與進來:在西雁翅樓有蓋印章等活動;在東雁翅樓有根據《乾隆帝歲朝行樂圖》搭建出來的布景,觀眾可以走進去照相;在乾清宮東廡還有內容更加豐富的第二互動區。

“宮裡過大年”數字沉浸體驗展位於乾清宮東廡,圍繞紫禁城傳承豐厚的年節文化,以數字技術、虛擬影像、動作捕捉等科技手段進行創新形式落地,輔以互動體驗區及文化創意產品矩陣,呈現多端口展開平台。展覽分為冰嬉樂園、門神佑福、花開歲朝、戲幕畫閣、賞燈觀焰、納福迎祥六個部分,依托文物大展,切實落地豐富的互動展現形式,運用科技手段,呈現傳統文化語境下的視覺互動表現力。存在於書畫、器物的祥瑞與期許,將一一甦醒於觀眾的沉浸體驗中,帶來“過大年”的全息視境創新體驗。

舉辦展覽同時,故宮博物院還以2019年己亥春節為起點,以節慶為主題,研發綜合文化創意項目。目前,與“過大年”相關文化創意產品共研發近百種,分為福祿壽系列、門神系列、歲朝系列、嬰戲系列、冰嬉系列、賞梅迎春系列、喜福連綿系列及金甌永固系列等。品類涉及賀歲禮盒、紙品書簽、帽飾絲巾、茶器水具、靠墊掛飾、香氛香蠟、手機配飾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