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KOL自述:寶媽角色,如何讓我成為母嬰界“李佳琦”

作者:時代財經 史成超

“網紅”的另一個名字是“網絡達人”,指的是因為某件事、某種行為意外走紅,或是因為長期輸出專業知識而受到固定人群的追捧。

時值3.8婦女節來臨之際,時代財經採訪了三位來自母嬰社區的“網紅”。

她們各不相同:卉卉是個單親媽媽,有兩個孩子,一度因為前夫出軌求助於“佛學”;大林是一名90後動車列車長,穿著動車制服的職業形象,是她四個月減肥40斤的動力;丹丹結婚後放棄了自己的愛好,但依然嚮往“開掛”的人生。

但她們的共同點也非常明顯,“媽媽”這一共同角色,在網絡效應的放大下,給她們生活帶來精神和物質的雙重財富。

從最初的貼吧社區,再到直播、短視頻,她們依靠網絡分享交流,相互守望,解決女性這一角色帶來的特有困惑,也伴隨母嬰社區一路成長。

KOL一:單親媽媽“卉卉同學”

年齡:38歲 粉絲數:9w 現居地:廣州

“2016年我被對方告知離婚。我那時候想,是不是我做錯了什麽,是不是上輩子作了什麽孽,需要去 ‘解 ’一下。”

我以前做過全職主持人,但後來為了照顧家庭,全職工作暫停了一段時間,現在的工作是總裁助理。

做KOL是兼職,每天大概會花費3、4個小時的時間,一般是白天搜集一些素材然後結合自己的情況確定主題,晚上去完成內容的輸出。

卉卉和她的兩個女兒

內容的靈感來源一般都是周邊的人,比如說帶娃日常、親子旅遊、換季穿搭,也會記錄自己日常的畫畫、運動和美食。有時候看到網上一些好玩的段子,也會想著可以創作一個類似的小視頻,去記錄自己的生活。

我做KOL很早了。2007年12月,我經歷了一次流產,那時候開始在媽媽網看帖、發帖。最初注冊,是在百度上搜索孕育知識的時候看到了網站發布的孕育知識。

相對百度,垂直網站的內容更好接受,因為是普通用戶分享出來的,更貼近生活,後來我也開始把自己的經驗寫出來。不過,那會兒還沒有KOL的概念,一些現在看起來是KOL的用戶,也沒有商業轉化的概念。

2008年底,我重新懷孕了。現在有兩個孩子,一位8歲,一位11歲。

2016年是我生活的低谷,我被對方告知離婚。我在想是不是我搞錯了什麽,是不是什麽地方沒有做對。我不相信這個結果,一直想要找到答案。

一開始,我以為前夫的心理出了問題,婚姻是不是可以通過心理學的方式來解決。我考了心理谘詢師,也找了一些學佛的朋友,那時候甚至會想,是不是上輩子作了什麽孽,需要去“解”一下。

最終我還是被迫面對新生活,接下來是失眠、厭食、抑鬱,生活都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只能通過運動把自己累趴,也慢慢改善了飲食和睡眠。直到去年,我不小心看到前夫跟第三者拍的照片,才知道了當初尋找的答案。

我的粉絲並不知道這些事情,因為我不想平台成為我情緒的垃圾桶,不想把負面的、當時覺得不好的事情說出來。

但是現在已經過了那個坎,就像你經歷完了生娃的那個最難時刻,現在可以平靜地把這段經歷告訴大家。

其實每個人都會有負面的情緒,只是你願不願意當眾把它宣泄出來,或者說你用什麽樣的方式把它表露出來。我給自己的是比較樂觀開朗、正能量的“人設”。

在運營社區账號的期間,平台給了很多幫助。例如在網紅運營方面有很多活動,會把紅人聚在一起做線下聯動,也會給很多紅人一些成長的方式方法。

紅人平時雖然都在自己的圈子裡,但其實也可以跨圈子,看看別人在做什麽。比如有些做攝影,有些做美妝,有些是做微商的,中間可以碰撞出很多玩法。

不同社區氛圍不一樣,比如小紅書、淘寶達人,大家說話會比較直接一點,也會有鍵盤俠覺得你說這個好,我偏說這個不好。粉絲對你分享的東西有質疑,想要深入了解,這個事其實是好事,但也會有一些“杠精”。

2年前,我開始成為網站電商的常駐主播。我以前做過主持,但是主持是單一輸出,不需要互動,跟聽眾之間有一個階梯,你在台上,觀眾在台下,他們只是接收的角色。

但主播跟聽眾之間是平等溝通,不單需要掌控全場的氣氛,更多要關注對方需求,形成更好的互動,才是比較成功的主播。我本身愛聊天,所以切換得還可以。

卉卉參加直播活動

做直播的時候,我們會提前拿到腳本。很多時候消費者去買產品,只會看一下外包裝上面的一些簡單說明,但是主播拿到的腳本信息量會很大,會一層一層地分析這個產品,通過比較明顯的邏輯更好地引導消費者。

李佳琦的直播很有激情,我的風格比較偏向專家型。李佳琦本身IP就能帶動粉絲,所以他不需要講很多專業的東西。其實李佳琦也是專業BA(導購)出身,粉絲想要去了解他肯定也能回答上來,但是粉絲不關注他專不專業,因為大家都知道他很厲害。

KOL二:90後列車長“大林Darling”

年齡:90後 粉絲數:25w 現居地:天津

“被認出一兩次後,我就有點被粉絲寵溺的感覺。一次,我正在月台上跟乘務員說工作,遇到一個粉絲拉著她老公說,這就是我跟你說的大林。”

我本職工作是北京鐵路局北京客運段D17次列車的列車長,工作內容是運輸旅客、保障乘車安全。疫情期間,我們一直在堅持跑車,今年春節大年三十、初一、初二,我都是在車上度過的。

大林在動車工作任列車長

現在車上的旅客並不多,但是大家防疫意識都比較強烈,對我們列車工作人員也會有異樣的眼光,跟我們說話會刻意離遠一點。有時候下了火車站,走回公寓的途中,餓了要買些吃的,人家不賣,也不讓我們進去。

其實,我們也是為人民服務,雖然沒有醫生那麽高尚,但在疫情面前,也是列車工作者冒著危險運送旅客的。

對於別人的心理,我也能理解,每天幾千個旅客上上下下,不知道哪個有湖北旅居史,也不知道哪個是日本、韓國回來的。其實我們不會跟旅客過多的接觸,旅客也不會跟我們說太多話,一上車就坐在那,不動,也不說話。

對於KOL、母親和職業女性之間的平衡,我覺得興趣是最重要的。我沒有把做母嬰內容當成工作。平時在家我不愛看電視劇或者刷抖音之類的,工作再忙,只要閑下來,我就想寫點什麽,或者發點什麽。

時間是擠出來的,對不對?很多人庸庸碌碌,一天就過去了,但是我的一天就特別充實,因為我喜歡做這些事,所以也不覺得累。

我和老公認識半年就結婚了,婚後懷孕生產胖了40斤,又用了4個月減了40斤。在我生完孩子後,我一直都特別胖,有一天我穿制服,發現完全扣不上,扣子兩邊差10厘米遠。

這對我來說太崩潰了,畢竟我還要上班,從畢業後,我就在高鐵上工作,那種形象已經深入我的心了,我不能接受我自己。之後4個月,我沒有吃過一口米飯、一口肉。也許正是通過這次減肥,讓我對生活也好,喜歡的事也好,多了一份執著和堅持。

我們部門女同志,懷孕就不能上班了,之後還可以休息一年,滿打滿算可以歇差不多兩年。注冊媽媽網的時候剛懷我閨女,時間充裕,主要是想看孕媽一般吃什麽,喝什麽,能吃什麽,不能吃什麽。

以前我也是“十指不沾陽春水”的那種人,什麽飯也不會做,只會煮個方便麵,但有了孩子之後,開始接觸輔食,對做吃的產生了興趣,反而成了輔食達人、廚藝達人。

為了“漲粉”,我做了很多努力。例如我拍美食或者輔食,要有一個好看的照片。最開始我只是拿著手機拍,再加濾鏡,後來把家裡的數位相機拿出來,還是達不到我要的感覺,之後就買了微單,但還是想要更好,就買了單反。

現在攝影變成了我的第二個愛好了。我只要一有空就帶著孩子去公園,給他照相,分享一下孩子的生活狀態。拍的美食照片,也更精致了。

成為紅人後,每個月能給我增加六、七千的收入,對自己的收入水準是很大的提升。

我記得第一次接商業合作是2018年,要寫一個奶粉產品。當時特別激動,沒有想到能以這種方式獲得稿費。我記得我那天晚上寫到了凌晨2點,特別亢奮,就想怎麽才能把這個寫好了。

去年有一次,我跑車從北京到秦皇島。秦皇島是個旅遊城市,那天我正在站門,一個旅客過來,問我是不是大林。

我的工作中沒有人會叫我大林,只是粉絲會這麽叫我,一般都是,“大林,這個有點問題了”,或者“大林,我想買個這東西,你覺得行嗎?”我特別驚訝,但我又不知道她是誰,對方說有我的微信,而且特別喜歡我,她特別激動,我自己也特別開心。

還有一次,在北京站的月台上,我正在跟我們乘務員說工作的事情。遇到一個粉絲,她拉著她老公說,這就是我跟你說的大林。

我之前不覺得自己是個“網紅”,就覺得是在利用自己休息時間去分享一些東西。 但自從有人在車上認出我一兩次後,我就覺得有一點點被寵溺的感覺。

很多粉絲加我微信,不管什麽問題我都會解答。像之前有粉絲老公去沈陽參加喪事,問我疫情期間在車上要注意什麽,我就跟他說要做些防護,帶上口罩、手套什麽的,她也問我需要什麽,需要什麽就告訴她。

我沒有做微商的打算,一是我的工作不允許我在微信裡發各種東西,另一個是我也不喜歡在朋友圈賣東西。我只是喜歡分享,例如我今天用到什麽特別好的東西,或者帶我孩子去玩了什麽,有什麽感受,我更喜歡分享這些東西。

KOL三:愛和粉絲聊天的丹丹Danny

年齡:29歲 粉絲數:21w 現居地:河南平頂山

“直播活動非常嚴謹,對我來說就像新聞聯播一樣。我把粉絲當朋友,跟他們建群聊天,聊到後半夜,什麽都可以說。”

孩子上幼兒園後,我在工作之餘,將KOL當作自己的副業,一周會有三天時間做KOL相關的工作。每天晚上孩子睡覺後,我會去寫文章,或者去看網絡上的熱點新聞。

現在分享最多的是育兒經驗。我比較重視育兒的心理健康,這是很多人都會忽視的,例如斷奶怎樣對孩子影響最小的。

我是2013年12月7號注冊的,一開始想學一些備孕的知識,後來開始在上面學別人發旅遊攻略,化妝教程。結婚前我是一個少兒頻道主持人,大學學的表演專業,比較喜歡折騰化妝、穿搭之類的,但根本沒想過會乾這一行。

丹丹參加種草季直播活動

現在通過KOL身份獲得的全網收入,一個月在1w以上,也是網站的簽約母嬰達人。商業合作,印象比較深刻的是2018年有一次“種草季”直播活動。這次直播活動非常嚴謹,對我來說就像新聞聯播一樣,而且在京東、淘寶平台上直播,是不可以出錯的,不然可能會被封禁直播間,需要主播對產品非常了解,育兒知識也需要非常專業。

直播比文字、視頻的形式都要難,像之前李佳琦賣平底鍋也翻車了。但是直播帶貨的效果也好很多。產品如果不好,你忽悠用戶是沒有用的。打個比方,平底鍋如果真的粘,你現場直播的時候別人就能看到,或者說沖泡奶粉,如果結塊,別人也看得到,不像圖文視頻,有些會有假的成分。

直播最火的其實是2015~2016年,那時候是全民直播。後來,短視頻衝淡了直播的量,但從去年開始,因為李佳琦、薇婭,直播帶貨又成了趨勢。最近兩年的大型活動,例如上海的CBME母嬰展,我們都是從早到晚以直播方式去展現。

我覺得,粉絲喜歡我是因為我比較真實,沒那麽多套路。不像有些“網紅”,從最初開始就有規劃地進入這行,很多時候為了引流帶有目的性。但我把粉絲當朋友,在朋友圈跟他們建群,跟粉絲在群裡面聊天,聊到後半夜,什麽都可以說。

剛玩網絡的時候,什麽都不懂,連發帖都不怎麽會。但是第一篇美妝帖,就有個女孩幫我頂帖,當時網站有選拔活動,用來選拔各個領域的達人,她還號召身邊的好朋友給我投票、頂帖,甚至可以說是奠定了我變為“紅人”的第一步。

還有一個廣東汕頭的粉絲。2015年我懷孕,有一天去飯店吃潮汕火鍋,發朋友圈說好喜歡潮汕牛肉館,那位粉絲過兩天突然給我寄了滿滿一箱汕頭特產,裡面有很多沒見過的吃的,每種東西上面都貼了長長的手寫標簽,教你怎麽做。

這幾年網絡環境有些變化,過去比較流行論壇式的APP,那時候的人分享很積極,互動也比較多。現在很多社區,用戶更喜歡默默關注、收藏。這種情況在很多社交平台都會出現,就是你點讚、收藏量很多,瀏覽量也很多,但是留言相對來說會少。不像過去,有時候一篇帖子可以收到好幾千個評論。

目前我入駐的平台有新浪微博、小紅書、還有微信公眾號等。我覺得公眾號是最難做的,粉絲粘性小,也很容易會漏掉更新的消息。新浪微博追星的00後比較多,互動量有限。小紅書現在比較火,相對來說瀏覽量、點讚、收藏都會比較多,但是小紅書比較受歡迎的是種草文和評測文,育兒的經驗、知識,瀏覽量會低一點,媽媽網的閱聽人群體就比較精準一些。

成為KOL後,生活最大、最直接的變化還是賺錢多了。紅人們自帶流量,被粉絲信任,一句話、一個推薦,可以很輕鬆的賣產品、賣廣告。

這兩年“網紅”真的太多了,只要是在網絡上吸引了大家的眼光,引起了大家的關注,就算是“網紅”了。我不喜歡自稱自己是“網紅”,我更認可自己是母嬰自媒體、母嬰博主。因為“網紅”的概念很容易被外行人曲解,一聽到就會覺得是為了博眼球,無下限。

“網紅經濟”也是這幾年商家行銷比較常用的一種方式。網紅行銷最重要的就是“人設”,說簡單點就是給自己貼標簽,可以讓別人快速認識你,因為用戶根本沒有時間和精力,去從頭到尾的去了解你。

一開始我是沒有什麽人設的,一直到2015年前,我都沒有系統性地去做這個事情,我比較任性,愛跟粉絲聊天,現實生活中也是這樣一個人,所以我一直不認為這是人設,但恰恰可能在粉絲心中這就是一種人設,粉絲覺得很有親近感,應該就是一種“真實熱情”的人設吧。

生完孩子之後,我開始系統規劃KOL這件事,日常內容發的越來越少,更多的是專業性強的育兒內容。現在定位清晰了,就想當一個好的母嬰博主,去獲取專業化的流量。

如果想立人設,你需要在前期就做整體規劃,想明白自己的定位,我是誰,我是幹什麽的,為什麽能讓別人喜歡我、關注我。

還有一點,人設一定要真誠,價值觀要正確,假如只是為了博眼球而建立人設,後期也不好變現,因為粉絲可能不會信賴你。

特別是我們母嬰領域這一塊,你越真實,你的粉絲就會越相信,以後也更容易去變現。像李佳琦,為什麽他推薦的口紅我也會買,因為他不是對廣告照單全收,會說產品不好的地方。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