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嚴肅歷史學家李治亭怒批易中天:“時尚史學賣假貨品位低”

李治亭,漢族,1942年1月13日生,山東莒南人。1965年遼寧大學歷史系畢業。曾任吉林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副所長、所長等職。現在擔任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委員。

主要研究方向為:清史兼及明史。主要作品:《清史》、《吳三桂大傳》、《中國漕運史》、《清康乾盛世》等。

主要研究課題有: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中國邊疆史地叢書·東北通史》、《明清東北治邊政策的比較研究》;東北邊疆工程課題《清代東北邊疆城鎮研究》;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關東文化大詞典》、《愛新覺羅家族全書研究》等4項。

專題:上海書展“愛讀書 愛生活”

“易中天熱”席卷全國之際,某些歷史學家坐不住了。近日,易中天已經“轉戰”到上海書城簽售《品三國》,兩小時簽出1300本,而在上海書展現場,一個頗具針對性的講座“史學家必須還歷史以真實———‘時尚史學’之批判”吸引了不少聽眾。主講者是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委員、研究員李治亭,他以相當激動的口吻把時下包括易中天在內的一些“時尚史學家”批了個遍,稱其缺乏常識,品位低下。

真實性遭遇危機

李治亭開口之前,主持人先把這次“講座”的性質定了調:“幾分鐘以後,我們這個小小的房間就將成為本屆書展最具批判性的所在!”接著,李治亭直入主題:“現在,歷史的真實性遇到危機,再沒有批評和不同意見出現,人們就會把誤傳當作真理,影響國民素質的提高。”他表示:“歷史材料可以用來做各種東西,可以寫論文、寫小說、寫話本、寫電視劇本,但不管怎麽用,第一位必須是‘真實’,這是絕對而不可替代的,否則就是歪曲。”

商業化販賣假貨

李治亭分析說,史學運用中有幾種錯誤傾向:一是把歷史政治化,如上世紀60年代,歷史淪為為政治服務的工具,一些人大搞影射哲學;二是持有陳舊的歷史偏見,如否定清朝,認為那是“異民族王朝”;三是認同西方所謂後現代的“歷史不可知”論,稱“歷史是歷史學家主觀構造出來的”;四是史學商業化,為了迎合大眾,把嚴肅史學變為“時尚史學”,標新立異,販賣假貨。

閻崇年缺少常識

李治亭的批判重點落在了這第四點上,把當下盛行的“正說”“品說”“戲說”歷史統統歸結為“時尚史學”,一網打盡。李治亭不客氣地說:“正說”貌似正兒八經地說,實際未必,閻崇年是“正說”的代表人物,但他講的清史中有許多荒謬的錯誤,比如說努爾哈赤統一了東北,其實努爾哈赤只打了半個東北,閻崇年不具備歷史的基本常識。“戲說”以電視劇為代表,目前的歷史電視劇基本都是文化垃圾,胡編亂造,八杆子打不著的湊一塊,沒法看,一看惡心。一些電視劇把乾隆整成江湖俠士、風流人物,老百姓信以為真呢。

易中天媚俗之作

論及“品說”,李治亭毫不掩飾地將矛頭直指易中天:“易中天‘品三國’風靡全國,是一大奇特的文化現象,這是易中天的魅力還是媒體炒作的魅力?我不知道。他的‘品三國’,是品三國歷史,還是《三國志》《三國演義》,或三者兼有?《三國演義》可以隨你‘品’,但《三國志》是嚴肅的史學著作,‘品’起來要小心!”李治亭語氣激動地說:“他‘品’曹操,等於沒‘品’,說曹操‘聰明透頂,又愚不可及;奸詐奸猾,又坦率真誠;豁達大度,又疑神疑鬼;寬宏大量,又心胸狹窄’,一大堆詞,什麽玩意兒?好的壞的,怎麽理解呢?世上有這麽全的人嗎?‘品’來‘品’去還是跳不出‘亂世奸雄’的舊框子。

就‘奸雄’這兩個字也有問題,這是老百姓的話,不是學術語言,嚴肅的歷史評價中沒有‘奸雄’這個詞匯!”談到易中天愛用的流行詞匯,李治亭更是不屑一顧:“熱是熱了,但純粹是文字遊戲,品位低下,簡直是媚俗之作!諸葛亮唱空城計,你非得說他唱卡拉OK啊?諸葛亮在那兒隱居,你非得說他‘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啊?這麽說話沒有任何意義啊!把時髦語言摻進史學中,就是一種低俗化!”

李治亭最後總結道:要糾正種種偏向,首先要努力倡導讀書的風氣;二是媒體要注意導向,辨別真偽對錯,別忽悠。

講座結束後,記者採訪了幾位聽眾,有的說李治亭講得很有道理,從另一個角度提出問題,引人思考。

原文刊載在新民晚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