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醫生舉報自己拿回扣,戳中醫療改革的“軟肋”

記者|任悠悠

這兩天,海南一位醫生上熱搜了。與以往上熱搜的操作不一樣,這次他是因為自我舉報拿回扣而引發輿論嘩然。

這名醫生來自萬寧市和樂中心衛生院。他稱,自己所在的醫院,有很多醫生存在收受藥商回扣的情況,包括他自己在內。衛生院管理層不僅對這種情況視而不見,甚至有可能也參與其中。

這位醫生表示,每個月根據藥房提供的清單結算,然後由藥房把現金、清單裝進信封,發給醫生。“門診部一些醫生的業務量大,如一個月看病開出10萬元的藥物量,即可獲得15000元的藥品回扣金額,即按藥物的10%-15%回扣分配給醫生”。

在回應新京報採訪時,這位醫生表示,內心糾結了很長時間,覺得收回扣是不行的,於是決定舉報。

最新情況是,萬寧市衛健委表示已成立調查組。

對這位醫生的行為,有網友評論說,要麽是分贓不均,要麽是海瑞一樣的正直人物,才會自我舉報。不管動機如何,拿回扣的現象的確在醫療行業屢見不鮮且屢禁不止。王志安在《醫藥代表在中國的成長變遷史》一文中曾經提到,最早發明這一方式的是中成藥,因為中成藥大多缺乏臨床依據,競品之間也沒有療效差異,只能用錢來開路.......之後國內的西藥企業迅速跟進,很快蔓延到全行業,並逐漸形成了中國獨有的藥品銷售體系。

“以藥養醫”曾經是中國醫療體系默認的方式,藥品提成也默默潛行著,但隨著“看病貴”廣受詬病,政府也發現藥品價格虛高與回扣有密切的關係,於是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最典型的導火索事件便是 2016年末央視曝光的“醫生拿回扣”,內容顯示醫生的回扣竟佔藥品價格40%。隨後,兩票製(指藥品從藥廠賣到醫院隻開兩次發票)、4+7帶量採購等一波波大刀闊斧的改革直指回扣。同時,調整醫療服務價格,提升醫師服務費,降低檢查費等。

那為什麽“醫生拿回扣”依然屢禁不止呢?在房信剛等人所寫的《“藥品回扣”是中國醫改難題的症結所在》文章中,他們提到了破解藥品回扣的幾個政策建議,第一,實施“兩票製”基礎上的限價採購政策;第二,調整扭曲的醫療服務價格體系;第三,合理提高醫務人員的正當收入。

如前所述,前兩項都在轟轟烈烈地進行著,何時才輪到第三項呢?醫療改革不能隻“節流”不“開源”,要合理提升醫生的正當收入,同時加大懲罰力度,讓其不值得為斷送自己的前途而拿回扣。或許只有第三項真正落實了,回扣現象才會慢慢減少。否則,拿了回扣的醫生即便不自己舉報自己,也會在金錢和良知的撕扯下,惴惴不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