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詭異的1傳60:哈爾濱疫情源頭23天測4次均未確診,還能信試劑盒嗎

【版權聲明】本作品著作權歸《財經》獨家所有,授權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獨家享有信息網絡傳播權,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文 | 《財經》記者 趙天宇

編輯 | 王小

中國東北邊境省重鎮、黑龍江省會城市哈爾濱的新冠疫情仍蔓延。2020年4月20日,由於發生新冠肺炎醫院院內感染事件,哈爾濱市第二醫院全面停診,進行終末消毒,並實行封閉式管理。

據黑龍江省衛健委通報,4月20日,哈爾濱市新增確診病例6例,新增4例無症狀感染者。截至4月20日24時,黑龍江省累計報告本土確診病例530例。

其中,哈爾濱“1傳60”的病毒傳播鏈條矚目。22歲留學生韓某被認為可能是傳播源頭,她3月19日從美國回到哈爾濱,遵照規定居家隔離。4月9日起,新冠病毒從她的鄰居開始漸次轉播,截至4月19日24時,已有60例感染者與留學生韓某引發的本土疫情傳播有關,包括39例確診病例和21例無症狀感染者,在個別醫院還發生了1傳43的聚集性感染情況。

吊詭的是,韓某不僅從機場入境到小區家門全程經過健康管控,且回國後23天裡,她接受過四次檢測,既有核酸檢測,也有抗體檢測,都沒有被認定為確診病例。

醫學界有共識,任何檢測的準確度都不可能是100%。儘管如此,醫療行業人士仍質疑這些檢測試劑盒是否存在質量問題。4月20日晚間,一次300多人的線上投票中,96%的人支持公開檢測試劑盒廠商信息。

感染病毒卻沒測出來,這種漏診的情況即為“假陰性”。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的假陰性困擾,隨著各國檢測量激增,已經演變為棘手的全球問題。

世界衛生組織(WHO)衛生緊急項目負責人邁克爾·瑞安(Michael J. Ryan)在4月17日一個發布會上警告說,某些檢測存在靈敏度問題,可能會給出假陰性結果。

一位從業者告訴《財經》記者,人感染新冠病毒後並不是立刻產生抗體,早期抗體量低,難以測出,導致抗體檢測的準確性約是PCR(一種核酸檢測方法)的百分之七八十。

準確度不夠

在4月8日舉行的英國下議院科學技術特選委員會會議上,新冠病毒測試策略主管Kathy Hall說,並沒有哪個國家有那種經過驗證的靠譜抗體測試,能準確認定一個人感染了新冠病毒。

一種檢測,能準確識別出感染者,稱為敏感性;準確識別出沒患病的人,稱為特異性。目前新冠檢測試劑盒,在這兩方面都不夠準確。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實驗室微生物學家Peter Collignon認為,高質量的檢測應該達到99%或更高的靈敏度和特異性,也就是每100個檢測結果中,僅有一個出錯。

但是,目前在全球大量應用的新冠試劑盒顯然達不到這個高標準。

一項對丹麥提供的九種檢測的研究中,有三種基於實驗室的檢測,採用酶聯免疫吸附測定法(ELISA),靈敏度67-93%,特異性為93-100%; 六項即時檢測(POC)中,有五項的敏感性在80%-93%,特異性80%-100%,何況某些試劑盒僅對不到30人進行了測試。總體而言,檢測的敏感性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提高,在患者出現症狀兩周後達到了最高敏感性。

一位新冠檢測從業者告訴《財經》記者,某些快速檢測使用了抗體檢測的方法,但在檢測剛開始感染的階段時,不夠準確。原因並不全是質量問題,也有方法學的問題,有些抗體檢測試劑,患者感染一周以上才測得準,因為要等人體產生抗體後才能準確測出。

“每種檢測試劑都有優缺點”,這位從業者說,檢測方法很難同時滿足又快又準確,操作又很簡單的需求。核酸檢測需要在標準的實驗室中進行,對操作人員的要求也比較高,有些國家實驗室設備和人員沒那麽多,又積壓了很多待檢測的量,此種情況下采取快速檢測的方式還是有優勢的。

國際科學期刊《自然》(Nature)4月18日消息稱,某些抗體檢測已被證明,在新冠病毒感染早期,檢測的特異性低至40%。

西澳大利亞大學的臨床病毒學家David Smith認為,即時檢測比實驗室中進行的檢測更不可靠。這是因為即時檢測使用的血液樣本較少,通常來自手指刺血,並且在比實驗室更不受控制的環境中進行,這可能會影響其性能。他認為應謹慎使用。

隨之而來的,是對檢測準確度爭吵不斷。

美國醫療人員已經感到擔憂。一些醫生發現,為數不少的疑似感染者雖然已出現咳嗽或發燒等明顯症狀,但是他們的檢測結果卻是陰性,一直到後期才確診感染了新冠病毒。

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衛生官員在當地時間4月14日表示,該國進行的新冠病毒檢測中,結果有三分之一呈假陰性。

中國的試劑盒供應商一度將抗體檢測產品供應海外,但也伴隨著質量及準確度的爭議。

此前,因網傳“出口西班牙的新冠病毒快速檢測試劑準確率僅有30%”,生產商易瑞生物被置於輿論風暴中。易瑞生物在其官網發布聲明辯稱,試劑盒的檢驗結果會受到很多因素影響,比如患者病程、采樣部位、采樣準確性等。若病毒載量較少,可能產生假陰性。

西班牙衛生部決定更換新批次試劑盒,繼續與該公司合作。

不過,4月1日起,中國調整了出口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的規則,要求出口的檢測產品不僅符合當地質量要求,還需要先取得中國的醫療器械產品注冊證書,缺一不可。截至4月16日,29款試劑盒有資格出口海外,易瑞生物的試劑盒被新規攔下。

世衛官員:測出抗體不等於免於感染

邁克爾·瑞安提醒說,“沒有人可以確定有抗體的人就能得到充分的保護,不會再患病或是再次暴露在這種病毒之下。”

雖然WHO建議即時檢測僅用於研究,美國已開展大規模人群的即時抗體檢測。

4月10日美國副總統邁克·彭斯(Mike Pence)在白宮新聞發布會上說,很快全國將進行抗體檢測,以確定人們是否曾感染過新冠病毒。當天,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縣率先針對1000人開展抗體檢測。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同一天宣布,已啟動一萬人規模的抗體檢測新研究。

彼時紐約州州長安德魯·庫莫(Andrew Cuomo)說,就確診病例而言,紐約是美國受災最嚴重的州。4月19日他補充說,紐約將會對3000人進行抗體檢測,並使用該數據估算感染新冠病毒並康復的人口比例,官員們希望利用這個康復數據制定一項重新開放經濟的計劃。

在中國,抗體檢測不能作為新冠肺炎確診和排除的依據,不適用於一般人群的篩查。

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馮錄召介紹,抗體檢測可用於對核酸檢測陰性的病例進行輔助診斷,也可以排查篩查病例,但是,還不能代替核酸檢測。

截至4月16日,29種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已拿到了中國的醫療器械產品注冊證書,獲準上市,其中有18種是核酸檢測,11種是抗體檢測。

核酸檢測是中國在新冠疫情中主要使用的檢測方法。這種試劑對病毒核酸進行檢測,特異性和敏感度相對較高,平均檢測時間需要2-3個小時,患者一般次日拿到結果。

疫情暴發初期,中國的新冠肺炎確診以PCR檢測新冠病毒核酸陽性為主,但當時醫生也提出漏診質疑,2月4日更新的第五版新冠肺炎診療方案,便加入了CT影像結果作為臨床確診的判定依據之一。

至今,核酸檢測仍是信任度較高的檢測手段。比如,武漢出城需要持有核酸檢測結果;隨著哈爾濱市疫情蔓延,4月19日哈爾濱海關宣布首次入境司乘人員100%核酸檢測,多次往返司乘人員每五天進行核酸檢測。

目前英國在全國各地的醫院進行咽拭子的測試,也就是核酸檢測,送往實驗室以查看新冠病毒感染情況。英國政府希望在4月底每天進行10萬次新冠病毒檢測;到4月中旬,每天要對1.4萬人進行2.1萬項測試。

英國政府也購買了350萬份指尖采血的抗體測試,認為快速大量檢出結果將極大地改變英國應對病毒的策略,儘管到目前為止,尚未證明抗體測試是可靠的。

WHO新興疾病和人畜共患病部門負責人Maria Van Kerkhove博士說:“這些抗體測試能測量血清學水準、抗體水準,但這並不意味著能測出免於感染新冠的抗體。”

與歐美國家經歷的疫情階段不同,中國最嚴重時期已過,但相似的是,日前也在關注並測試人群中的新冠病毒抗體水準。

4月15日《湖北日報》消息,武漢市啟動新冠病毒血清流行病學調查,為期三天,覆蓋13個行政區,共抽樣調查1.1萬人。中國疾控中心駐武漢流調隊隊長丁鋼強說,這是為探尋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者的發生情況,了解社區人群的新冠病毒抗體水準,為防控策略的調整提供科學依據。

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一級巡視員賀青華在同日介紹,中國已組織專家團隊,在九個省市同步開展無症狀感染者的血清流行病學調查。

在全球對新冠病毒檢測方式的爭議聲中,4月20日,WHO總乾事譚德塞博士在疫情媒體通報會上說:“雖然抗體測試對於了解誰被感染很重要,但檢出病毒才是主動發現、診斷、隔離和治療病例的核心手段。 ”他擔憂,缺乏團結正在助長疫情的流行,“最糟糕的時刻即將到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