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別人的家長"世界賽現場助威親身應援 電競選手≠網癮少年

騰訊體育10月29日訊 2018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半決賽比賽戰罷,FNC3-0橫掃C9進軍決賽。FNC中單Caps三局比賽都非常亮眼,這位年輕的丹麥少年被視為“歐洲法王”的接班人。他的父親也親赴韓國,在賽場上為他呐喊加油。

“電競入亞”已成新格局 職業選手為國爭光

近年來電競的想象力不斷擴大,2018年雅加達亞運會電子競技甚至作為體育項目登上舞台,儘管是作為表演賽項目,但這是“電競入亞”的第一步,下一屆2022年杭州亞運會電競將作為正式的比賽項目登上亞運會。

身披國旗為國爭光的少年們,在此前不就他們身上的標簽或許還是令人嗤之以鼻的“網癮少年”,甚至現在,依然有許多年輕人被社會上其他人視做“網癮少年”,這個具有“中國特色”的名詞,在如今開放於包容的社會趨勢中,還有必要存在嗎?

是“網癮少年” 還是體育競技職業選手?

許多職業選手都曾被“網癮少年”的標簽所困擾。LPL賽場上的老一輩職業選手,比如前OMG上單Gogoing,在打職業之前就讓父親極為頭疼,彼時Gogoing還只是一個平凡的年輕人,那是別人只知道他叫高地平。打到國服弗雷爾卓德的第一名時,受到OMG戰隊邀請,才開始了職業選手生涯。起初也是遭到家人的強烈反對。與此相同的是TL戰隊AD選手Doublelift,亞裔美國人,作為英雄聯盟職業賽場上的“活化石”,北美英雄聯盟的傳奇人物,曾經Doublelift也因為職業的夢想和家人衝突,甚至被趕出了家門。

然而,歐美地區以及日韓地區,對於“網癮少年”的寬容度卻要高出很多。如今EDG戰隊年輕的主力中單Scout,在踏上職業路線之初,便得到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Scout的媽媽在接受採訪時說道,“對於Scout選擇職業選手這一路線,和大多數的父母一樣。Scout的父親一開始是非常反對這件事情的,他希望Scout專注學業。但是我在做決定決定之前,很想知道Scout在這一款遊戲上到底有著怎樣的水準。於是我問了我的大兒子,他說如果把Scout在遊戲上的水準和大學類比,那大概就是,念哈佛的水準吧。從那以後,我就開始支持他打職業,並且說服了他的爸爸。我還和Scout的學校談過,因此他每天可以隻去念半天書。”如今,Scout已經成為一家人的驕傲,他的媽媽和姐姐還在全球總決賽期間去賽場上為他加油。

“網癮”是青少年問題的遮羞布 家庭教育缺位是本源

前些年沸沸揚揚的楊永信事件不久前再度登上熱搜,原本以為已經徹底消失的“反人類醫生”楊永信,只是換了一個“馬甲”,改掉了原本叫做“臨沂網戒中心”這個名字而已。而他的治療手段依然是從前所傳的“電擊療法”,此前這種療法被用來治療精神病人。前幾日網上瘋傳的影片當中,精神中心裡傳出陣陣慘叫,聲音讓人毛骨悚然,仿佛正在經歷萬般酷刑。事後工作人員回應,這只是對“精神患者”的正規治療。而這種機構,依然有大把的家長將孩子送去,試圖“戒除網癮”。

正如之前有人所說:“我們不需要知道電子遊戲是什麽,它會不會造成近視,它會不會上癮,我們只需要一一個背鍋俠,一個可以掩蓋家庭教育失敗、學校教育失敗、社會教育失敗的東西,現在它叫遊戲,十五年前它是早戀,三十年前它是偶像,三十五年前它是香港電影,四十年前它是武俠小說”,“網癮少年”根本上就是家庭教育的缺位。

對於電競 社會大環境正變得寬容

此前,有遊戲行業從業者分析近幾年人民日報 針對遊戲行業所有報導的數據圖。通過數據顯示,近幾年人民日報對於網癮危害等報導開始有明顯下降趨勢,而對於促進整個遊戲產業發展的經濟報導有明顯升高。總體來看都是偏向正面的報導居多。

《人民日報》此前發表過名為“防的是沉迷而非網遊”的文章,針對“網癮”的做出評論。文章認為,在電子競技已經納入杭州亞運會比賽項目的今天,妖魔化網遊是不理性的,呼籲取消網遊也是不現實的。要知道,沉迷遊戲的危害不在於“遊戲”,而來自於“沉迷”。我們要防的是沉迷,而不是網遊。此外,從產業角度來說,一些國家的電子遊戲、網絡遊戲產業已經成為經濟的重要推力。今年上半年,我國遊戲市場銷售收入1050億元。遊戲產業發展迅速,用戶規模龐大,只有消除網絡遊戲的負外部性,才能促進遊戲產業健康良性地“開疆拓土”。儘管強調不能沉迷,但相較於從前,已經開始承認遊戲行業的良性作用,對於遊戲也不像從前那樣視做“洪水猛獸”,更加強調良性引導的作用。

儘管“網癮少年”標簽仍在,但是國內環境相較於從前,也在往良性的方面發展。電子競技也正逐漸向體育競技方面靠攏。或許2022年英雄聯盟作為正式的比賽項目進入亞運會的時候,國人可以真正的認可這群職業選手。

(文/倉鼠)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