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清朝:“八旗旗主”和“鐵帽子王”見面,誰給誰行禮?

明朝萬歷年間,努爾哈爾統正式起兵反抗明朝的統治,他將部落的民眾、軍隊、土地按不同旗幟顏色來區別統治,統一女真人的生產、生活、行軍和打仗,最初由於土地和人口少,只有黑旗和黃旗兩種。後來隨著統一女真部落,土地和人口的增加,原來的兩旗已不能滿足需要,努爾哈赤於是把黑旗分為紅旗和藍旗,又增加了白旗,加上原有的黃旗,這樣女真人就一共有紅、黃、藍、白四個旗。

後金在與明朝的戰爭中,後金數次大敗明軍,女真人攻城掠地,許多漢人和蒙古人也相繼臣服於女真人鐵騎之下,原來的四旗早已滿足不了,努爾哈赤於是又在原來四旗的基礎上增加鑲紅、鑲黃、鑲藍和鑲白四旗,原來的四旗就變成了八旗,這就形成了貫穿整個清朝的“八旗”制度。

八旗中每一旗在權利上是平等的,除了汗王(皇帝)自己統領的鑲黃、正黃和正白三旗外(上三旗),其余五旗(下五旗)都設置一個旗主。八旗旗主在自己統領的旗中權力非常大,所統之人都是其旗奴,旗主對他們有生殺大權,儼然如皇帝一般。

和歷代王朝一樣,清朝都有嚴格的爵位制度,親王等級最高、郡王次之,最低為鎮國將軍,每一級都有世子一名,不同的是世子在繼承爵位的時候都會自動降一級,親王變郡王,郡王變貝勒,直至最低的鎮國將軍後不再降級。但清朝有的王爺,他們或因軍功或因皇帝恩典,他們後代在繼承王爵時不用降一級,可以世襲罔替,這就是後來我們熟知的“鐵帽子王”。

清朝初年,八旗旗主是由鐵帽子王兼任,如正白旗旗主是睿親王多爾袞,正藍旗旗主是肅親王豪格,這種“親王即旗主,旗主即親王”的模式,使得親王的權力很大,大到可以左右時局,例如當皇太極暴斃之後,按道理是皇長子豪格繼位,可是遭到了兩白旗多爾袞兄弟的反對,一時間劍拔弩張,差點兒火拚,沒辦法選了一個折中的方案,這就這樣皇位落到了年僅九歲的福臨頭上。

鑒於旗主王爺的權力太大,後來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相繼加強皇帝的中央集權,這就不免要削弱旗主和鐵帽子王權力,朝廷規定旗主不再由鐵帽子親王擔任,旗主由皇帝設立的都統或者皇子或者旗內更低爵位的人替代,來處理本旗事務,這樣一來如果鐵帽子王沒有在朝中任職,就相當於一個位高權輕的王爺除了能世襲罔替外,和一般王爺沒啥區別。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