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為什麽你越努力,越容易感到焦慮?

“我太難了”成為了時下年輕人的網絡流行語。學習、工作、戀愛、家庭……千言萬語匯成一個字,就是“難!”

書單君不禁思考:當代社會,我們大多數人不必擔心饑餓,沒有戰亂的侵擾,生活便利程度與過去相比更不可同日而語。可是,幸福和快樂卻依然如水中月,我們依然整日被各種焦慮包圍。

是因為當代人變得嬌氣了?並不是。正如美國學者阿倫·瓦茲在他的著作《心之道》的副標題“致焦慮的年代”所表明的那樣,我們本身就處在一個焦慮的年代——甚至比過去的年代更為焦慮,而這恰恰是由於技術的進步造成的。只有清楚地認識到它,我們才能擺脫焦慮的折磨。

阿倫·瓦茲是美國著名的大眾哲學家,他的思想深受禪宗大家鈴木大拙的影響,但又博采眾長,將各類宗教、哲學、心理學中的道理與當代生活相結合,試圖找到當代人焦慮的病灶所在。

越想要掌握生活,反而越焦慮

隨著科學的進步,尤其是網絡的普及,使得我們的生活節奏大大加快,生活方式也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過去年代裡沉澱下來的思想、價值觀和傳統受到了巨大的衝擊。以前被當作真實和永恆的東西,如今看來越來越無法令人信服。

當然,思想的解放是社會進步的必然。但凡事都有兩面,傳統被撼動產生的後果,就是讓許多事都變得無所適從。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裡,有一個在監獄裡待了五十年的老犯人布魯克斯。他作為監獄的圖書管理員,每天都推著小車給犯人送書。這份工作讓他感受到了自身的價值。

後來,布魯克斯得到假釋,重獲自由。這本來是所有犯人夢寐以求的事,然而最終布魯克斯卻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臨死前,他在牆上寫道:制度是不可逾越的

因為在監獄裡,他是受人尊敬的圖書管理員,他知道犯人們需要他。出獄後,他只是一個犯過罪的老頭,什麽也乾不了,價值感的失落令他無法忍受。

這個故事很有象徵意味。如果我們把布魯克斯想象成生活在過去年代的人,而把“出獄”想象為思想解放的過程,那麽就成了一出絕妙的當代寓言:過去的信念被打破了,卻沒有新的信念進來補充。就是在這樣的“真空”裡,不安和空虛感與日俱增,最後甚至可能致命。

於是,我們就只好用短暫的快樂來填補這種不安全感。不幸的是,當代便利的傳播手段更是“火上澆油”——我們可以輕易地打開一段段視頻看至深夜;上百部影視劇等著我們去選擇;有人在網絡遊戲中一擲千金……

我們穿梭在一個又一個短暫的歡娛中,生怕自己錯過什麽。然而,當手機、電腦螢幕關上,一切幻象都消失了。我們感到的是更為強烈的空虛與孤獨。

因此,瓦茲指出,我們生活的年代是“一個充滿沮喪、焦慮、煩亂以及‘興奮劑’成癮的年代。我們必須在可能的時候想辦法抓住我們所能抓住的,並在心裡壓抑我們的這種看法——整件事情都是徒勞無益的。”

我們為了推遲感受不安的時刻,反覆“轟炸”感官,讓感官保持在高度興奮的狀態。這是由聲音、興奮感和刺激構成的“興奮劑”。用此種方式擺脫不安,無異於飲鴆止渴,因為這只會製造出越來越多的欲望。

事實上,這並非來自身體的真實欲望,有時,僅僅是對於“欲望的期待”。為了滿足期待,我們需要更多的刺激與興奮,如此形成了惡性循環。

這是由於我們放棄了對信念的尋求嗎?恰恰相反,瓦茲認為,我們去不停地刺激自己的感官,並且寧願忍受枯燥無聊的工作賺取收入,只為了忙裡偷閑用物質享樂獲得短暫的解脫,這一切努力正是試圖重新掌握生活。

只可惜,你越想要掌握生活,反而越陷入焦慮。

擺脫焦慮,就是要過好“當下”

當你看到一隻貓攤開四肢悠閑地曬太陽,或是一隻狗在草地上無憂無慮地奔跑、遊戲,是不是也會有點羨慕,感覺自己活得還不如小狗小貓。

對於動物而言,只有“此時此刻”。它們滿足於當下的愉悅,不會去思考是否會擁有一份美好的回憶,或是未來是否能得到幸福。而人類則相反,無時無刻不擔憂著“過去”與“未來”。

比如說,當一個人得知兩周後自己將要上手術台,即使他生活平靜、工作順心,可仍然無法擺脫對手術的恐懼。他很難專心地做當下的事,很難享受眼前的愉悅。他同時被“過去”與“未來”折磨——“過去”的經驗告訴他,手術是危險的,可能致命;而他即將在“未來”遭遇這一可能性。

這樣的困境就遍及我們的生活中:

為了養老,我們不得不犧牲年輕時的快樂,儲存許多錢,即使有調查表明,一個人95%的財富將全部花費在生命的最後兩個月;

由於過去感情的失敗,不再敢投入一段新的感情;

演講時因為害怕不被認可,反而更加緊張,結果真的搞砸了演講。

……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過去”與“未來”比眼前的“此時此刻”更真實。過去發生的和可能會發生的事,足以影響到我們眼下正在做的事。

誠然,大腦對過去的反省和未來的預期是必要的,否則社會將失去秩序。但是,如果由此而使我們無法充分地活在當下,那麽我們將失去真實的生活。畢竟,只有此時此刻正在做的事,才構成了“過去”與“未來”。

請試想:假如你為了準備下周的菜肴而憂心忡忡,從而忽略了正在吃的美味,那麽到了下一周,你依然會如此。雖然並未錯過任何一餐,但其實你的味蕾從未真正享受過食物的味道。

這樣的人生豈不是得不償失?正如瓦茲在書中所言,我們一直在為生活做準備,卻未能真正地生活。

人與動物的區別,在於人類擁有強大的“自我意識”。自我意識是人類最大的智慧,有了它,人類才創造了輝煌的文明,才擁有了法律、道德和思想。然而,瓦茲告誡我們,對過去和未來的敏銳感知力的增長,使我們對當下的感知變得模糊了。

“我們似乎是到了這樣一個階段:擁有意識的好處被它的壞處壓過了。極端的敏感性反而使我們失去了適應能力。”

想要擺脫對於“過去”與“未來”的焦慮並不是容易的事。瓦茲給出的辦法,是要我們認清正是當下才構成了“過去”與“未來”,用“過去”和“未來”衡量當下,是本末倒置。

然而,我們往往就會陷入這樣的思維誤區:由於過去不美好的回憶,到現在也很難走出來;由於對未來的擔憂,令自己裹足不前。

要知道,眼下所經歷的,也隨之轉化為了新的經驗,就像是人體裡的血液循環。如果想要自己不再為“過去”與“未來”所困,我們能做的,就是過好“當下”。

相信你的身體與本能

瓦茲在書中有一個貼切的比喻:我們就像是被蜂蜜黏住的蒼蠅,越掙扎陷得越深。

這讓書單君想起了貝爾·格裡爾斯在《荒野求生》中親自演示過的,當一個人陷入泥沼中時,動作越大,往往越容易被泥漿吞沒。而如果他能放鬆身體,慢慢地抽出雙手和雙腳,獲救的概率就增大很多了。

生活也是如此。瓦茲告訴我們,我們需要做的不應該是掌控,而是“放手”。這是人類社會進化的必然選擇——“由於我們曾在其中尋求安全感的那種信念倒塌了,我們的頭腦才已為‘放手’做好了準備。”

這是什麽意思呢?

可以想象一些我們經常會經歷的時刻:

當欣賞一首美妙的曲子時,你心中不會想著“我在欣賞好聽的曲子”,你的本能已經在讓你全身心地欣賞了;

當你投入在一場考試中,心無旁騖,是顧不得思考“考試”這回事的,因為你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考題上。

相反,這些時候如果有“意識”的加入——“我在聽歌”“我在考試”,反而會破壞欣賞歌曲的心境,也更容易考砸。

當我們專注於某事時,我們是在體驗這個過程,而不是去想它究竟是什麽、我們需不需要它。這就是瓦茲提出的解決焦慮的智慧:遵從你的本能。

這並非讓我們放棄自己的理智和思考,而是在理智的主導下主動地“放手”——讓原本應該屬於本能的部分,不要再過多地受到意識的指手畫腳。

我們總是傾向於滿足大腦的欲求,而忽視身體。正如當我們把胃填滿後,依然會想要進食,是因為有進食的欲望;我們不停地打遊戲,即使身體疲憊不堪仍不願休息,是想要獲得虛擬世界裡的虛榮感。

人的欲望是無法滿足的溝壑,“它必須要麽生產出越來越多的快樂,要麽都垮台”。這也就是為什麽我們的娛樂方式這麽多,焦慮感卻更嚴重的原因——我們太依賴大腦製造出來的欲望和快樂了。

因此,瓦茲的解決之道就是要我們關注“身體的智慧”

他引入了禪宗的思想教人們覺察生活——感受當下的生活,但不要對此刻產生過多的判斷和想法。遵從你的身體和本能,讓它去引導你做事,而並不是總以“我想”怎麽怎麽做來行事。

比如說,我們總會有“報復性熬夜”的習慣。早上的工作佔據了太多時間,晚上寧願熬夜也要把時間補回來。但實際上,這並非你身體的真實需求,效果也往往事與願違:身體狀況每日愈下,第二天沒精神也耽誤了工作。

因為這只是你的大腦在產生欲求,而身體本能的需求是休息。時間是補不回來的,你唯一面對的只有“當下”。過好每一刻的“當下”,正視自己真實的需求,相信許多不必要的煩惱也就煙消雲散了。

瓦茲的這本《心之道》很薄,但思想密度很大,需要你不時停下來想想,否則就跟不上他的節奏。

書中還引入了大量的禪宗思想與公案故事。歸根結底,瓦茲想要告訴我們的是,有時我們並沒有真正在“生活”,而是被“過去”和“未來”困住,並沒有真正去體驗此時此刻。這樣的人生只是虛度。

欲求很多時候就源自於此。它是由我們自己創造出來的,是一件讓我們自己折磨自己的工具。

如果我們能夠認識到這一點,相信生活中的焦慮感也就會緩解許多。

主筆 | 阿唐 編輯 | 黑羊

圖源 | 《製作人》《海街日記》

書單測試:核心心理需求測試

我們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活在別人要求的世界裡,他們告訴你應該考公務員,應該結婚生子,應該乖乖聽話。你自己到底想要什麽樣的生活,你知道嗎?

知道自己想要什麽,才知道怎麽做選擇。

書單引進了一套專業測試,以經典需求理論為基模,從15個方面分析你的個性和需要,也可以作為你選擇工作和愛人的依據。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