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古人過清明,花樣真不少

古人在清明節前後的生活非常豐富,除了掃墓、踏青、賞花之外,還有蕩秋千、放風箏、蹴鞠等強身健體的娛樂活動。

▌秋千

唐代詩人韋應物曾有《寒食》詩描繪清明節女子蕩秋千的場景:“彩繩拂花去,輕球度閣來。”

遼寧省博物館藏,傳明仇英《清明上河圖》局部

大都會博物館藏,傳明仇英《清明上河圖》局部

台北故宮藏,清院本《清明上河圖》局部,作者陳枚、孫祜、金昆、戴洪、程志道

秋千,相信大家小時候都玩過,其源頭本是北方(河北省)山戎(春秋時期匈奴的一支)寒食節的遊戲,齊桓公北伐山戎時帶回中原,才慢慢傳播開來。

最開始,秋千只是閨中女子的遊戲,唐宋時期才演變成一種狂歡節目,尤其是清明時節,遊人踏青時喜歡在郊外建臨時的秋千舞蕩,所以清明節又叫“秋千節”。

《開元天寶遺事》中記載,唐玄宗稱讚秋千為“半仙之戲”,因為宮嬪衣裙飄舞,如臨凡謫仙,極具觀賞性。

宋代李清照的詞有《點絳唇》雲:“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說的是春日早晨少女蕩秋千後的嬌俏、慵懶神態。

宋明時期,女子只能埋沒深閨,秋千是少有的可以暫時解放束縛的運動。元代,世家大族的女眷往往會設“秋千會”,即邀幾家女眷在園中設秋千之戲,盛陳飲宴,歡笑竟日,各家隔日設宴還答,從二月末至清明後方罷。

“秋千外,綠水橋平。”秦少遊的詞從女性視角來看世界,深閨院牆外的風景,只能通過蕩起的秋千才能瞥上一眼吧。

男性對女子蕩秋千往往持欣賞態度,蘇軾就在一首很著名的詞中提到過女子打秋千:牆裡秋千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這首詞描寫的正是當下這個時節,蘇軾以佳人蕩秋千時的笑聲為靈感擬就佳作。

據清代文人筆記所述,秋千在那時仍是春晝深閨裡的第一神妙樂事,並且 “羽衣紅裳,禦天風盤旋於碧雲之上,其一種蹁躚態度,若飛若舞,恍惚有神女臨凡之想。所謂半仙戲者,何妙如之?”

蕩秋千這樣的娛樂活動,有壯膽、健身、養生功能,也特別適合女性,是非藥物解鬱的好方法,而且還可以治暈車。

▌蹴鞠

天津歷史博物館藏,清黃慎《蹴鞠圖》

蹴鞠,類似於足球。蹴,用腳踢的意思。鞠,用動物的皮作為外囊、內填充皮毛的球,到唐代演變成用動物尿泡作裡囊、吹滿氣後封住的球,輕巧而富於彈性。

《戰國策•齊策》中記載,在齊國首都臨淄城,蹴鞠是一種民間娛樂活動。

兩漢時期,蹴鞠活動在社會各階層都有廣泛開展。《西京雜記》記載,漢高祖劉邦年輕時就愛蹴鞠。漢代畫像石中多處有蹴鞠表演的形象。除了娛樂活動外,蹴鞠還演變為軍事訓練的手段。《史記》中記載,霍去病經常組織軍中蹴鞠比賽。

唐代,蹴鞠開始盛行。詩人王建《宮詞》描述:“寒食內人常白打,庫中先散與金錢。”白打即指的是一種蹴鞠方式,類似於花式足球,用頭、肩、背、腹、膝、足等部位接觸球,使球終不墜地。皇帝為了娛樂觀賞需要,在皇宮中設置一個專門組織,叫內園,供養鬥雞、馬球、相撲、蹴鞠的藝人。

宋代是蹴鞠最鼎盛的時代。宋太祖趙匡胤開風氣之先,宋皇室對蹴鞠活動推崇備至,經常組織蹴鞠比賽。

宋代畫家蘇漢臣曾繪有《宋太祖蹴鞠圖》(現已不存),故宮藏有一幅元代錢選所繪該圖的摹本,踢球的是宋太祖趙匡胤與其弟宋太宗,觀看的是大臣趙普、楚昭輔、黨進、石守信等四位宋朝開國功勳。

故宮博物院藏,元錢選《蹴鞠圖》

酷愛蹴鞠的宋代皇帝還有宋徽宗。他每年生日都會舉辦蹴鞠比賽。在《水滸傳》第二回中,高俅就憑借蹴鞠絕技從一介書童成為徽宗重臣,權傾一時。

宋代宮廷有專門的職業蹴鞠藝人,社會逐漸形成了蹴鞠協會——齊雲社。在宋代,還出現了《蹴鞠圖譜》等專門介紹蹴鞠的著作。存世的蹴鞠圖像還有一幅藏於美國克里夫蘭美術館的《蹴鞠圖》,傳為南宋宮廷畫家馬遠所作。

元代,蹴鞠踢法的難度提高,並出現男女對踢。

明代的蹴鞠活動曾受到明太祖朱元璋和明熹宗的禁止,但是明中後期的皇帝多耽於享樂,蹴鞠仍是諸多娛樂之一。

遼寧省博物館藏,傳明仇英《清明上河圖》局部

故宮藏明代商喜繪《明宣宗宮中行樂圖》中有宣宗觀賞蹴鞠的情景。

在下層社會,蹴鞠活動仍較廣泛,仇英繪《清明上河圖》中就有蹴鞠場景。

明畫家杜堇繪有《仕女蹴鞠圖》,描繪了仕女們在花園中玩蹴鞠的情景。

女子蹴鞠以表演為主,對從事蹴鞠女子的容貌、身段、技藝都有較高的要求,因此,女子蹴鞠在古代又稱為“美人蹴鞠”。

明錢福有《蹴鞠》詩描繪女子蹴鞠的陰柔之美:“汗沾粉面花含露,塵撲蛾眉柳帶煙。翠袖低垂籠玉筍,紅裙斜曳露金蓮。”

當時的女子纏足,踩著三寸金蓮還能踢球,想來也是蠻拚的。

到清代,統治者提倡滿族的摔跤、滑冰、狩獵等活動,蹴鞠活動基本絕跡。

大都會博物館藏,傳明仇英《清明上河圖》局部

▌風箏

齊白石《石門二十四景圖 春瑦紙鳶圖》

李可染《楊柳青放風箏》

風箏也是清明前後流行的遊戲。又叫紙鷂、鷂子、紙鳶、風鳶,古代南方稱之為“鷂”,北方謂之“鳶”。

據《詢芻錄》中記載,五代時李鄴於宮中作紙鳶,引線采風為對,後於鳶首以竹為笛,風入笛管發出悅耳之聲,好似“箏”鳴,才有了風箏這一俗稱。

風箏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最初是作為軍事上傳遞消息的工具。

在唐代,逐漸演變為一種貴族間的娛樂玩具,而真正成為大眾喜聞樂見的娛樂是在宋代,尤其是在清明節前後,放風箏成為一種風俗。

除了娛樂外,放風箏還有特別的意義,如有些人會在風箏上寫上自己或家人的名字,然後把風箏放飛上天,剪斷牽線,讓風箏隨風飛走,達到“消災祛難”的目的,所以民間又稱放風箏為“放晦氣”。

鑒於風箏廣受歡迎,歷代文人墨客在雜文、筆記、小說、詩歌等中對於風箏著墨不少,曹雪芹除了在《紅樓夢》中屢次寫到風箏外,還曾專門寫過《南鷂北鳶考工志》,對後世民間風箏製作藝術影響深遠。

宋《百子嬉春圖頁》

《百子嬉春圖頁》局部

歷代流傳,不乏與風箏相關的佳句。

如陸遊所作“竹馬踉蹌衝淖去,紙鳶跋扈挾風鳴。”風箏在這裡有了靈魂,跋扈飛揚,不再是被風挾持。

最膾炙人口的詩句,要數清代高鼎的《村居》:“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一個“忙”字形象地勾畫出兒童急著去放風箏的情態,後世畫家們常常借這句來表現嬰戲題材。

說到繪畫,風箏一般是出現在風俗畫和嬰戲畫中。宋代蘇漢臣的《百子圖》中有畫兒童放風箏的景象。明清的多版《清明上河圖》中都有兒童引線放風箏的場景。

遼寧省博物館藏,傳明仇英《清明上河圖》局部

台北故宮,清院本《清明上河圖》局部,作者陳枚、孫祜、金昆、戴洪、程志道

明代詩人、大畫家徐渭更是對風箏情有獨鍾,寫過不少風箏詩,其《風鳶圖十首》有言:“我亦曾經放鷂嬉,今來不道老如斯。那能更駐遊春馬,閑看兒童斷線時。”

徐渭《墨花十二段卷》有一個局部是描繪兒童放風箏的,寥寥幾筆,生動十足。

齊白石也畫過放風箏的天真閑趣,代表作品是《五童紙鳶圖》和《石門二十四景 春瑦紙鳶圖》。

當然,放風箏並不是孩子的專利,而是老少鹹宜,中國美術館藏楊柳青版畫《十美圖》中的美人們也正在放風箏。

除了風俗畫與文人小品畫外,風箏本身也是一種民間藝術品。其圖案除了作為裝飾外,往往代表吉祥寓意。如五福捧壽、四世同堂、耄耋富貴、八仙賀壽、福壽雙全、喜上眉梢、雙喜登眉、喜慶有余、福祿壽喜、雙喜福祥、龍鳳呈祥、百蝶鬧春、鯉魚跳龍門、麻姑獻壽、百鳥朝鳳、連年有魚、四季平安等,寄托人們對幸福、長壽、喜慶的願望。

注:本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大家共同分享學習與欣賞,如作者認為涉及侵權,請與我們聯繫,我們核實後立即刪除。

靜候春暖花開,一切終將過去

支持,請點亮小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