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為什麽書讀得越多越覺得自己笨?

我很小的時候,有一天看書看到一半,問坐在一旁的爸爸。“爸爸,為什麽我越看書越覺得自己很笨?感覺這個世界上有太多太多我不知道的東西了。”

那是年幼的我第一次感受到知識焦慮,於是爸爸給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兩千多年前,古希臘哲學家芝諾畫了一個圈。他說,人的知識就好比一個圓圈,圓圈裡面是已知的,圓圈外面是未知的。你知道的越多,圓圈的周長越大,就越覺得自己無知。

其實芝諾的話還沒說完,圓圈的周長外是廣袤的無邊無際的未知,接觸周長的部分是被自己意識到的無知,而剩下的部分就是連自己都沒意識到自己不知道的未知

大部分人在解決問題時,只會運用圓圈裡已知的知識和經驗,因此只能解決很小範圍的問題。更高一層次的人會鼓勵自己在圓圈的周長上探索已知的未知。但幾乎沒有人關注佔比例最大的部分,即未知的未知。但正是這個部分拉開了普通與卓越的距離。

一個人如何管理自己的未知,決定了他的高度與格局。

《高維度思考法》這本書就鼓勵大家關注自己的“無知之知”,跳出固有層面,在更高的格局上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已經被當做是現代職場中最重要的技能之一。

但說到底,解決問題仍是一種被動的思考方式。因為你必須等待問題出現,才能進行下面的工作:包括定義問題,作出假設,進行檢驗,以及結果反饋。但書中講述的高維度思考是一種站在更高的角度去主動發現問題的思維方法。

作者細谷功畢業於京東大學工學部,先後就職於東芝、安永等著名谘詢顧問公司,負責產品研發、銷售、生產等領域的戰略谘詢。這本書講了三件事兒:

一. 人類應該關注自己的未知,從被動解決問題進化到主動發現問題;

二. 解決問題型思維與發現問題思維型的差異與衝突;

三. 如何切換思維模式,在更高的維度思考問題。

學會發現問題,不做職場的“答卷人”

對於很多人來說,步入職場之初最大的困難就是從學生思維中脫離出來。你每天的工作不會是答完郵箱裡的一份份卷子,你要答的全是這個世界真實存在的問題,並且沒有標準答案。

職場與學校最不同的一點是,超過半數的工作是要去解決那些還未被發現或被提出的問題。我們每個人在學校裡都是經過了上課,做作業,模擬考這個過程,於是當我們真的踏進考場時,所有的知識點都是老師講過的,所有的題目都是練習過多次的。因此在踏入職場之前,我們幾乎全靠“圈內的知識和經驗”解決問題。

但是當老闆把項目交給你時,絕不可能附送一本“五年高考三年模擬”讓你先練練。這時我們必須讓自己從“尋找已經提出來的問題的答案”的模式,轉換到“尋找問題本身”。這個時候,發現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而想要發現問題,我們必須關注“什麽是我們不知道的”,即“圈外”的新知識。

識別自己的思維模式,你是蟈蟈還是螞蟻

但是當你試圖探索“圈外”的世界時,會發現並非那麽容易。說白了,解決問題和發現問題本就是兩種不可兼容的思維方式。

蟈蟈與螞蟻的故事我們小時候都聽過。勤勞的螞蟻在炎炎夏日不辭辛苦的搬運食物,為過冬做準備。而遊手好閑的蟈蟈只顧著唱歌跳舞,於是當冬天來臨時,只能陷入困境。

螞蟻是務實家,代表了解決問題型思維。他們注重知識的積累,善於在已有的知識結構和思維體系下解決問題。他們兢兢業業、目標明確,善於體系化的解構問題,流程化的解決問題,是規則的建立者。

但螞蟻就一定比蟈蟈好嗎?

相比於自由自在的蟈蟈,螞蟻其實是墨守成規的代名詞。而“無巢”的蟈蟈並不把自己局限在一個體系內,他們涉獵廣泛,從不設限,在各領域間來回跳躍,是規則的打破者。蟈蟈善於從未知開始思考,也因此更善於發現問題。

舉個簡單的例子。假如把工作比喻為給客人倒飲料。蟈蟈會從問題本身出發,先問客人喜歡哪種飲料,再去準備相應的材料。而螞蟻會囤積一大堆飲料,不問別人想喝什麽就直接倒給他。至於屯的是不是客人愛喝的飲料無所謂,只要解渴了就行。

大部分時候螞蟻和蟈蟈很難互相轉換,特別是當一個人進入了自己的專業領域後,在已有的知識體系下,“螞蟻型思維”是不可避免的。這正是固有的知識體系阻止了我們向“蟈蟈型思維轉化”。

我們知道的東西越多,我們不知道的東西就會越多,而我們沒機會知道的東西就可能會更多。因為知道的越多,自我越多,預設越多,則主觀越多。主觀常常蒙蔽我們的眼睛,讓我們對很多眼前的東西視而不見。客觀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

細谷功提到了一個英文單詞“unlearning”,意為“將所學設為空白”。意思就是說,只有把自己清空了,才能往裡面倒茶。不過這個清空自己的過程,是需要方式方法的。

提升思考維度,自由切換思維

細谷功在《高維度思考法》中提出了發現問題的“元思考法”,是一種將自我抽離出來,站在更高的維度,去“俯瞰”自己的思考方式。這種思考方式,是把自己的視角從聚焦到一個“杯子”無限抬高,高到這個“杯子”在視野中化為渺小的一點。如此一來視野更廣闊了,也就能看到更多的東西,擁有更多的角度。

那麽如何將視角拉到更高的位置呢?

細谷功提出了三種切實可行的方法:

第一種:抽象化思維將事物抽象化,意味著“提取特徵”。細谷功提到了兩個具體方向:一是分類,按照事物的特點將其分類,同類事物可以相互借鑒;二是關係與結構的抽象化,將單個事物之間的結構關係進行高度提煉,將其概念化,以此來拔高它的維度,使其涵蓋的事物更加寬泛,也留出更多思考太空。

我將其簡單的總結為一種“自下而上”的思考方法。先將底層元素羅列出來,再依據各個元素的特徵將其歸類,再歸類。由下而上建立成一個思維的金字塔,而金字塔的頂端就是一個被高度抽象化的概念。

在這個金字塔的基礎上,再次從上到下補充資訊,而這部分補充的資訊,就是我們之前完全沒想到的元素。這部分元素就會作為新鮮的泉水,帶來更多思考的靈感。

第二種:思考的軸

細谷功的“思考的軸”是指將事物按照一個明確的方向進行分類,如此分類好的事物是符合MECE原則的,互相獨立,完全窮盡。

我將其總結為一種“自上而下”的思考方式。

首先將事物進行分類,試著觀察各部分間是否符合某種結構模型,最後根據可能的邏輯,提煉出最終的結構。這是一種從上到下的,根據現有結構框架將事物進行總結分類的思考方法。而所謂的“軸”就存在於最終的金字塔結構上。

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要舉辦一個網友見面會。

從時間結構上來說,可以羅列的元素有:活動什麽時候舉行,都有什麽環節,每個環節間的順序是怎樣的?

而從太空結構思考,可以羅列的元素就包括,活動在哪舉行,邀請哪些地區的網友,在什麽管道發布邀請函,有哪些部門參與?

這裡的“時間結構”和“太空結構”就是細谷功所說的“軸”了。有了軸,不僅思考的方向更清晰了,思考的欠缺之處也更易被捕捉。

第三種:WHY,探索問題本質

5W1H也是提升思維高度的方法,因為這種問題的形式可以幫助我們在思考的時候不斷挖掘問題的本質,避免流於表面或陷入死角。

比如你要設計一款閱讀App,就會有以下的問題:

Who:App的用戶是誰?誰來實現這款App?誰負責互動,誰負責技術,誰來運營等。

What:這是個什麽樣App?主打讀書還是聽書,又或是拆書等?

Why:為什麽要設計這款App?用戶為什麽要使用這款產品?

Where:這款App面向哪裡的用戶?推廣管道是哪些?

When:產品什麽時候交付?什麽時候上線?什麽時候開始推廣?

How:如何設計?如何推廣?如何吸引更多用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